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586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晶共模电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公司现有的多个相同材质的不同规格尺寸的磁环,然后选取绕线,将绕线裁剪出不同的长度,将不同长度的绕线缠绕在磁环外,然后测量其差模电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填补对纳米晶共模电感差模感量定量分析的空白,贴合基于铁氧体材料的传统设计方法,使纳米晶共模电感便于对铁氧体产品进行替代和相对于现有的纳米晶共模电感忽视差模感量,主动增大差模感量以更灵活地适用于实际设备。模感量以更灵活地适用于实际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晶共模电感
,尤其是涉及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晶材料具有磁导率高,饱和磁通量高等优秀软磁特性。用纳米晶材料做成的磁环,在10千赫到数百千赫的范围内电感量远远大于同体积的铁氧体磁芯。因此,在相同电感量下,纳米晶磁芯做的共模电感比铁氧体的体积大大缩小,可以达到一半左右。在电源体积日益小型化的趋势下,纳米晶共模电感替代铁氧体共模电感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
[0003]铁氧体作为成熟的广泛使用的共模电感磁芯材料,很多现有滤波电路都是基于其性能进行设计,纳米晶共模电感和铁氧体对比,漏感偏小是一个主要的性能差异,很多终端设备设计人员在考虑改用纳米晶时都会希望知道漏感的量化差异,以便在设计中考虑进去。
[0004]为此,我们提出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选取公司现有的多个相同材质的不同规格尺寸的磁环,然后选取绕线,将绕线裁剪出不同的长度,将不同长度的绕线缠绕在磁环外,然后测量其差模电感,得到差模感量数据,同时测量共模电感,尺寸等数据用于后续分析;
[0008]S2、分析数据,找出影响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的主要因素,并且总结出经验公式,确定变量,对变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0009]S3、产品试产,根据生产过程反馈,对技术工艺进行优化改进;
[0010]S4、工艺流程
[0011]S41、成分配比:根据磁环的磁导率及工作点等性能来配置带材成分,使带材成分尽量符合实验要求,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率;
[0012]S42、带材生产:将材料放置到熔炼炉内进行熔炼,熔炼炉加热温度为1500℃~1600℃,直至得到均匀的熔体,并且通过急速冷却工艺生产带材,严格控制带材的宽度;
[0013]S43、带材卷绕:使用固定工装来卷绕带材,卷绕好的磁环能够快速从工装上取下,卷绕后形成圆形磁环的内外径,从而控制好磁环的磁路长度及横截面积,保证了磁环的一致性,并且在磁环上添加导磁片,然后集中收集放置,方便后续处理;
[0014]S44、热处理:将收集好的磁环集中移动到热处理设备旁,然后利用热处理设备对磁环添加纵向以及横向的磁场,添加好磁后的磁环按照磁性放置好,方便排列放置;
[0015]S45、性能检测:利用检测装置检测磁环导电性能,利用测量工具测量磁环的尺寸,
并且按照不同规格尺寸分类放置好磁环。
[0016]S46、包装外壳:将添加好磁后的磁环放置到操作台处,把磁环装入相匹配的外壳中,然后将将磁环运输到搁置平台进行实验;
[0017]S5、利用测量设备,对改良后的磁环进行测量,从而得到高度大、截面小的新型比例磁环,添加导磁片等措施,探寻到增大差模感量的方法。
[0018]在上述的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中,步骤S43中固定工装的尺寸大小不同,从而得到了尺寸不同的磁环。
[0019]在上述的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中,步骤S1中绕线中导电芯的材质为纯铜。
[0020]在上述的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中,步骤S42中带材的冷却速度为106℃/sec。
[0021]在上述的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中,步骤S42中带材淬火后停放3~5h。
[0022]在上述的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中,步骤S43中,当带材卷绕结束后,使用裁切装置对多余的带材进行裁切。
[002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
[0024]1、该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填补对纳米晶共模电感差模感量定量分析的空白,贴合基于铁氧体材料的传统设计方法,使纳米晶共模电感便于对铁氧体产品进行替代。
[0025]2、该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相对于现有的纳米晶共模电感忽视差模感量,主动增大差模感量以更灵活地适用于实际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选取公司现有的多个相同材质的不同规格尺寸的磁环,然后选取绕线,将绕线裁剪出不同的长度,将不同长度的绕线缠绕在磁环外,然后测量其差模电感,得到差模感量数据,同时测量共模电感,尺寸等数据用于后续分析;
[0029]S2、分析数据,找出影响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的主要因素,并且总结出经验公式,确定变量,对变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0030]S3、产品试产,根据生产过程反馈,对技术工艺进行优化改进;
[0031]S4、工艺流程
[0032]S41、成分配比:根据磁环的磁导率及工作点等性能来配置带材成分,使带材成分尽量符合实验要求,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率;
[0033]S42、带材生产:将材料放置到熔炼炉内进行熔炼,熔炼炉加热温度为1500℃~1600℃,直至得到均匀的熔体,并且通过急速冷却工艺生产带材,严格控制带材的宽度;
[0034]S43、带材卷绕:使用固定工装来卷绕带材,卷绕好的磁环能够快速从工装上取下,卷绕后形成圆形磁环的内外径,从而控制好磁环的磁路长度及横截面积,保证了磁环的一致性,并且在磁环上添加导磁片,然后集中收集放置,方便后续处理;
[0035]S44、热处理:将收集好的磁环集中移动到热处理设备旁,然后利用热处理设备对磁环添加纵向以及横向的磁场,添加好磁后的磁环按照磁性放置好,方便排列放置;
[0036]S45、性能检测:利用检测装置检测磁环导电性能,利用测量工具测量磁环的尺寸,并且按照不同规格尺寸分类放置好磁环。
[0037]S46、包装外壳:将添加好磁后的磁环放置到操作台处,把磁环装入相匹配的外壳中,然后将将磁环运输到搁置平台进行实验;
[0038]S5、利用测量设备,对改良后的磁环进行测量,从而得到高度大、截面小的新型比例磁环,添加导磁片等措施,探寻到增大差模感量的方法。
[0039]步骤S43中固定工装的尺寸大小不同,从而得到了尺寸不同的磁环。
[0040]步骤S1中绕线中导电芯的材质为纯铜,纯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纯铜在大气、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碱、盐溶液及多种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蚀性,用于化学工业。另外,纯铜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经冷、热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半成品和成品。20世纪70年代,纯铜的产量超过了其他各类铜合金的总产量。
[0041]步骤S42中熔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公司现有的多个相同材质的不同规格尺寸的磁环,然后选取绕线,将绕线裁剪出不同的长度,将不同长度的绕线缠绕在磁环外,然后测量其差模电感,得到差模感量数据,同时测量共模电感,尺寸等数据用于后续分析;S2、分析数据,找出影响纳米晶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的主要因素,并且总结出经验公式,确定变量,对变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S3、产品试产,根据生产过程反馈,对技术工艺进行优化改进;S4、工艺流程S41、成分配比:根据磁环的磁导率及工作点等性能来配置带材成分,使带材成分尽量符合实验要求,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率;S42、带材生产:将材料放置到熔炼炉内进行熔炼,熔炼炉加热温度为1500℃~1600℃,直至得到均匀的熔体,并且通过急速冷却工艺生产带材,严格控制带材的宽度;S43、带材卷绕:使用固定工装来卷绕带材,卷绕好的磁环能够快速从工装上取下,卷绕后形成圆形磁环的内外径,从而控制好磁环的磁路长度及横截面积,保证了磁环的一致性,并且在磁环上添加导磁片,然后集中收集放置,方便后续处理;S44、热处理:将收集好的磁环集中移动到热处理设备旁,然后利用热处理设备对磁环添加纵向以及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超进
申请(专利权)人:曼特广州磁性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