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化品运输入库整理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98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危化品运输入库整理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夹紧危化品试剂瓶的夹紧单元,夹紧单元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一侧分别转动设置有夹紧板,夹紧板下端转动连接有橡胶配重块,第二支撑杆的两端滑接在箱体内壁,多个夹紧单元之间设置有隔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危化品试剂瓶放置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夹紧板之间,移动第二支撑杆,拧紧调节螺栓,带动第二支撑杆向第一支撑杆移动,并将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紧固连接,橡胶配重块紧贴危化品试剂瓶的底部,同时也不会对危化品试剂瓶造成过度夹紧。同时也不会对危化品试剂瓶造成过度夹紧。同时也不会对危化品试剂瓶造成过度夹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化品运输入库整理箱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危化品运输入库整理箱。

技术介绍

[0002]危化品即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保护的化学物品。
[0003]危化品的运输入库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运输用的包装纸箱属于易燃物品,不能入库,需要将危化品试剂瓶全部取出入库至危险储存柜。这种入库方式费时费力,需要频繁接触危化品,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市场出现了危化品收纳箱,用于放置危化品试剂瓶,但是这种收纳箱只通过简单的缓冲材料用于危化品试剂瓶的减震作用,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倾翻泄漏的现象,尤其不能稳定锥形或异形形状的危化品试剂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危化品运输入库整理箱,提高锥形或异形形状危化品试剂瓶的稳定性,减少在运输过程中或入库时出现碰撞、剧烈晃动等现象。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危化品运输入库整理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夹紧危化品试剂瓶的夹紧单元,夹紧单元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一侧分别转动设置有夹紧板,夹紧板下端转动连接有橡胶配重块,第二支撑杆的两端滑接在箱体内壁,多个夹紧单元之间设置有隔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通过调节螺栓连接。
[0006]箱盖通过锁具锁紧与箱体上,为现有技术,箱体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夹紧危化品试剂瓶的夹紧单元,一个夹紧单元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且分别横向设置在箱体内,第二支撑杆滑接在箱体的侧壁,用于支撑夹紧板,第一支撑杆相对第二支撑杆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夹紧板,第二支撑杆相对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也转动设置有夹紧板,一个夹紧单元的两个夹紧板相对设置,每个夹紧板下端转动连接有橡胶配重块,夹紧板下端设置有铰接座,橡胶配重块上设置有转轴,转轴转动设置在铰接座上,用于橡胶配重块纵向转动,橡胶配重块与夹紧板下端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一个夹紧单元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危化品试剂瓶放置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夹紧板之间,隔板用于间隔危化品试剂瓶,移动第二支撑杆,两个夹紧板根据危化品试剂瓶的形状转动移动角度,拧紧调节螺栓,带动第二支撑杆向第一支撑杆移动,并将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紧固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夹紧板的转动连接点处用于固定危化品试剂瓶的中部位置,橡胶配重块紧贴危化品试剂瓶的底部,通过摩擦力用于进一步稳定危化品试剂瓶的底部,也不会对危化品试剂瓶造成过度夹紧。
[0007]作为优选,多个夹紧单元横向分布在箱体内,相邻夹紧单元的第一支撑杆的端部固接为一体,位于两侧的第一支撑杆分别与箱体内壁连接。
[0008]同一侧的多个第一支撑杆相邻端固接为一体,位于最外侧的第一支撑杆端部固定在箱体内壁。
[0009]作为优选,隔板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连接,隔板与第二支撑杆一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栓。
[0010]隔板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第二支撑杆靠近隔板的一侧也开设有螺纹孔,隔板和第二支撑杆的螺纹孔相对应,两个螺纹孔的轴线同线,用于顺利拧入调节螺栓。
[0011]作为优选,夹紧板的上端中部开设有弧形口,第一支撑杆的夹紧板的弧形口与第二支撑杆的夹紧板的弧形口形成用于夹持危化品试剂瓶瓶颈的夹持口。
[0012]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紧板的弧形口相对设置,夹持口用于夹持在锥形或异形危化品试剂瓶的瓶颈处,对危化品试剂瓶的上部作进一步稳定。
[0013]作为优选,夹紧板的上端设置有硅胶垫。
[0014]硅胶垫用于危化品试剂瓶的上部缓冲、防震作用。
[0015]作为优选,箱体的两侧内壁开设有滑行槽,位于两侧的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分别滑接在滑行槽内。
[0016]作为优选,橡胶配重块为圆柱形,橡胶配重块沿夹紧板下端横向延伸。
[0017]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个夹紧单元的两个夹紧板相对设置,每个夹紧板下端转动连接有橡胶配重块,一个夹紧单元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危化品试剂瓶放置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夹紧板之间,移动第二支撑杆,两个夹紧板根据危化品试剂瓶的形状转动移动角度,拧紧调节螺栓,带动第二支撑杆向第一支撑杆移动,并将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紧固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夹紧板的转动连接点处用于固定危化品试剂瓶的中部位置,橡胶配重块紧贴危化品试剂瓶的底部,通过摩擦力用于进一步稳定危化品试剂瓶的底部,同时也不会对危化品试剂瓶造成过度夹紧;
[0018]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紧板的弧形口相对设置,夹持口用于夹持在锥形或异形危化品试剂瓶的瓶颈处,对危化品试剂瓶的上部作进一步稳定。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本技术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3为本技术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4为本技术附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5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4]附图6为本技术附图5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所示标号:1、箱体;101、滑行槽;2、箱盖;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夹紧板;501、弧形口;502、转动杆;503、延伸杆;504、转轴;6、橡胶配重块;601、铰接座;7、硅胶垫;8、隔板;9、调节螺栓;1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6所示,一种危化品运输入库整理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盖2通过锁具锁紧与箱体1上,箱体1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夹紧危化品试剂瓶的夹紧单元,多个夹紧单元并列排布,本实施例在箱体1内设置有两组夹紧单元,夹紧单元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相对一侧分别转动设置有夹紧板5,夹紧板5一侧设置有转动杆502,转动杆502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一侧,夹紧板5下端转动连接有橡胶配重块6,箱体1的两侧内壁开设有滑行槽101,位于两侧的第二支撑杆4的一端分别滑接在滑行槽 101内,多个夹紧单元之间设置有隔板8,隔板8用于间隔危化品试剂瓶。
[0027]一个夹紧单元的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平行设置且分别横向设置在箱体1内,第二支撑杆4滑接在箱体1的侧壁,用于支撑夹紧板5,第一支撑杆3 相对第二支撑杆4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夹紧板5,第二支撑杆4相对第一支撑杆3 的一侧也转动设置有夹紧板5,一个夹紧单元的两个夹紧板5相对设置。
[0028]每个夹紧板5下端转动连接有橡胶配重块6,橡胶配重块6为圆柱形,橡胶配重块6沿夹紧板5下端横向延伸,夹紧板5下端设置有铰接座601,橡胶配重块6上端设置有延伸杆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化品运输入库整理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夹紧危化品试剂瓶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相对一侧分别转动设置有夹紧板(5),所述夹紧板(5)下端转动连接有橡胶配重块(6),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两端滑接在箱体(1)内壁,多个所述夹紧单元之间设置有隔板(8),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杆(4)和第一支撑杆(3)通过调节螺栓(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化品运输入库整理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夹紧单元横向分布在箱体(1)内,相邻所述夹紧单元的第一支撑杆(3)的端部固接为一体,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杆(3)分别与箱体(1)内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化品运输入库整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连接,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晓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