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肥槽回填的水泥土预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427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肥槽回填的水泥土预拌系统,水泥加工系统与水泥土输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通,水泥土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回填管道相连通;水泥土加工系统包括水泥土固化搅拌装置、储存罐、浆液搅拌罐、存泥罐和移动支撑机构;水泥土固化搅拌装置的输入端与浆液搅拌罐和存泥罐相连通,用于储存搅拌好的水泥土的储存罐与水泥土固化搅拌装置的输出端相连通,储存罐下方设置有移动支撑机构;动力输送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驱动电机;搅拌罐本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带动搅拌杆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杆通过传动组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肥槽的回填更加便利,缩短了肥槽回填所需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肥槽回填的水泥土预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一种用于肥槽回填的水泥土预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肥槽是为施工提供作业面而多开挖的部分,一般情况下是指建筑物地下室外墙或基础外墙与基坑边之间的空间,施工后期需要对肥槽进行回填。一般是在地下室做完防水施工且结束后,再进行肥槽的回填。传统的肥槽回填多采用2:8灰土回填或3:7灰土回填,并通过夯实装置逐层进行夯实。
[0003]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使得用地越来越紧张,造成施工区域范围较小,也使得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毕后形成的肥槽区域狭窄,宽度在0.8

1.2米范围内,若采用传统的2:8灰土或3:7灰土回填,则无法进行有效夯实。同时在对肥槽进行回填的时候,需要通过车辆进行运输,在施工区域狭窄的情况下,无法在肥槽周边形成良好的回填作业面,装载灰土的车辆也很难驶入到肥槽周边,造成现在的肥槽回填困难,施工质量低下,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肥槽回填的水泥土预拌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肥槽回填的施工效率,缩短肥槽回填周期;如何将现场施工产生的淤泥有效的二次利用,推进绿色施工的进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肥槽回填的水泥土预拌系统,包括水泥土加工系统、水泥土输送机构和回填管道;水泥加工系统与水泥土输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通,水泥土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回填管道相连通。
[0006]水泥土加工系统包括水泥土固化搅拌装置、储存罐、浆液搅拌罐、存泥罐和移动支撑机构;水泥土固化搅拌装置的输入端与浆液搅拌罐和存泥罐相连通,用于储存搅拌好的水泥土的储存罐与水泥土固化搅拌装置的输出端相连通,储存罐下方设置有移动支撑机构。
[0007]浆液搅拌罐包括进料口、封闭门、排浆管、电磁阀、搅拌机构、搅拌罐本体和动力输送机构;内部中空的搅拌罐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其底端设置有排浆管,进料口和排浆管均与搅拌罐本体内部相连通,排浆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浆管开合的电磁阀,搅拌机构从搅拌罐本体顶部垂直伸入,动力输送机构设置在浆液搅拌罐顶部,并且其动力输出端与搅拌机构相连通;
[0008]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套、搅拌杆、连通孔、第一搅拌桨叶和第二搅拌叶;竖向设置的固定套与搅拌罐本体顶部相连接,延伸至搅拌罐本体内部,并与搅拌杆转动连接,搅拌杆内部中空并与固定套相连通,搅拌杆外端面从上到下一侧设置有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搅拌杆侧壁上分布有多个连通孔。
[0009]动力输送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驱动电机;搅拌罐本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带动搅拌杆
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杆通过传动组件相连,传动组件包括活塞、往复丝杠、联动机构、驱动块和连接架;活塞与固定套内壁滑动连接,活塞通过连接架与驱动快连接,驱动块与往复丝杠螺纹连接,与固定套平行设置的往复丝杠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联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支撑架、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搅拌杆靠近固定套的一端外部套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搅拌杆同轴设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四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并且该输出端靠近固定套,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往复丝杠底部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带动往复丝杠转动。
[0010]进一步,还包括地下水抽水系统和沉淀池,地下水抽水系统与沉淀池相连通,其抽取的地下水送入到沉淀池内,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浆液搅拌罐相连通。
[0011]进一步,还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的一端与淤泥池连接,另一端与存泥罐连接。
[0012]进一步,水泥土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管道、溜槽、空压机和控制阀;输送管道包括出料段和送料段;出料段一端与储存罐的排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送料段的侧面相连通,送料段一端设置有空压机和控制阀,另一端与溜槽相连通。
[0013]进一步,回填管道包括顶部导流斗、承插孔、弹性导流弧板、弯折管、导流管和固定插钉,顶部导流斗呈倒锥形,其侧壁两端对称设置有承插孔,溜槽承插在承插孔中,承插孔下端面设置有弹性导流弧板,顶部导流斗底部与弯折管固定连接,弯折管与导流管固定连接,导流管侧面设置有固定插钉。
[0014]进一步,第一搅拌叶设置在第二搅拌叶上方,第一搅拌叶为一对,对称设置在搅拌杆两侧;第二搅拌叶呈等边三角形。
[0015]进一步,还包括封闭门,进料口顶部转动连接有封闭门。
[0016]进一步,移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框架结构和万向轮,支撑框架结构底部设置有两对万向轮,并且在移动支撑机构上设置刹车系统,使得回填过程更加稳定。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8]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肥槽回填的水泥土预拌系统,水泥土预拌系统缩短了水泥土的运输距离,且能够达到及时对肥槽进行回填,保证水泥土的质量,对淤泥进行二次利用,保护了环境,有利于绿色施工的推进。
[0019]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肥槽回填的水泥土预拌系统,在动力输送机构与搅拌机构的配合下,使得搅拌罐本体内浆液的混合更加均匀,缩短了水泥土固化剂与浆液的搅拌时间。
[002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水泥土预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浆液搅拌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2中浆液搅拌罐顶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中水泥土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中储存罐和移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中回填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

水泥土加工系统、2

水泥土固化搅拌装置、3

储存罐、4

浆液搅拌罐、41

进料口、42

封闭门、43

排浆管、44

电磁阀、45

搅拌机构、46

固定套、47

搅拌杆、471

连通孔、472

第一搅拌桨叶、473

第二搅拌叶、48

搅拌罐本体、51

第一锥齿轮、52

驱动电机、53

第二锥齿轮、54

活塞、55

往复丝杠、56

支撑架、5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肥槽回填的水泥土预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土加工系统(1)、水泥土输送机构(6)和回填管道(9);水泥加工系统与水泥土输送机构(6)的输入端相连通,水泥土输送机构(6)的输出端与回填管道(9)相连通;水泥土加工系统(1)包括水泥土固化搅拌装置(2)、储存罐(3)、浆液搅拌罐(4)、存泥罐(7)和移动支撑机构(8);水泥土固化搅拌装置(2)的输入端与浆液搅拌罐(4)和存泥罐(7)相连通,用于储存搅拌好的水泥土的储存罐(3)与水泥土固化搅拌装置(2)的输出端相连通,储存罐(3)下方设置有移动支撑机构(8);浆液搅拌罐(4)包括进料口(41)、封闭门(42)、排浆管(43)、电磁阀(44)、搅拌机构(45)、搅拌罐本体(48)和动力输送机构;内部中空的搅拌罐本体(48)顶部设置有进料口(41),其底端设置有排浆管(43),进料口(41)和排浆管(43)均与搅拌罐本体(48)内部相连通,排浆管(4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浆管(43)开合的电磁阀(44),搅拌机构(45)从搅拌罐本体(48)顶部垂直伸入,动力输送机构设置在浆液搅拌罐(4)顶部,并且其动力输出端与搅拌机构(45)相连通;搅拌机构(45)包括固定套(46)、搅拌杆(47)、连通孔(471)、第一搅拌桨叶(472)和第二搅拌叶(473);竖向设置的固定套(46)与搅拌罐本体(48)顶部相连接,延伸至搅拌罐本体(48)内部,并与搅拌杆(47)转动连接,搅拌杆(47)内部中空并与固定套(46)相连通,搅拌杆(47)外端面从上到下一侧设置有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473),搅拌杆(47)侧壁上分布有多个连通孔(471);动力输送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驱动电机(52);搅拌罐本体(48)顶部设置有用于带动搅拌杆(47)转动的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的输出端与搅拌杆(47)通过传动组件相连,传动组件包括活塞(54)、往复丝杠(55)、联动机构、驱动块(59)和连接架(510);活塞(54)与固定套(46)内壁滑动连接,活塞(54)通过连接架(510)与驱动快连接,驱动块(59)与往复丝杠(55)螺纹连接,与固定套(46)平行设置的往复丝杠(55)与驱动电机(52)的输出端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联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51)、第二锥齿轮(53)、支撑架(56)、第三锥齿轮(57)、第四锥齿轮(58);搅拌杆(47)靠近固定套(46)的一端外部套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奇刘开文李玉王雨开崔振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