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彪专利>正文

一种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504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伪装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包括防护罩、通风机、过滤网、排气管道和遮蔽排气组件;所述防护罩罩设于发热装置的外周,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开设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安装过滤网,所述通风机的进气口与防护罩内部连通,所述通风机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道与遮蔽排气组件连接,以将防护罩内热量通过一定速度气流主动输送到利于排放处消散。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通风机将防护罩内热量通过一定速度气流主动排出,有效解决发热装备在长时间使用状态下的红外伪装问题。态下的红外伪装问题。态下的红外伪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伪装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军事活动中都需要使用如指挥所、掩蔽所、固定电站、移动电站、机车、汽车、舰船、炊事灶具等,这些工程、装备、器材或者活动场所都会产生大量热,其排气或者散热体温度通常高于周边环境温度,从而存在热红外暴露征候,特别是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造成自身或者环境温度远远超出防红外侦察的控制指标范围,成为这些工程、装备、器材和活动场所的主要红外暴露征候,极易被敌红外侦察发现并遭打击破坏,将直接导致整体工程、装备、器材及人员被打击。
[0003]针对上述工程、装备、器材和场所热红外征候的伪装处理,目前主要采用防红外伪装网、红外抑制温控材料等技术处理措施。但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将这些工程、装备或器材产生的热迅速转移疏散进而减少其热红外暴露征候,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其本体及周边环境仍然存在较高的红外征候暴露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经长时间持续有效减少红外暴露的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包括防护罩、通风机、过滤网、排气管道和遮蔽排气组件;所述防护罩罩设于发热装置的外周,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开设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安装过滤网,所述通风机的进气口与防护罩内部连通,所述通风机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道与遮蔽排气组件连接,以将防护罩内热量通过一定速度气流主动输送到利于排放处消散。
[0006]进一步地,所述遮蔽排气组件包括排气嘴和遮蔽盖,所述排气嘴与排气管道的排出端连接,所述遮蔽盖安装于排气嘴的上方或外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嘴为内径逐渐缩小的异径管,其大径端与排气管道的排出端连接。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消声器,所述消声器与排气管道连接。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三通管和排烟管道,所述通风机的排气口通过三通管与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排烟管道的一端与排烟装备的排烟管连接,所述排烟管道的另一端通过三通管与排气管道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为全封闭式壳体或罩式半封闭壳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分布的刚性壳体、绝热层和防污消声层。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监测器,所述温度监测器分布于防护罩表面和防护罩外部,用于监测和计量防护罩表面及其外周环境温度。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外部伪装层,所述外部伪装层设置于防护罩的外周。
[0014]本技术的原理在于:本技术中的防护罩将工程、装备、器材以及活动场所产生的热量控制在防护罩内,尔后利用通风机加压使气体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排气嘴主动排出,此时主动排出的气体形成有一定气流边界和形状的气流束喷射到离排气嘴一段距离处消散在环境空气中;在排气嘴外周一定间距处,采用遮蔽盖遮挡受排出气体加热的排气嘴,防止受热的排气嘴被敌侦察捕捉;排气管道选用绝热管或者采取隔热措施;并采用伪装网、植物等对防护罩外周作进一步伪装,提高综合伪装效果,从而实现防红外伪装目的。
[0015]以移动电站防红外伪装为例,本系统中的防护罩,将移动电站所产生的热量控制在防护罩内,通风口处设置过滤网,过滤排出气体中的灰尘等,减少排出气体中的微颗粒含量以降低空气自身红外征候;通风机设置在防护罩内侧,并通过排气管道排出气体加压,使气体在排气嘴具备一定速度,形成有一定气流边界和形状的气流束排出,确保排出气体在排气嘴一定距离处消融在环境空气中,避免排出气体在壳体及排气嘴附近无组织地弥漫扩散聚集。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系统通过设置防护罩直接将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控制在防护罩内,避免热红外征候直接暴露。利用通风机将防护罩内热量通过排出气体进行加压形成一定速度的气流束射出,使排出气体不再无组织自由弥漫扩散在壳体和排气嘴周边,避免排出气体在防护罩和排气嘴附近无组织地弥漫扩散进而使得发热体、排气管道及周围环境吸热造成与环境温度间的差异,成为敌红外侦察判别的征候。防护罩和通风机相结合,能够将防护罩内热量主动排出,有效解决发热装备在长时间使用状态下的红外伪装问题。
[0018]2、本系统中利用主动排出气体具有一定射流边界和形状气流束的特点,将遮蔽盖与排气嘴之间设置一定间距,避免喷出的气流束接触遮蔽盖,防止遮蔽盖吸附过多烟气热量,从而实现防红外伪装的目的,结构简单易行。
[0019]3、本系统通过一定长度的具有隔热绝热性能的排气管道将排出气体引到有利地形处排放,可以把容易暴露的目标点导向远离工程、装备、器材以及活动场所所在位置,降低工程遭受打击毁坏的概率。
[0020]4、本系统通过防护罩对发热体进行热红外源控制,并通过排气管道对热红外源进行转移,取到变形伪装和转移目标暴露征候的目的,提高综合伪装效能。
[0021]5、本系统通过在防护罩外设置伪装网变形伪装措施等,进一步对防护罩进行伪装防护,提高整体综合伪装效果,工艺简单易行,作用明显。
[0022]6、本系统在防护罩表面和防护罩外设置温度监测器,用于监测和计量防护罩表面及其周边环境温度,加强对防护罩内装备器材运行管理和防红外侦察的监测管理。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系统的结构
示意图。
[0026]图中,1、防护罩;2、通风机;3、过滤网;4、排气管道;5、通风口; 6、排气嘴;7、遮蔽盖;8、消声器;9、三通管;10、排烟管道;11、刚性壳体;12、绝热层;13、防污消声层;14、温度监测器;15、外部伪装层;16、排烟装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的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包括防护罩1、通风机2、过滤网3、排气管道4和遮蔽排气组件;所述防护罩1罩设于发热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发热装置选为移动电站)的外周,所述防护罩1的一侧开设通风口5,所述通风口5内安装过滤网3,所述通风机2的进气口与防护罩1 内部连通,所述通风机2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道4与遮蔽排气组件连接,以将防护罩1内热量通过一定速度气流主动输送到利于排放处消散。通风机2 可放置在防护罩1的内部或外部,本实施例中的通风机2设置在防护罩1内部,与通风口5相对设置,使用时启动通风机2,使经过过滤网过滤的环境空气进入防护罩1,在防护罩1内形成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通风机、过滤网、排气管道和遮蔽排气组件;所述防护罩罩设于发热装置的外周,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开设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安装过滤网,所述通风机的进气口与防护罩内部连通,所述通风机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道与遮蔽排气组件连接,以将防护罩内热量通过一定速度气流主动输送到利于排放处消散以将防护罩内热量通过一定速度气流主动输送到利于排放处消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排气组件包括排气嘴和遮蔽盖,所述排气嘴与排气管道的排出端连接,所述遮蔽盖安装于排气嘴的上方或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嘴为内径逐渐缩小的异径管,其大径端与排气管道的排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排气散热式防红外伪装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声器,所述消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彪郑国晖
申请(专利权)人:郑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