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410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容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导液件,设于壳体内,导液件包括导液连通的导液部和雾化部,雾化部内部形成雾化腔,导液部与储液腔导液连通,导液部用于将气溶胶产生基质传输至雾化部;微波组件,微波组件包括微波导入部,微波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雾化腔内,微波导入部用于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微波导入部伸入到雾化腔内,直接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通过微波的作用实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雾化后产生焦味影响抽吸口感,还能够增加雾化腔的大小,增加了雾化后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容纳空间。后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容纳空间。后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容纳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相关技术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大多数通过发热丝和陶瓷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加热,以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雾化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气溶胶。但是,通过发热丝和陶瓷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雾化的方式,会产生焦味或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容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导液件,设于壳体内,导液件包括导液连通的导液部和雾化部,雾化部内部形成雾化腔,导液部与储液腔导液连通,导液部用于将气溶胶产生基质传输至雾化部;微波组件,微波组件包括微波导入部,微波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雾化腔内,微波导入部用于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
[0006]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导液件以及微波组件。壳体包括储液腔,储液腔内容置有气溶胶产生基质,其中,导液件设置在壳体内,且导液件包括导液连通的导液部和雾化部,微波组件包括微波导入部。导液部能够将储液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传输至雾化部,微波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雾化腔内,以向微波腔内馈入微波,这样,在微波的作用下,气溶胶产生基质吸收微波能量,其内部的极性分子之间存在高频摩擦,进而产生热量,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被加热,实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以供抽吸。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微波实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能够确保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各个部分温度保持一致,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因高温而产生碳化,进而不会像相关技术中通过加热丝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或通过陶瓷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那样产生焦味,提升了抽吸口感。
[0007]其中,微波导入部伸入到雾化腔内,直接向雾化腔内馈入微波,一方面通过微波的作用实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雾化后产生焦味影响抽吸口感;另一方面,将微波导入部伸入到雾化腔内,还能够增加雾化腔的大小,增加了雾化后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容纳空间,进而提升了雾化量,同时,微波导入部馈入的微波,直接作用在雾化腔内,保证了微波雾化的效果。
[0008]可以理解的是,当微波作用在气溶胶产生基质上时,气溶胶产生基质吸收微波能量,使其内部的极性分子之间存在高频摩擦而产生热量,进而实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以使气溶胶产生基质雾化。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雾化部还包括:雾化面,雾化面围合出雾化腔,导
液部用于向雾化面输送气溶胶产生基质。
[0011]在该设计中,雾化部还包括雾化面,雾化面合围出雾化腔,进而导液部将储液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向雾化部引导,使得雾化面上分布气溶胶产生基质,这样,在微波导入部馈入的微波的作用下,雾化面上的气溶胶产生基质被雾化,以供抽吸。
[0012]在具体应用中,雾化腔呈空心圆柱形。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导液部包括:导液面,导液面封堵储液腔的出口。
[0014]在该设计中,导液部包括导液面,导液面封堵储液腔的出口,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得导液面完全与储液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接触,在导液部的作用下,保证了储液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流向雾化腔内,进而使得雾化面上的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在微波的作用下被加热,进而雾化以供抽吸;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储液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流向其他部件,影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使用。
[0015]可以理解的是,储液腔包括出口,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通过出口传输至导液件。
[0016]进一步地,储液腔的出口处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出液口,导液面封堵出液口,使得导液面能够直接与出液口处的气溶胶产生基质接触,进而在导液部的作用下,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流向雾化部。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导液件为多孔材料,导液部与雾化部一体成型。
[0018]在该设计中,导液件为多孔材料,多孔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因而能够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被传输至雾化部,其中,导液部和雾化部一体成型,一方面提高了导液部与雾化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导液部能够将储液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传输至雾化部内。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导液件为多孔陶瓷、棉、纤维。
[0020]在该设计中,导液件为多孔陶瓷、棉、纤维,多孔陶瓷、棉、纤维均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导液件与储液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直接接触,能够通过毛细作用力将储液腔内的液体传输到雾化部上,进而使得雾化部上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吸收微波能量后雾化,以供抽吸。
[00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导液部与雾化部为独立的部件,雾化部为多孔材料或者具有微孔阵列通孔的基体,导液部开设有导液通道以将储液腔的气溶胶产生基质传输至雾化部。
[0022]在该设计中,导液部与雾化部为独立的部件,进而便于导液部和雾化部的制造及更换。导液部上开设有导液通道,导液通道将储液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传输至雾化部上,进而在微波导入部导入的微波的作用下被雾化,以供抽吸。
[0023]其中,雾化部为多孔材料或者具有微孔阵列通孔的基体,多孔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保证了使得雾化部上能够吸附较多的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而提升了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雾化量。具有微孔阵列通孔的基体也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因此将雾化部设置为具有微孔阵列通孔的基体,也能够使得雾化部上吸附较多的气溶胶产生基质,以提升雾化效果。
[00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微波组件还包括:导体件,导体件与壳体连接,微波导入部设于导体件内,并与导体件合围出微波腔,雾化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微波腔内。
[0025]在该设计中,微波组件还包括导体件,导体件与壳体相连接,微波导入部设置在导体件内,进而实现微波组件与壳体的连接。其中,微波导入部设置在导体件内,并与导体件
合围出微波腔,从而在微波导入部工作时,可在微波腔内馈入微波,使得微波局限于微波腔内,避免微波泄漏至壳体外部,进而防止微波损失,提高微波组件产生的能量的利用率。同时,雾化腔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微波腔内,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有效的吸收微波腔内的微波,从而产生热量并雾化,也即保证了微波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效果。
[0026]可以理解的是,导体件与微波组件形成微波腔,其中,导体件具有屏蔽微波的作用,进而可避免微波泄漏,提升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安全性能。
[0027]进一步地,导体件呈空心柱形。
[00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导体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与壳体连接,第一套筒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雾化腔连通;第二套筒,第二套筒设于第一套筒内,微波导入部设于第二套筒内,并与第二套筒的部分内壁面围设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容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导液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液件包括导液连通的导液部和雾化部,所述雾化部内部形成雾化腔,所述导液部与所述储液腔导液连通,所述导液部用于将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传输至所述雾化部;微波组件,所述微波组件包括微波导入部,所述微波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雾化腔内,所述微波导入部用于向所述雾化腔内馈入微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还包括:雾化面,所述雾化面围合出所述雾化腔,所述导液部用于向所述雾化面输送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部包括:导液面,所述导液面封堵所述储液腔的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件为多孔材料,所述导液部与所述雾化部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件为多孔陶瓷、棉、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部与所述雾化部为独立的部件,所述雾化部为多孔材料或者具有微孔阵列通孔的基体,所述导液部开设有导液通道以将所述储液腔的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传输至所述雾化部。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组件还包括:导体件,所述导体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微波导入部设于所述导体件内,并与所述导体件合围出微波腔,所述雾化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微波腔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永海罗帅程志文王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