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766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烘干箱上设有箱体,箱体内从上到下设有翻动输送机构、风机模块和制热单元,烘干箱的外侧设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和翻动输送机构连接,翻动输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结构相同,第一固定筒的出料口正对第二固定筒的进料口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能大幅提高茶叶烘干的质量,同可以连续工作,提高制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节省人力成本。节省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制作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的制作过程中,烘干工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传统的茶叶的烘干一般采用人工手动翻动,通过热空气将茶叶表面和内部的水分带走,而现有的茶叶烘干设备一般也是通过传送带将未干燥的茶叶送入烘干室,再将加热过的空气通入烘干室,从而将茶叶进行烘干,然而现有的操作方式由于烘制过程无法对茶叶进行翻动,容易造成茶叶干燥程度不均匀,给茶叶的后续加工造成影响,降低茶叶的品质,同时也降低了烘干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 211322872 U 记载了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干燥装置,该结构相对复杂,且整体能够烘干的茶叶量完全受烘干箱的体积影响,同时无法对茶叶进行翻动,也存在受热不均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解决现有的茶叶烘干效率较低,且在烘制的过程无法翻动,制取时间较长,烘干箱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整体维护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烘干箱上设有箱体,箱体内从上到下设有翻动输送机构、风机模块和制热单元,烘干箱的外侧设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和翻动输送机构连接,翻动输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结构相同,第一固定筒的出料口正对第二固定筒的进料口设置。
[000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上侧设有进料口,筒体的下侧设有出料口,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间位置设有通孔,通孔的外侧设有安装孔,靠近出料口一侧的固定板上设有通槽,通槽内滑设有插板, 出料口内设有插槽,插板和出料口插接,筒体内设有螺旋杆,螺旋杆两侧分别穿设在通孔内。
[000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螺旋杆包括杆体,杆体一侧的外壁设有第一输送叶片和多个翻转叶片,多个翻转叶片沿第一输送叶片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输送叶片上,杆体的另一侧的外壁设有第二输送叶片,第二输送叶片和旋向和第一输送叶片相反,第二输送叶片位于靠近出料口的一侧。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筒体外侧沿轴向设有多个换热孔。
[000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入料筒,入料筒内设有多个第一分料杆和第二分料杆,第一分料杆和第二分料杆垂直设置。
[00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
器和第一固定筒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减速器和第二固定筒连接。
[00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风机模块包括风机,风机固设在箱体的外侧,风机的出风口设有导风道,导风道的一侧设有多个喷嘴。
[00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底座,底座通过连接杆和箱体连接,底座和箱体的底部均设有行走轮。
[00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箱体的外侧平行设有两个观察窗。
[00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箱体的下部集料仓,集料仓内设有收集盒,集料仓外侧设有密封门,密封门和箱体铰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翻动输送机构可以将茶叶在筒体内进行来回的移动,同时茶叶本身在翻动时受热面积发生变化,保证了筒体内茶叶受热均匀,且通过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配合,可以连续作业,由于第二固定筒相对第一固定筒更靠近制热单元,因此其内茶叶的烘干时间较短,当第二固定筒内的茶叶烘干完成后即可通过收集盒取出,然后将第一固定筒内的还未完全烘干的茶叶输送到第二固定筒内,然后在通过入料筒加入需要烘干的茶叶,此时第一固定筒起到了缓冲和连续作业的功能,保证了整个烘干箱的烘干过程不停止,使用效率高。操作方便,且可以根据场景的需要进行移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A

A向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入料筒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螺旋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筒体整体结构示意图状态一;
[0022]图6是本技术的筒体整体结构示意图状态二。
[0023]图中:烘干箱1;箱体101;入料筒102;第一分料杆103;第二分料杆104;观察窗105;集料仓106;翻动输送机构2;第一固定筒201;第二固定筒202;螺旋杆203;翻转叶片204;轴承205;第一连接轴206;第二连接轴207;第一输送叶片208;第二输送叶片209;通孔210;安装孔211;换热孔212;进料口213;出料口214;插槽215;通槽216;插板217;固定板218;杆体219;筒体220;制热单元3;行走轮4;驱动单元5;第一电机501;第一减速器502;第二电机503;第二减速器504;底座505;收集盒6;风机模块7;风机701;导风道702;喷嘴703;密封门8;螺钉组件9;连接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

6中,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烘干箱1上设有箱体101,箱体101内从上到下设有翻动输送机构2、风机模块7和制热单元3,烘干箱1的外侧设有驱动单元5,驱动单元5和翻动输送机构2连接,翻动输送机构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筒201和第二固定筒202,第一固定筒201和第二固定筒202结构相同,第一固定筒201的出料口214正对第二固定筒202的进料口213设置。由此结构,以使得通过驱动单元5带动第一固
定筒201和第二固定筒202工作,风机模块7将制热单元3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进行传递,第一固定筒201和第二固定筒202之间由于高度差,产生热度梯度,因此可以保证整体生产的连续。
[002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筒201包括筒体220,筒体220的上侧设有进料口213,筒体220的下侧设有出料口214,筒体2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218,固定板218中间位置设有通孔210,通孔210的外侧设有安装孔211,靠近出料口214一侧的固定板218上设有通槽216,通槽216内滑设有插板217, 出料口214内设有插槽215,插板217和出料口214插接,筒体220内设有螺旋杆203,螺旋杆203两侧分别穿设在通孔210内。由此结构,以使得螺旋杆203可以将茶叶在筒体220输送,通过改变驱动单元5的旋转方向,从而将茶叶往复转动,受热更好,固定板218通过螺钉组件9固定在箱体101内壁,当第二固定筒202内的茶叶烘干好后,拉动第二固定筒202一侧插板217从而将茶叶从出料口204内下落到收集盒6内,当第二固定筒202的所有茶叶移出后,此时将第一固定筒201一侧的插板217打开,将第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烘干箱(1),烘干箱(1)上设有箱体(101),箱体(101)内从上到下设有翻动输送机构(2)、风机模块(7)和制热单元(3),烘干箱(1)的外侧设有驱动单元(5),驱动单元(5)和翻动输送机构(2)连接,翻动输送机构(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筒(201)和第二固定筒(202),第一固定筒(201)和第二固定筒(202)结构相同,第一固定筒(201)的出料口(214)正对第二固定筒(202)的进料口(213)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筒(201)包括筒体(220),筒体(220)的上侧设有进料口(213),筒体(220)的下侧设有出料口(214),筒体(2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218),固定板(218)中间位置设有通孔(210),通孔(210)的外侧设有安装孔(211),靠近出料口(214)一侧的固定板(218)上设有通槽(216),通槽(216)内滑设有插板(217), 出料口(214)内设有插槽(215),插板(217)和出料口(214)插接,筒体(220)内设有螺旋杆(203),螺旋杆(203)两侧分别穿设在通孔(2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杆(203)包括杆体(219),杆体(219)一侧的外壁设有第一输送叶片(208)和多个翻转叶片(204),多个翻转叶片(204)沿第一输送叶片(208)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输送叶片(209)上,杆体(219)的另一侧的外壁设有第二输送叶片(209),第二输送叶片(209)和旋向和第一输送叶片(208)相反,第二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洋朱翠涛杨春勇舒振宇刘宇航牛彦凯江峰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