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655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5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复位子电路、数据写入子电路、补偿子电路、第二复位子电路、驱动子电路、稳压子电路、下拉子电路、发光控制子电路和发光子电路,使得像素电路由刷新帧期间进入至保持帧期间后,驱动子电路的VGS电压基本保持不变,从而使得发光子电路在刷新帧期间和保持帧期间的电流值尽可能地接近,避免因电流差异而导致的发光子电路在刷新帧期间和保持帧期间的亮度差异。保持帧期间的亮度差异。保持帧期间的亮度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高速发展,LTPO(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低温多晶氧化物)等低功耗电路已经慢慢开始突显并放大OLED的优势。
[0003]相关技术中,在未刷新期间,也即保持帧期间,对OLED的部分驱动单元进行休眠以降低面板的整体功耗。但是,由于像素电路的内部补偿(简称7T1C),以及当前驱动集成电路的限制,使得屏幕在刷新帧期间和保持帧期间存在各种差异。究其根本原因,这些差异是由于屏幕在刷新帧期间好保持帧期间的亮度差异导致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部分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复位子电路、数据写入子电路、补偿子电路、第二复位子电路、驱动子电路、稳压子电路、下拉子电路、发光控制子电路和发光子电路;
[0006]所述第一复位子电路耦接第一节点、第一初始化信号输入端和第一复位信号输入端;
[0007]所述数据写入子电路耦接第二节点、数据电压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使能信号输入端,所述数据电压信号输入端被配置为:数据电压信号随帧图像的灰阶动态调整;
[0008]所述补偿子电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三节点和第一使能信号输入端;
[0009]所述第二复位子电路耦接第四节点、第二初始化信号输入端和第二复位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初始化信号输入端被配置为:第二初始化信号随帧图像的灰阶动态调整;
[0010]所述驱动子电路耦接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
[0011]所述稳压子电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一电压信号输入端;
[0012]所述下拉子电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
[0013]所述发光控制子电路耦接发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
[0014]所述发光子电路耦接所述第四节点和第二电压信号输入端。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拉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
[0016]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接所述第二节点。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拉子电路被配置为:
[0018]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使所述第一节点在保持帧期间的电压和刷新帧期间的电压相同。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位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
[0020]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一复位信号输入端,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耦接所述第一初始化信号输入端;
[0021]所述第二复位子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
[0022]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二复位信号输入端,第一极耦接所述第四节点,第二极耦接所述第二初始化信号输入端。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写入子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
[0024]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二使能信号控制端,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二节点,第二极耦接所述数据电压信号输入端;
[0025]所述补偿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一使能信号输入端,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耦接所述第三节点。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子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
[0027]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二节点,第二极耦接于所述第三节点。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压子电路包括:第二电容;
[0029]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接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入端。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
[0031]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发射信号输入端,第一极耦接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入端,第二极耦接于所述第二节点;
[0032]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发射信号输入端,第一极耦接所述第四节点,第二极耦接所述第三节点。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子电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
[0034]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四节点,第二极耦接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入端。
[003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为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
[003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003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像素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包括刷新帧期间和保持帧期间,通过在像素电路中增加下拉子电路,以及在刷新帧期间和保持帧期间都基于帧图像的灰阶动态调整数据电压信号输入端提供的数据电压信号和第二初始化信号输入端提供的第二初始化信号,使得像素电路由刷新帧阶段切换至保持帧阶段后,驱动子电路的VGS电压基本不变,从而使得发光子电路在刷新帧阶段和保持帧阶段的电流值尽可能地接近,避免因电流差异而导致的发光子电路在刷新帧阶段和保持帧阶段的亮度差异。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时序图;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data随灰阶动态调整的关系示意图;
[004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init2随灰阶动态调整的关系示意图;
[004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6]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004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结构具体包括:
[0048]第一复位子电路10、数据写入子电路20、补偿子电路30、第二复位子电路40、驱动子电路50、稳压子电路60、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复位子电路、数据写入子电路、补偿子电路、第二复位子电路、驱动子电路、稳压子电路、下拉子电路、发光控制子电路和发光子电路;所述第一复位子电路耦接第一节点、第一初始化信号输入端和第一复位信号输入端;所述数据写入子电路耦接第二节点、数据电压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使能信号输入端,所述数据电压信号输入端被配置为:数据电压信号随帧图像的灰阶动态调整;所述补偿子电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三节点和第一使能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复位子电路耦接第四节点、第二初始化信号输入端和第二复位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初始化信号输入端被配置为:第二初始化信号随帧图像的灰阶动态调整;所述驱动子电路耦接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稳压子电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一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下拉子电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所述发光控制子电路耦接发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所述发光子电路耦接所述第四节点和第二电压信号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接所述第二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子电路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使所述第一节点在保持帧期间的电压和刷新帧期间的电压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一复位信号输入端,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耦接所述第一初始化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复位子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耦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炼方远张家祥白久园吴承龙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