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电池、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36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4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和用电设备。该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排列;加热膜,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多个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第一壁附接,第一壁平行于第一方向,加热膜用于加热多个电池单体;防护膜,防护膜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加热膜的远离电池单体的第一表面附接,防护膜用于保护加热膜。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给电池内部的加热膜提供物理防护,避免加热膜内的金属丝出现损伤或断裂等情况,提升加热膜整体的安全可靠性,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安全性能。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电池、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块、电池、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能源产业中,电池技术是关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0003]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电池的安全性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和用电设备,能够给电池内部的加热膜提供物理防护,避免加热膜内的金属丝出现损伤或断裂等情况,提升加热膜整体的安全可靠性,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排列;加热膜,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第一壁附接,所述第一壁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加热膜用于加热所述多个电池单体;防护膜,所述防护膜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加热膜的远离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表面附接,所述防护膜用于保护所述加热膜。
[000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模块包括沿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电池单体和用于加热电池单体的加热膜。加热膜附接在多个电池单体的第一壁,即加热膜也沿第一方向延伸。电池模块还包括防护膜,防护膜用于保护加热膜。通过设置防护膜,并使防护膜附接在加热膜远离电池单体的第一表面上,可以既保证加热膜对电池单体的加热功能,又可以给加热膜提供物理防护,避免加热膜内的金属丝因受到外界的碰撞而导致的损伤或断裂等情况,提升加热膜整体的安全可靠性,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膜覆盖所述加热膜的所述第一表面。
[0008]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膜附接在加热膜远离电池单体的一面,即防护膜要在不影响加热膜对电池单体正常加热功能的前提下给加热膜提供物理防护。防护膜沿加热膜的延伸方向,也就是沿第一方向延伸,使防护膜覆盖加热膜的第一表面,可以给加热膜提供全面的防护,进一步提高防护膜对加热膜的防护作用。另外,整片式的防护膜也有利于增加防护膜本身的强度。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单体包括沿第二方向分隔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壁,所述电池模块包括与两个所述第一壁分别附接的两个所述加热膜以及与两个加热膜分别附接的两个所述防护膜,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10]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池单体两侧均设置加热膜,可以提高对电池单体的加热效果。两侧均设置防护膜可以对两侧的加热膜都提供物理防护,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端板,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加热膜和所述防护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
[0012]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单体的第一壁上设置加热膜,加热膜的第一表面上设置防护膜。使加热膜和防护膜与电池模块的端板固定连接,避免加热膜和防护膜在运输或其他情况下,从原本的位置滑动而导致的作用失效。加热膜和防护膜通过与电池模块的端板固定连接,可以保证其自身的正常工作。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开孔,所述防护膜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
[0014]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膜通过与端板的固定连接实现防护膜对加热膜的保护作用。在防护膜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设置开孔,并通过此开孔使防护膜与端板固定连接。该固定方式实现方式简单,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在生产中广泛运用。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膜与所述防护膜的第一表面粘接。
[0016]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膜和防护膜与端板固定连接,从而维持两者在电池模块中的作用。使防护膜的第一表面与加热膜粘接,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护膜与加热膜之间的固定作用,避免防护膜与端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发生失效而导致防护膜不能继续保护加热膜。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膜的厚度为100um至200um。
[0018]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膜厚度过薄会导致防护膜无法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防护膜过厚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将防护膜的厚度维持在100um至200um之间,既可以保证防护膜本身的防护作用,又可以降低成本,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膜的材料为非金属材料。
[0020]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膜用于给加热膜里的金属丝提供物理防护,因此绝缘的非金属材料是防护膜的首要选择。使用非金属材料的防护膜,较使用其他的材料,可以给加热膜提供更好的防护作用。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膜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
[0022]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分子材料成本较低,采用高分子材料的防护膜,既可以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也可以较其它非金属材料有较低的成本,有利于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膜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高聚物聚丙烯。
[0024]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高聚物聚丙烯的防护膜,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膜为透明材质。
[0026]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膜附接在多个电池单体的第一壁上以给多个电池单体提供加热作用;防护膜附接在加热膜的第一表面上以给加热膜中的金属丝提供物理防护,以防金属丝出现断裂等情况。将防护膜设置成透明材质,这样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透过防护膜观察加热膜是否会出现褶皱等异常情况。
[002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箱体;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容纳于所述箱体内。
[0028]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
能。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防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5]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0036]车辆1,电池2,电池模块3,电池单体6;
[0037]控制器11,马达12,箱体20,电极组件61,外壳62,电极端子63,连接构件64,泄压机构65,加热膜66,端板67,防护膜68;
[0038]第一箱体部201,第二箱体部202,容纳空间203,壳体621,端盖622,正电极端子631,负电极端子632,连接线束661,预留缝隙662,开孔681。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3),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单体(6),所述多个电池单体(6)沿第一方向排列;加热膜(66),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6)中的每个电池单体(6)的第一壁附接,所述第一壁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加热膜(66)用于加热所述多个电池单体(6);防护膜(68),所述防护膜(68)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加热膜(66)的远离所述电池单体(6)的第一表面附接,所述防护膜(68)用于保护所述加热膜(6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膜(68)覆盖所述加热膜(66)的所述第一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6)包括沿第二方向分隔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壁,所述电池模块(3)包括与两个所述第一壁分别附接的两个所述加热膜(66)以及与两个所述加热膜(66)分别附接的两个所述防护膜(68),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3)还包括:端板(67),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6)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加热膜(66)和所述防护膜(68)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端板(67)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甫肖丽丽刘孟冬黄宇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