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书管理
,具体为一种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机器,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人被应用的各行各业,其中图书馆中也使用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进行智能管理。
[0003]现有的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在工作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倾斜的情况,导致设备倾倒,从而造成损坏,或者倾斜对内部的书籍造成影响,不便于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的工作。
[0004]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驱动轮、电动滑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和控制组件(2),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底板(101)、驱动轮(102)、电动滑轨(103)、托举块(104)、斜块(105)、活动架(106)、水平仪(107)和底座板(108),且底板(101)的下端安装有驱动轮(102),所述底板(101)的上端左右两侧安装有电动滑轨(103),且电动滑轨(103)的上端安装有托举块(104),所述托举块(104)的上端设置有斜块(105),且底板(10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活动架(106),且活动架(106)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水平仪(107),所述水平仪(107)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板(108),所述控制组件(2)设置在底座板(108)的内部,且底座板(108)的上端前方安装有机械手(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电机(201)、第一齿轮(202)、第二齿轮(203)、转动轴(204)、轴承座(205)、转动架(206)、支撑轮(207)和支撑架(208),且电机(201)的上端连接有第一齿轮(202),所述第一齿轮(202)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二齿轮(203),且第二齿轮(203)的内部贯穿有转动轴(204),所述转动轴(204)的上下两端连接有轴承座(205),且转动轴(204)远离第一齿轮(202)中轴先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架(206),所述转动架(206)远离第二齿轮(203)水平中心线的一侧安装有支撑轮(207),且转动架(206)远离转动轴(204)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2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8)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组件(4),且连接组件(4)包括安装板(401)、球形套(402)、球形块(403)、转动板(404)、牵引索(405)、牵引弹簧(406)和牵引套(407),所述安装板(401)远离底座组件(1)中轴线的一侧下端连接有球形套(402),且球形套(402)的内部套接有球形块(403),所述安装板(401)的中部安装有转动板(404),且安装板(401)远离底座组件(1)中轴线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牵引索(405),所述牵引索(405)的外部连接有牵引弹簧(406),且牵引弹簧(406)的外部设置有牵引套(4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图书管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靠近底座组件(1)中轴线的一侧连接有书架组件(5),且书架组件(5)包括左书架(501)、合页(502)、右书架(503)、书架隔板(504)、推板(505)、连接销(506)、活动座(507)和推力弹簧(508),所述左书架(501)的后端连接有合页(502),且左书架(501)的右端连接有右书架(503),所述左书架(501)的内部设置有书架隔板(504),且书架隔板(504)的上端设置有推板(505),所述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蕊,李成楠,王大志,周孔生,陈洪玉,崔小菡,梁晋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黄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