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30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聚乳酸纤维;(2)聚乳酸纤维纺纱;(3)制作汽车内饰。该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采用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性能非常优良,可制成长丝、短丝、单丝和非织造布等制品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性环保纤维。聚乳酸纤维能抵抗细菌生长,是无臭、防霉且染色性好的新型纤维;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在5%应变作用下回弹率是93%,具有良好的水扩散性能能很快吸收并迅速干燥,使用聚乳酸纤维所制成的汽车内饰拥有聚乳酸纤维所具备的所有优良性能,且遗弃之后的汽车内饰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生产
,具体为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
[0003]我们国内所说的汽车内饰,其实就是在英文的Interiors System。由于这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所以业内通常的翻译都叫做“汽车内饰”。这部分零部件不光只有装饰作用,他们所涉及到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属性是非常丰富的。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
[0004]目前市面上所使用汽车内饰生产时所使用的原材料大多无法进行回收,且无法自然进行降解,一些从汽车内部所拆除的汽车内饰无法进行回收利用,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面上所使用汽车内饰生产时所使用的原材料大多无法进行回收,且无法自然进行降解,一些从汽车内部所拆除的汽车内饰无法进行回收利用,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1)生产聚乳酸纤维:将聚乳酸进行真空干燥,之后将干燥完成之后的聚乳酸放入螺杆熔融机中挤出纺丝,纺丝时的速度保持在1800r/min

2000r/min,将得到的初生纤维卷绕,将卷绕之后的初生纤维状进行热拉伸,从而生产出聚乳酸纤维;
[0008](2)聚乳酸纤维纺纱
[0009]S1、清花:将步骤(1)中所制成的聚乳酸纤维放入清花机中,使原料被清花机进行机械混合、开松以及除去聚乳酸纤维内的杂质;
[0010]S2、梳棉:将清花去除杂质完成之后的聚乳酸纤维放入梳棉装置内部,使聚乳酸纤维变得更加蓬松;
[0011]S3、并条:将聚乳酸纤维进行两次并条操作,使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时更加均匀;
[0012]S4、粗纱:将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混纺之后进行粗纱;
[0013]S5、细纱:将粗纱工序完成之后所制成的纱进行细纱工序;
[0014](3)制作汽车内饰:将纺成纱线之后的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线制作成为对应需求的汽车内饰。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使用的聚乳酸采用分子量33万,熔点在186℃左右,结晶度约75%的聚乳酸,对初生纤维进行热拉伸时温度升高至160℃。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清花工序在工作时环境温度保持在23℃

25℃,相对湿度保持在50%

60%,清花机在运转时保持较慢的速度。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梳棉工序各部的间距应较大,梳棉针采用与涤纶相近的工艺进行生产,大小露底,棉网清晰均匀且无棉结。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粗纱工序在纺纱时纺纱张力偏小,后区牵伸倍数在1.20

1.50,牵伸区间隔25

35,粗纱捻系数为65

70。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细纱工序选择针织纱的成纱捻系数为350、机织纱在370

380左右。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采用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性能非常优良,可制成长丝、短丝、单丝和非织造布等制品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性环保纤维。聚乳酸纤维能抵抗细菌生长,是无臭、防霉且染色性好的新型纤维;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在5%应变作用下回弹率是93%,具有良好的水扩散性能能很快吸收并迅速干燥,使用聚乳酸纤维所制成的汽车内饰拥有聚乳酸纤维所具备的所有优良性能,且遗弃之后的汽车内饰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4](1)生产聚乳酸纤维:将聚乳酸进行真空干燥,之后将干燥完成之后的聚乳酸放入螺杆熔融机中挤出纺丝,纺丝时的速度保持在1800r/min

2000r/min,将得到的初生纤维卷绕,将卷绕之后的初生纤维状进行热拉伸,从而生产出聚乳酸纤维,使用的聚乳酸采用分子量33万,熔点在186℃左右,结晶度约75%的聚乳酸,对初生纤维进行热拉伸时温度升高至160℃;
[0025](2)聚乳酸纤维纺纱
[0026]S1、清花:将步骤(1)中所制成的聚乳酸纤维放入清花机中,使原料被清花机进行机械混合、开松以及除去聚乳酸纤维内的杂质,清花工序在工作时环境温度保持在23℃

25℃,相对湿度保持在50%

60%,清花机在运转时保持较慢的速度;
[0027]S2、梳棉:将清花去除杂质完成之后的聚乳酸纤维放入梳棉装置内部,使聚乳酸纤维变得更加蓬松,梳棉工序各部的间距应较大,梳棉针采用与涤纶相近的工艺进行生产,大
小露底,棉网清晰均匀且无棉结;
[0028]S3、并条:将聚乳酸纤维进行两次并条操作,使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时更加均匀;
[0029]S4、粗纱:将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混纺之后进行粗纱,粗纱工序在纺纱时纺纱张力偏小,后区牵伸倍数在1.20

1.50,牵伸区间隔25

35,粗纱捻系数为65

70;
[0030]S5、细纱:将粗纱工序完成之后所制成的纱进行细纱工序,细纱工序选择针织纱的成纱捻系数为350、机织纱在370

380左右;
[0031](3)制作汽车内饰:将纺成纱线之后的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线制作成为对应需求的汽车内饰。
[0032]实施例二
[0033]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4](1)生产聚乳酸纤维:将聚乳酸进行真空干燥,之后将干燥完成之后的聚乳酸放入螺杆熔融机中挤出纺丝,纺丝时的速度保持在1800r/min,将得到的初生纤维卷绕,将卷绕之后的初生纤维状进行热拉伸,从而生产出聚乳酸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聚乳酸纤维:将聚乳酸进行真空干燥,之后将干燥完成之后的聚乳酸放入螺杆熔融机中挤出纺丝,纺丝时的速度保持在1800r/min

2000r/min,将得到的初生纤维卷绕,将卷绕之后的初生纤维状进行热拉伸,从而生产出聚乳酸纤维;(2)聚乳酸纤维纺纱S1、清花:将步骤(1)中所制成的聚乳酸纤维放入清花机中,使原料被清花机进行机械混合、开松以及除去聚乳酸纤维内的杂质;S2、梳棉:将清花去除杂质完成之后的聚乳酸纤维放入梳棉装置内部,使聚乳酸纤维变得更加蓬松;S3、并条:将聚乳酸纤维进行两次并条操作,使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时更加均匀;S4、粗纱:将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混纺之后进行粗纱;S5、细纱:将粗纱工序完成之后所制成的纱进行细纱工序;(3)制作汽车内饰:将纺成纱线之后的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线制作成为对应需求的汽车内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汽车内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使用的聚乳酸采用分子量33万,熔点在186℃左右,结晶度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顺徐卫忠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通达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