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及水过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410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及水过滤方法,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包括炭池单元、砂池单元和出水单元,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还包括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设置在炭池单元和砂池单元之间,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包括进水总渠、炭池排水总渠和砂池排水总渠,进水总渠与炭池单元相连通炭池排水总渠设于进水总渠的下端,炭池排水总渠与炭池单元可连通设置,砂池排水总渠与砂池单元连通;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被配置为待过滤水从进水总渠流出,由下至上流经炭池单元,并穿过炭池排水总渠流回进入砂池单元,然后再由上至下流经砂池单元,最终经出水单元排出至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外。外。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及水过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给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及水过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自来水厂的深度处理、污水厂处理和特种水处理中较多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和砂滤池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于原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和氨氮有较佳的去除率,砂滤池工艺对水中颗粒状物质有较佳的去除率。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生物活性炭吸附池的形式有下向流固定床与上向流流化床两种方式。比较常见的是采用下向流固定床的生物活性炭吸附池,但近年来,上向流流化床的生物活性炭吸附池逐步推广使用。上向流流化床的生物活性炭吸附池与传统的下向流固定床的生物活性炭吸附池相比,具有较多优点:一是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膨胀率好,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的膨胀率可以达到30%~50%,较高的膨胀率可以保证活性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二是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的使用效率高,流速快,占地面积小;三是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水头损失比较小,约为1.0m~1.2m。
[0003]专利号为CN202022468558.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中央渠的炭砂双拼滤池,其方案是将炭池与砂池通过隔墙的开孔连通,待处理水从进水渠先进入炭池后进入砂池,进水总渠设置在最左侧,炭池设置在中间,砂池设置在最右侧的顺向串联的布置方式。但是,这种顺向串联的炭砂滤池布局方式没有考虑超越炭池向砂池直接进水的需求,如果增设该功能需增加超越渠道且增加占地,在水厂实际使用时受限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炭砂滤池采用顺向串联的布局方式时未设置超越渠道即使设置也比较麻烦且增加占地,提供一种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及水过滤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包括炭池单元、砂池单元和出水单元,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还包括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设置在所述炭池单元和所述砂池单元之间,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连通所述炭池单元和所述砂池单元,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包括:
[0007]进水总渠,所述进水总渠与所述炭池单元相连通。
[0008]炭池排水总渠,所述炭池排水总渠设于所述进水总渠的下端,所述炭池排水总渠与所述炭池单元可连通设置;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被配置为待过滤水从所述进水总渠流出,由下至上流经所述炭池单元,流回并穿过所述炭池排水总渠进入砂池,然后再由上至下流经所述砂池单元,最终经所述出水单元排出至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外。
[0009]在本方案中,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居中、炭池单元,砂池单元分列左右的布置,可以充分利用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的空间,可以在该空间内建造进水总渠和炭池排水总渠,特别是进水总渠的砂池侧的顶部可以设置超越炭池的砂池进水措施,无需另外占地,从
而使得布置更合理更紧凑,占地会更小。炭池单元出水排水渠排水管设置在出水管下部,即便炭池“跑炭”进入出水排水渠后会沉降在渠底部并由排水管排除,减少进入砂池。
[0010]优选地,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还包括砂池排水总渠,所述砂池排水总渠设于所述炭池排水总渠的下端并与所述砂池单元可连通设置,所述砂池排水总渠与所述砂池单元构成砂池排水通路。
[0011]在本方案中,在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的空间内分别设置有炭池排水总渠和砂池排水总渠,不但能使1炭池、砂池的排水分开,还能够进一步节省空间。
[0012]优选地,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还包括:
[0013]竖向进水通道,所述竖向进水通道与所述进水总渠相连通,所述竖向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进水总渠和所述炭池单元之间。
[0014]进水阀,所述进水阀设于所述进水总渠靠近所述炭池单元的一侧壁上。
[0015]进水堰,所述进水堰位于所述竖向进水通道并设于所述进水阀靠近所述炭池单元方向的一侧并与所述进水阀保持间隔。
[0016]其中,所述进水总渠,所述进水阀,所述进水堰,所述竖向进水通道依次设置构成炭池进水通路。
[0017]优选地,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还包括:
[0018]炭池出水排水渠,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设于所述炭池单元靠近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的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上半部设有炭池过水孔,所述炭池过水孔连通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和所述炭池单元,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与所述炭池排水管相连通。
[0019]炭池出水管,所述炭池出水管连通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并穿过所述炭池排水总渠砂池连通。
[0020]在本方案中,炭池出水排水渠底部排水上部出水的布置,能够确保实现通过炭池排水阀开启或关闭可以控制炭池排水或者炭池出水进入砂池,“一阀两用”。(本段与后面重复)
[0021]炭池排水管,所述炭池排水管连通所述炭池排水总渠与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
[0022]炭池排水阀,炭池排水阀设于所述炭池排水管。
[0023]其中所述炭池排水阀和所述炭池排水管构成炭池排水通路。
[0024]在本方案中,通过炭池排水阀的开启或关闭可以控制炭池单元排水或者炭池单元出水进入砂池单元,“一阀两用”,能够实现对炭池单元工作模式的灵活控制,炭池单元出水排水渠底部排水上部出水的布置还可以减少炭池“跑炭”进入砂池。
[0025]优选地,所述炭池单元包括:
[0026]炭床,在所述外侧壁上高于所述炭床的位置开设通孔,并在所述通孔处设置降液位阀。
[0027]炭池进水进气渠,所述进水进气渠设于所述炭池的底板之下,与所述炭池进水总渠通过竖向连接;
[0028]炭池布水布气系统,所述炭池布水布气系统设置再完成底部炭床之下,与所述进水进气渠相连通。
[0029]炭池集水槽,所述炭池集水槽与所述炭池过水孔的位置相对应并连通,所述炭池集水槽高度高于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上部。
[0030]在本方案中,炭池单元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能够保证待过滤水能够在炭池单元内由下至上流动,经炭池出水排水渠,并穿过所述炭池排水总渠逆向流回至砂池内。
[0031]优选地,所述砂池单元包括:
[0032]砂床,砂池进水配水槽,所述砂池进水配水槽设置在所述砂床的上端。
[0033]砂池过水孔,所述砂池过水孔通过炭池出水管连通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和所述砂池。
[0034]砂池中央出水渠,所述砂池中央出水渠设置在砂池直径的底部与所述出水单元相连通。
[0035]砂池布水布气系统,所述砂池布水布气系统设于所述述砂池砂床的底部并于中央出水渠侧壁上气下水双层多孔均布连通。
[0036]砂池中央排水渠,所述砂池中央排水渠设置在中央出水区上层与所述砂池排水总渠可连通设置;
[0037]砂池排水阀,所述砂池单元与所述述砂池排水总渠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砂池排水阀安装于所述通孔。
[0038]在本方案中,砂池单元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能够确保待过滤水从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进入砂池单元,并在砂池单元内自上至下流动,并最终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包括炭池单元(2)、砂池单元(3)和出水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还包括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1),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1)设置在所述炭池单元(2)和所述砂池单元(3)之间,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1)连通所述炭池单元(2)和所述砂池单元(3),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1)包括:进水总渠(101),所述进水总渠(101)与所述炭池单元(2)相连通;炭池排水总渠(113),所述炭池排水总渠(113)设于所述进水总渠(101)的下端,所述炭池排水总渠(113)与所述炭池单元(2)可连通设置;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被配置为待过滤水从所述进水总渠(101)流出,由下至上流经所述炭池单元(2),并穿过所述炭池排水总渠(113)回流,然后再由上至下流经所述砂池单元(3),最终经所述出水单元(4)排出至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1)还包括:砂池排水总渠(112),所述砂池排水总渠(112)设于所述炭池排水总渠(113)的下端并与所述砂池单元(3)可连通设置,所述砂池排水总渠(112)与所述砂池单元(3)构成砂池排水通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1)还包括:竖向进水通道(104),所述竖向进水通道(104)与所述进水总渠(101)可连通设置,所述竖向进水通道(104)设置在所述进水总渠(101)和所述炭池单元(2)之间;进水阀(102),所述进水阀(102)设于所述进水总渠(101)靠近所述炭池单元(2)的一侧壁上;进水堰(103),所述进水堰(103)位于所述竖向进水通道(104)内并设于所述进水阀(102)靠近所述炭池单元(2)方向的一侧并与所述进水阀(102)保持间隔;其中,所述进水总渠(101),所述进水阀(102),所述进水堰(103),所述竖向进水通道(104)依次设置构成炭池进水通路;炭池排水管(107),所述炭池排水管(107)连通所述炭池排水总渠(113)与所述炭池单元(2);炭池排水阀(106),炭池排水阀(106)设于所述炭池排水管(107);其中所述炭池排水阀(106)和所述炭池排水管(107)构成炭池排水通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1)还包括:炭池出水排水渠(105),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105)设于所述炭池单元(2)靠近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1)的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上半部设有炭池过水孔(205),所述炭池过水孔(205)连通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105)和所述炭池单元(2),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105)与所述炭池排水管(107)相连通;炭池出水管(108),所述炭池出水管(108)连通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105)并在单元炭池排水总渠(113)上部穿过与所述砂池单元(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炭池单元(2)包括:炭床(203),在所述外侧壁上高于所述炭床(203)的位置开设通孔,并在所述通孔处设
置降液位阀(114);炭池进水进气渠(201),所述进水进气渠(201)设于所述炭池底板之下,所述炭池进水进气渠(201)与所述竖向进水通道(104)相连通;炭池布水布气系统(202),所述炭池布水布气系统(202)设于所述炭池底部所述炭床(203)之下;炭池布水布气系统(202)与所述进水进气渠(201)相连通;炭池集水槽(204),所述炭池集水槽(204)与所述炭池过水孔(205)的位置相对应并连通,所述炭池集水槽(204)高度高于所述炭池出水排水渠(105)上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池单元(3)包括:砂床(302);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亦俊周婷如芮旻方以清刘志远吴国荣杨友强王越飞叶宇兵熊长学许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