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349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4:56
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涉及军用目标伪装技术领域,包括充气式发射车本体及防风装置,发射车本体后部设有发射架,发射架内设有导弹,发射架和导弹均为充气式结构,并缝制在一起,发射架和导弹相互连通,发射架通过通气管与发射车本体连接,防风装置包括绳索和地锚,其中一部分绳索的一端与发射车本体连接,另一端与地锚连接,并通过地锚将发射车本体固定在地表,另一部分绳索的一端与发射架连接,另一端与地锚连接,并通过地锚牵拉绳索以实现导弹发射状态和静止状态的转换。本新型可以实现静止和发射两种状态,两种状态可以根据需要迅速转变,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架设和撤收,具有防风功能,野外作业环境适应能力强。野外作业环境适应能力强。野外作业环境适应能力强。

A false target of inflatable laun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


[0001]本新型涉及军用目标伪装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

技术介绍

[0002]军事假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种类繁多,按结构形式分为:充气式假目标、骨架蒙皮式假目标、装配组合式假目标、压缩膨胀式假目标、发泡成型式假目标等。充气式假目标由塑料、橡胶薄膜或织物的充气组件构成,具有外形逼真度高、重量轻、存储体积小、设置速度快及相对价格低廉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在导弹武器系统、战斗机、直升机、火炮、坦克、装甲车等典型军事装备都有相应的充气式假目标。
[0003]目前假目标在模拟过程中,多数只模拟真实装备的一种呈现状态,模拟状态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其结构构型为发射车,主要采用PVC夹网布和牛津布制作而成,可以实现静止和发射两种状态,两种状态可以根据需要迅速转变,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架设和撤收,具有防风功能,野外作业环境适应能力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包括充气式发射车本体及防风装置,所述的发射车本体后部设有发射架,所述的发射架内设有导弹,所述的发射架和导弹均为充气式结构,并缝制在一起,所述的发射架和导弹相互连通,所述的发射架通过通气管与发射车本体连接,所述的防风装置包括绳索和地锚,其中一部分绳索的一端与发射车本体连接,另一端与地锚连接,并通过地锚将发射车本体固定在地表,另一部分绳索的一端与发射架连接,另一端与地锚连接,并通过地锚牵拉绳索以实现导弹发射状态和静止状态的转换。
[0007]优选的,所述的发射车本体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缝制有车头、方舱、底盘、通气管,所述的底座、车头、方舱、底盘、通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的通气管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发射架底部朝向车尾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发射架两侧朝向车头的一端分别与绳索的一端连接,在静止状态下:所述的地锚牵拉绳索,并将发射架压紧在底盘上表面,此时,所述的通气管被压缩变形并夹持在发射架和底盘之间;在发射状态下,所述的地锚牵拉绳索使发射架竖起并保持稳定,所述的通气管在气体压力下膨胀成型。
[0008]优选的,所述的发射车本体还包括缝制在底座两侧的轮胎,所述的轮胎与底座相互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的发射车本体上还缝制有若干仿真小部件,所述的仿真小部件与底座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的发射车本体还包括支撑腿,所述的支撑腿包括设于底座两侧并且顶端与方舱连通的前部支撑腿以及设于底座两侧并且顶端与底盘连通的后部支撑腿。
[0011]优选的,所述的发射车本体、发射架及导弹的外表面均由厚度为0.3

0.45mm的PVC
夹网布制成,内表面由牛津布作为拉筋面片进行塑形。
[0012]优选的,所述的底座的前端设有充气管、后端设有排气管,所述的充气管和排气管分别设有阀门。
[0013]优选的,所述的充气管和排气管外侧均连接有遮挡片,当假目标不使用时,所述的充气管和排气管被推入底座内,所述的遮挡片遮住充气管或排气管与底座的连接口,并与底座外表面通过粘扣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的充气管、排气管及遮挡片均由PVC夹网布制成,所述的充气管和排气管的直径均为20CM。
[0015]本新型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的有益效果:
[0016](1)本新型针对发射车类结构,依照真实装备模型仿照制作,采用部件相互连通,一体化设计,易于操作,便于储存。
[0017](2)本新型外表采用厚度0.3

0.45mm的PVC夹网布材料制成,内部采用牛津布为拉筋面片进行塑形,整体重量轻,成本低。
[0018](3)本新型发射装置可实现发射和静止两种状态,且两种状态可快速转化。
[0019](4)本新型通气口都设遮挡片,用于隐藏暂时不使用的通气口。
[0020](5)本新型具有防风装置,充气车体两边采用绳索和地锚固定,具有抗风功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本新型静止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本新型发射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本新型充气管被推入底座并用遮挡片盖住的正面图;
[0024]图4、本新型发射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本新型发射状态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6]1、车头;2、底座;3、方舱;4、底盘;5、通气管;6、发射架;7、导弹;8、绳索;9、地锚;10、支撑腿;11、轮胎;12、小部件A;13、小部件B;14、充气管;15、遮挡片;16、备用轮胎;17、小部件C;18、小部件D;19、小部件E;20、小部件F;21、小部件G;22、小部件H;23、小部件I。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所述,是以阶梯递进的方式对本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该说明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本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新型的限制。
[0029]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如图1

5所示,包括充气式发射车本体及防风装置,所述的发射车本体后部设有发射架6,所述的发射架6内设有导弹7,所述的发射架6和导弹7均为充气式结构,并缝制在一起,所述的发射架6和导弹7相互连通,所述的发射架6通过通气管5与发射车本体连接,所述的防风装置包括绳索8和地锚9(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其中一
部分绳索8的一端与发射车本体连接,另一端与地锚9连接,并通过地锚9将发射车本体固定在地表,如图1、2所示,可选择在车头及方舱两侧分别连接绳索,另一部分绳索8的一端与发射架6连接,另一端与地锚9连接,并通过地锚9牵拉绳索8以导弹实现发射状态和静止状态的转换。
[0030]如图1所示,所述的发射车本体包括底座2,所述的底座2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缝制有车头1、方舱3、底盘4、通气管5,所述的底座2、车头1、方舱3、底盘4、通气管5相互连通,所述的通气管5的一端与底座2连接,另一端与发射架6底部朝向车尾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发射架6两侧朝向车头的一端分别与绳索8的一端连接,在静止状态下:所述的地锚9牵拉绳索8,并将发射架6压紧在底盘4上表面,此时,所述的通气管5被压缩变形并夹持在发射架和底盘4之间;如图2所示,在发射状态下,所述的地锚9牵拉绳索8使发射架竖起并保持稳定,所述的通气管在气体压力下膨胀成型。
[0031]如图1、2所示,所述的发射车本体还包括缝制在底座2两侧的轮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其特征为:包括充气式发射车本体及防风装置,所述的发射车本体后部设有发射架,所述的发射架内设有导弹,所述的发射架和导弹均为充气式结构,并缝制在一起,所述的发射架和导弹相互连通,所述的发射架通过通气管与发射车本体连接,所述的防风装置包括绳索和地锚,其中一部分绳索的一端与发射车本体连接,另一端与地锚连接,并通过地锚将发射车本体固定在地表,另一部分绳索的一端与发射架连接,另一端与地锚连接,并通过地锚牵拉绳索以实现导弹发射状态和静止状态的转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其特征为:所述的发射车本体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缝制有车头、方舱、底盘、通气管,所述的底座、车头、方舱、底盘、通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的通气管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发射架底部朝向车尾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发射架两侧朝向车头的一端分别与绳索的一端连接,在静止状态下:所述的地锚牵拉绳索,并将发射架压紧在底盘上表面,此时,所述的通气管被压缩变形并夹持在发射架和底盘之间;在发射状态下,所述的地锚牵拉绳索使发射架竖起并保持稳定,所述的通气管在气体压力下膨胀成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式发射车假目标,其特征为:所述的发射车本体还包括缝制在底座两侧的轮胎,所述的轮胎与底座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伟卫建业沙建军吕永胜罗代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九维华盾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