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196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产品铸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主要针对解决锌冶炼系统锌水浇铸过程中,模具表面锌铁合金粘附形成的结块问题。该清洗剂由稀硫酸、王水和钢铁酸洗缓蚀剂组成,其中王水的用量为稀硫酸体积的2%~3%,钢铁酸洗缓蚀剂的用量为稀硫酸体积的1%~10%。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清洗剂对锌冶炼铸造模具内的结块有溶解疏松作用,能使锌铁合金结块与模具内腔表面完全分离且不损伤模具内腔,达到模具内腔平整,可重复使用的目的,从而延长锌冶炼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运行成本。降低生产运行成本。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产品铸造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锌冶炼行业内,成品锭生产方式为:将液态锌水或合金液锌水注入相应形状模具内,冷却后形成不同形状规格的产品,其模具为主要生产工装工具,价格昂贵,成本占比较大,一般寿命在12个月以下,采用到期更换模式。模具不能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内腔腐蚀或破损:主要因素:液态锌水在浇铸过程中,对模具产生有一定的冲刷腐蚀作用,另成品锭在冷却后多采用敲击模式脱模,长期敲打模具产生裂缝破损。
[0003](2)产品外观有大量结块、麻坑等外观缺陷:主要因素:液态锌水在浇铸过程中,与模具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种锌铁合金粘附在模具内腔表面,长时间积累产生大量结块,影响产品外观;另为减缓这种化学反应,多数采用定期对模具内腔喷涂脱模剂进行防护,脱模剂长时间累计后也会产生一定的结块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锌冶炼铸造用模具内腔结块现象,提供了一种清洗剂,该清洗剂是在模具内出现结块时,进行浸泡清洗,清理表面结块,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由稀硫酸、王水和钢铁酸洗缓蚀剂组成,主液体为稀硫酸,其中王水的用量为稀硫酸体积的2%~3%,钢铁酸洗缓蚀剂的用量为稀硫酸的体积的1%~10%。
[0006]其中,所述稀硫酸的浓度为10%~20%。钢铁酸洗缓蚀剂选用济南裕才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0007]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王水的用量为稀硫酸的3%,钢铁酸洗缓蚀剂的用量为稀硫酸的10%。
[0008]上述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向稀硫酸中加入2%~3%的王水,搅拌均匀后加入1%~10%的钢铁酸洗缓蚀剂,即得。
[0009]上述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在结块的锌冶炼铸造用模具内注入上述清洗剂,将锌冶炼铸造用模具注满,浸泡4个小时后,将清洗剂倒出时,使用清水对模具内墙进行冲洗,最后对内腔表面进行简单抛刷即可。其中抛刷可使用磨光机进行。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模具表面结块的主要物资成分,应用“锌”、
“ꢀ
铁”元素溶于酸性液体化学原理,同时为保护模具内腔不受酸性液体损伤,添加相应的防护剂。经过大量对比试验,选用合适的酸性液体和浓度要求,以及添加相关防护剂比例,形成专用的清洗剂。本专利技术中的清洗剂对结块有溶解疏松作用,能使锌铁合金结块与锌冶炼铸造用模具内腔表面完全分离。
[0011]本专利技术中的清洗剂对锌冶炼铸造模具内的结块有溶解疏松作用,能使锌铁合金结块与模具内腔表面完全分离且不损伤模具内腔,达到模具内腔平整,可重复使用的目的,从而延长锌冶炼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0012]本专利技术中的清洗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清洗后效果基本与新模具一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未使用的新模具。
[0014]图2为采用实施例3的清洗剂清洗后的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于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理解,但并不用于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6]实施例1 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中主要原料的筛选根据锌冶炼铸造用模具内锌铁氧化物元素性质,分别采用酸比浓度(即酸的浓度)在10~20%的稀硫酸和稀盐酸对模具进行浸泡清洗对比试验。
[0017]酸液筛选试验:选用2块淘汰的锌冶炼铸造用模具,分别注入浓度在10~20%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观察酸洗效果。浸泡5个小时后,将模具内酸性液体清出,观察模具底内腔结块状态,结果发现两块模具内腔90%以上的结块已经脱落分离;观察模具内腔受损情况,注入稀盐酸模具的内腔有较为明显的麻坑侵蚀现象,注入稀硫酸模具的内腔有略微的侵蚀现象。将两个酸洗后的模具浇铸锌水,脱模后观察产品外观,稀盐酸酸洗的模具所产产品外观与质量要求有明显差距,稀硫酸酸洗的模具产产品外观基本满足质量要求。
[0018]试验结论:酸比浓度在10~20%的稀硫酸和稀盐酸均能将模具底部锌铁氧化结块溶解分离,但稀盐酸对模具产生明显侵害损伤反应,稀硫酸则侵害反应轻微,因此选用稀硫酸作为清洗剂的主要酸性原料液体。
[0019]实施例2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中添加剂的筛选为增加锌铁氧化结块与模具的分离效果,向稀硫酸中少量添入王水,观察锌冶炼铸造用模具内锌铁氧化物的分离效果。
[0020]添加不同比例王水试验过程:挑选8块淘汰的锌冶炼铸造用模具,分别注入不添加王水的稀硫酸和填加体积比例0.5%、1%、1.5%、2%、2.5%、3%、3.5%王水的稀硫酸(稀硫酸酸比浓度10~20%)。观察各模具反应效果,发现随着王水添加比例的增加,模具内部底部反应强烈程度随着增加,但王水体积添加比例达到3%以上后,反应现象基本一致,无明显增加变化。浸泡5小时后,将8块模具内稀硫酸清出,观察模具底部状况,发现填入添加有0.5%~3%王水的稀硫酸的模具内腔酸性侵蚀程度比不填加王水王水的模具酸性侵蚀程度减轻,填入
添加有3.5%王水的稀硫酸的模具内腔有较为明显的酸性侵蚀。
[0021]试验结果:向稀硫酸内添入王水后,在增加分离效果的同时,酸性液体对模具损伤程度有所降低,王水添入体积比例在3%时,效果最佳。
[0022]实施例3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中防护剂筛选为了减轻清洗剂对模具的酸性侵害,选用购置钢铁酸洗缓蚀剂作为防护剂,添入清洗剂内。所述钢铁酸洗缓蚀剂购自济南裕才化工有限公司。
[0023]添加比例试验过程:选用5块淘汰的旧模具,在添加有体积比3%王水的稀硫酸(稀硫酸酸比浓度10~20%)中分别注入体积比例为2%、5%、8%、10%、12%的钢铁酸洗缓蚀剂,浸泡4个小时后,观察模具底部情况,发现随着钢铁酸洗缓蚀剂比例增大,模具底部酸性侵蚀程度逐步降低,在比例达到10%以后,其模具底部侵蚀程度可忽略不计,钢铁酸洗缓蚀剂添加比例12%的模具底部与添加比例10%的模具底部无明显区别。
[0024]试验结果表明,钢铁酸洗缓蚀剂添入量越大,模具侵害损伤越小,添入比例在10%以上时,对模具的侵害损伤不再降低。
[0025]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向稀硫酸中加入3%的王水,搅拌均匀后加入10%的钢铁酸洗缓蚀剂,即得。其中,所述稀硫酸的浓度为10%~20%。
[0026]上述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在结块的锌冶炼铸造用模具内注入上述清洗剂,将锌冶炼铸造用模具注满,浸泡4个小时后,将清洗剂倒出时,使用清水对模具内墙进行冲洗,最后对内腔表面使用磨光机进行简单抛刷即可。清洗后效果基本与新模具一致,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新模具图片,图2为清洗后的模具。
[0027]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其特征在于,由稀硫酸、王水和钢铁酸洗缓蚀剂组成,其中王水的用量为稀硫酸体积的2%~3%,钢铁酸洗缓蚀剂的用量为稀硫酸的体积的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硫酸的浓度为1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冶炼铸造模具用清洗剂,其特征在于,王水的用量为稀硫酸的3%,钢铁酸洗缓蚀剂的用量为稀硫酸的10%。4.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永周薛超东董凯李海龙常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