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及电动自行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485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及助力自行车,其中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燃料电池、储氢装置和风扇;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引导空气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并依次经过燃料电池和储氢装置;所述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通过氢气管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式结构,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同时通过风扇引导空气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并依次经过燃料电池和储氢装置,从而将燃料电池产生的热能用来给储氢装置加热,实现能量再利用,提高储氢装置的放氢性能。的放氢性能。的放氢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及电动自行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助力自行车的动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及助力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倡导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的大环境下,自行车、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无疑是人们首选的出行方式。其中,自行车在现有公共交通系统中具备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承担起到了最后几公里出行的作用。
[0003]氢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具有质量轻,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氢能源主要产业链包括上游氢气制备,中游氢气运输储存和下游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及应用等多个环节。中游氢气储存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应用广泛、简便易行、成本低、充放氢速度快,但需要厚重的耐压容器,消耗较大的氢气压缩功,有氢气泄露和容器爆破等不安全因素。低温液态储氢在全球的加氢站中有较大范围应用,但在车载系统中的应用不成熟,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受限于技术,国内液氢应用成本很高。
[0004]采用低压固态储氢为氢源的氢能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成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安全、环保出行的理想选择。自行车存储空间十分有限,如何充分利用车身空间,做到低压储氢罐、电堆、及相应的控制系统等进行机电一体化高度集成,结构紧凑是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同时能够实现能量再利用、提高储氢装置的放氢性能的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及助力自行车。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燃料电池、储氢装置和风扇;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引导空气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并依次经过燃料电池和储氢装置;所述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通过氢气管路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氢装置优选采用低压固态储氢装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均覆盖有纳米憎水膜。
[000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一侧敞口的盒体,以及固定在盒体敞口端的盖板;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于盒体的前、后端面上;所述盒体内由前至后包括依次连通的燃料电池安装空间、管路布置空间和储氢装置容置空间;所述燃料电池安装在燃料电池安装空间内,储氢装置设置于储氢装置容置空间内,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之间的氢气管路从管路布置空间中通过;所述风扇安装于管路布置空间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内还设有控制器安装空间,控制器安装空间内安装有电堆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空间位于燃料电池安装空间上方;所述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之间的
氢气管路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位于风扇上方;所述电堆控制器通过电线连通燃料电池和电磁阀。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储氢装置容置空间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储氢装置的底部形状相匹配的凹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储氢装置容置空间的上部设有支撑板;所述储氢装置的颈部支承于支撑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朝向盖板所在侧开口的卡槽,卡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储氢装置的颈部支承于支撑板的卡槽内,并位于支撑板与卡板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燃料电池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燃料电池堆,分别固定在外壳的上下两端的上端板和下端板,穿设固定在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的多根螺杆,以及固定在下端板底部并分别连通燃料电池堆的进气孔和排气排水孔的进气接头和排气排水接头;所述燃料电池堆包括依次交错堆叠设置的双极板和膜电极;所述进气接头连通储氢装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燃料电池的上端板和下端板均为合金板。
[0016]进一步地,所述储氢装置的瓶身四周为流线型设计。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助力自行车,包括上述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
[001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式结构,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同时通过风扇引导空气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并依次经过燃料电池和储氢装置,从而将燃料电池产生的热能用来给储氢装置加热,实现能量再利用,提高储氢装置的放氢性能。
[0019](2)本专利技术的壳体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均覆盖有纳米憎水膜,既解决了通风效果,又能防水雨水渗入。
[0020](3)本专利技术的风扇安装于管路布置空间中,使得风扇与燃料电池分离,有利用空气流通,并且减少风扇运行时的震动对燃料电池的影响。
[0021](4)本专利技术的盒体内的控制器安装空间位于燃料电池安装空间上方,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之间的氢气管路的电磁阀位于风扇上方,能够使线路与氢气管路分离,提高安全性能。
[0022](5)本专利技术的盒体的储氢装置容置空间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不但能够稳定储氢装置,还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
[0023](6)本专利技术的盒体的储氢装置容置空间的上部设有支撑板,既能支撑储氢装置,又不会影响空气流动。
[0024](7)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板上设有朝向盖板所在侧开口的卡槽,卡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板,安装非常方便。
[0025](8)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的上端板和下端板均为合金板,相比树脂端板,合金板受力更加均衡,大大提高了电堆性能与寿命。
[0026](9)本专利技术的储氢装置的瓶身四周为流线型设计,能够减小空气流动时的阻力,有利于空气流动。
附图说明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壳体的盖板。
[0029]图2为图1的立体图,图中未示出电堆控制器、氢气管路和电线。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的标号为:
[0032]壳体100、进风口101、出风口102、盒体110、底座111、支撑板112、卡板113;
[0033]燃料电池200、外壳201、燃料电池堆202、上端板203、下端板204、螺杆205、进气接头206、排气排水接头207、泄气阀208;
[0034]储氢装置300、氢气管路301、电磁阀302;
[0035]风扇400;
[0036]电堆控制器500、电线501。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于壳体(100)内的燃料电池(200)、储氢装置(300)和风扇(400);所述壳体(100)上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所述风扇(400)引导空气由进风口(101)向出风口(102)流动,并依次经过燃料电池(200)和储氢装置(300);所述储氢装置(300)与燃料电池(200)通过氢气管路(30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上均覆盖有纳米憎水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一侧敞口的盒体(110),以及固定在盒体敞口端的盖板;所述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分别设置于盒体(110)的前、后端面上;所述盒体(110)内由前至后包括依次连通的燃料电池安装空间、管路布置空间和储氢装置容置空间;所述燃料电池(200)安装在燃料电池安装空间内,储氢装置(300)设置于储氢装置容置空间内,储氢装置(300)与燃料电池(200)之间的氢气管路(301)从管路布置空间中通过;所述风扇(400)安装于管路布置空间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氢燃料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0)内还设有控制器安装空间,控制器安装空间内安装有电堆控制器(500);所述控制器安装空间位于燃料电池安装空间上方;所述储氢装置(300)与燃料电池(200)之间的氢气管路(301)上设有电磁阀(302),电磁阀(302)位于风扇(400)上方;所述电堆控制器(500)通过电线(50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继胜周婵鸣岑健钱程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