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芴衍生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硅芴衍生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在对有机物质施加电能时发出光的现象。即在阳极与阴极之间配置有机层时,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会从阳极注入至有机层,电子会从阴极注入至有机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当该激子跃迁至基态时,会发出光和热。
[0003]最近几年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已趋于成熟,一些产品已进入市场,但在产业化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用于制作元件的各种有机材料,其载流子注入和传输性能、材料电发光性能、使用寿命、色纯度、各种材料之间及与各电极之间的匹配等,尚有许多问题还未解决。尤其是发光元件在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还达不到实用化要求,这大大限制了OLED技术的发展。而利用三线态发光的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其绿光和红光材料已经达到使用要求,但是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要求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磷光材料或空穴材料与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硅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芴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
a
、R
b
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C1~C
40
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芳胺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60
杂环芳基组成的群组;W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R5,或者任两个相邻的W为式(II)或式(III)所示的基团,A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代表CR6或N,并且“^”指示式(I)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基团W;G选自O、S、NAr3或CR7R8;R1、R2、R3、R4、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素、腈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稠环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60
杂环芳基或式(IV)组成的群组,并且在R1、R2、R3、R4、R5中至少有两个为式(IV)所示基团,Ar1、Ar2、Ar3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稠环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芳胺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60
杂环芳基组成的群组,Ar1和Ar2可任选地接合或稠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在所述环中含有或不含有N、O、S、Si、B或CR7R8;L1选自由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60
亚杂环芳基组成的群组;n选自0~5的整数;*
‑
表示L1与式(I)的连接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芴衍生物选自以下所示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R1、R2、R3、R4、R5在每次出现时为氢或式(IV)所示基团,并且在R1、R2、R3、R4、R5中至少有两个为式(IV)所示基团;G为O、S或CR7CR8;n选自0、1或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
a
、R
b
选自甲基、乙基或苯基组成的群组;R5、R6为氢或氘;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甲基、苯基、芴基组成的群组。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芴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1选自单键或由以下III
‑
1~III
‑
15所示基团组成的群组:
其中,Z
11
和Z
12
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原子、羟基、腈基、硝基、氨基、脒基、肼基、腙基、羧基或其羧酸盐、磺酸基或其磺酸盐、磷酸基或其磷酸盐、C1‑
C
60
烷基、C2‑
C
60
烯基、C2‑
C
60
炔基、C1‑
C
60
烷氧基、C3‑
C
60
环烷烃基、C3‑
C
60
环烯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芳硫醚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60
杂环芳基组成的群组;Z
13
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华,姜卫东,杨美跃,李留洋,唐怡杰,邸庆童,张昊,边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八亿时空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