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391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包括放卷装置和张紧装置。纤维布条经由放卷装置展平、送出后,且依序绕经旋转辊组件、重力辊组件以及导向辊组件。在纤维布条被送料的进程中,旋转辊组件、重力辊组件以及导向辊组件在纤维布条摩擦力的作用下始终绕其中心轴线执行周向旋转运动,而重力辊组件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对纤维布条进行张紧,以使得纤维布条始终维持于合理张紧状态,进而保证纤维布条持续、且稳定地被送入铺纬机中,确保铺纬工艺得以顺利地实施。另外,重力辊组件的偏摆角度亦可随着纤维布条送料速度的变化而自适应地发生改变,以避免其因受到过大张紧度作用而被拉断现象的发生。张紧度作用而被拉断现象的发生。张紧度作用而被拉断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设备制造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特性的新型材料。碳纤维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其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
[0003]纤维布由碳纤维织造而成,其生产工艺大致如下:经由展纱机将碳纤维束展平为平铺状单丝碳纤维,随后,借由胶剂粘结成型为纤维布条,而后,借由铺纬机以对纤维布条执行铺纬操作,而后,借由经编机对铺纬状纤维布条执行经纬交叉编织操作,以最终成型出纤维布。
[0004]在铺纬机实际工作进程中,需要借助于拉纬机构以拉扯着待切割纤维布条依序经过纤维布条切割机构、左置喂料机构、右置喂料机构。纤维布条切割机构对张紧态纤维布条执行切断操作,而后,左置喂料机构、右置喂料机构同步地发生动作以对切断态纤维布条执行铺纬操作,此时,纤维布条的两端被分别压入、且固定至左置铺纬机构、右置铺纬机构中,左置铺纬机构、右置铺纬机构执行同步位移运动以将铺纬状纤维布条送入至经编机中执行经纬编织操作。
[0005]在现有技术中,纤维布条供料系统主要由放卷装置和张紧装置构成。其中,放卷装置布置于张紧装置的上游,且两者协同作用以向着铺纬机持续地输入纤维布条。放卷装置用来对纤维布条卷进行展开,且喂入至张紧装置。
[0006]已知,根据设计常识,张紧装置可以采取多种设计结构以实现对纤维布条的张紧,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110129987A公开了一种经编机的纱线张紧机构,包括使用螺栓与经编机连接的机架,用于检测纱线下垂幅度的距离传感器、卷绕纱线的张紧轮、控制张紧轮转动速度的限速机构和控制限速机构工作的控制器。张紧轮同轴焊接有转轴,机架还连接有驱动张紧轮转动的电机,电机与机架使用螺栓固定,其通过减速机与转轴连接,转轴与机架上端转动连接,且纱线于张紧轮侧壁缠绕两圈。距离传感器使用螺栓固定于机架上端面,其探测端朝向纱线下端,且其与控制器电连接。经编机的纱线张紧机构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当经编机的编织速度降低,而张紧轮在电机的作用下仍会产生转动,此时随着张紧轮远离纱线行进方向一侧的纱线堆积过多,纱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此时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纱线与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传感器预先设定的阈值,距离传感器反馈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限速机构工作,减缓张紧轮的转动速度,从而减少了纱线移动的速度,使纱线保持张紧,之后纱线不再下垂,从而使纱线的张紧幅度不易发生较大的变化。应用上述技术方案虽说可以理论上可行,然而实际应用效果极差,究其原因在于:纱线在张紧轮上的堆积厚度同时受到张紧轮外径、纱线规格、卷绕排布方式以及张紧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确保送料进程中的纱线始终保持于一个合理、且稳定的张紧度。且在经编机启
动初期,纱线因未能及时地收卷于张紧轮上而“单线下垂”,进而导致距离传感器错误地发出控制信号至限速机构。又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0763621U公开了一种纱线的张紧装置,包括横向支架,横向支架的底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横向支架前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收卷轮和过线轮,U型架内滑动安装有大滑块,大滑块上设置有轮轴,且轮轴上转动套接有张紧轮,收卷轮、张紧轮以及过线轮依次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纱线;大滑块上设有空心槽,空心槽内滑动安装有小滑块,且张紧轮位于小滑块以及大滑块的正面前侧,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小滑块上,小滑块的顶部与空心槽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小滑块的底部与空心槽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大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杆,U型架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杆的底端贯穿螺纹孔并与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且螺杆的底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虽说可以有效地确保处于送料进程中的纱线始终保持于合理张紧的状态,然而当需要对纱线的张紧度进行调整时,需要频繁地旋动螺杆以升高或降低张紧轮的相对高度位置,应用操作极为不便,且螺杆的旋动操纵完全依靠工人经验,对工人素质以及工作责任心要求较高,不利于普及、推广。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故,本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的出现。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包括放卷装置和张紧装置。放卷装置布置于张紧装置的上游,且两者协同作用以向着铺纬机持续地输入纤维布条。放卷装置用来对纤维布条卷进行展开,且喂入至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架、张紧单元以及导向辊组件。张紧单元和导向辊组件均由第一支架所支撑。导向辊组件布置于张紧单元的下游,以将经由张紧单元中转而来的纤维布条定向地输送至铺纬机。张紧单元包括有旋转辊组件、传力组件以及重力辊组件。旋转辊组件安装于第一支架上,且可绕其中心轴线自由地执行自转旋动。重力辊组件借由传力组件布置于旋转辊组件的一侧,且其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自由地执行自转运动,亦可绕着旋转辊组件的中心轴线自由地执行公转运动。
[000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旋转辊组件包括有第一旋转轴组件、第一托料辊、前置周向旋转支撑部以及第一后置周向旋转支撑部。前置周向旋转支撑部和第一后置周向旋转支撑部均组装于第一支架上,且对向而置,协同作用以实现对第一旋转轴组件的支撑。第一托料辊用来供纤维布条绕经,且套设、且固定于第一旋转轴组件上。
[00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前置周向旋转支撑部包括有第一前置轴承座、第一前置轴承。第一前置轴承座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一支架的前侧壁上。第一前置轴承嵌设于第一前置轴承座上,且与第一旋转轴组件相套合。第一后置周向旋转支撑部包括有第一后置轴承座、第一后置轴承。第一后置轴承座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一支架的后侧壁上。第一后置轴承嵌设于第一后置轴承座上,且与第一旋转轴组件相套合。
[00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传力组件由前置传力子组件和后置传力子组件构成。其中,前置传力子组件布置于第一托料辊的前方,其包括有前置传力板和第
二前置轴承。后置传力子组件布置于第一托料辊的后方,其包括有后置传力板和第二后置轴承。前置传力板借由第二前置轴承而套设于第一旋转轴组件上,且可自由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后置传力板借由第二后置轴承而套设于第一旋转轴组件上,亦可自由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前置传力板、后置传力板分别布置于重力辊组件的前、后侧,且协同作用以负担重力辊组件。
[00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重力辊组件包括有第二旋转轴组件和第二托料辊。第一旋转轴组件的前、后端部分别一一对应地、可拆卸地与前置传力板、后置传力板相固定。第二托料辊亦供限位布条所绕经,其套设于第二旋转轴组件上,且可绕其中心轴线自由地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包括放卷装置和张紧装置;所述放卷装置布置于所述张紧装置的上游,且两者协同作用以向着铺纬机持续地输入纤维布条;所述放卷装置用来对纤维布条卷进行展开,且喂入至所述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架、张紧单元以及导向辊组件;所述张紧单元和所述导向辊组件均由所述第一支架所支撑;所述导向辊组件布置于所述张紧单元的下游,以将经由所述张紧单元中转而来的纤维布条定向地输送至铺纬机;所述张紧单元包括有旋转辊组件、传力组件以及重力辊组件;所述旋转辊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可绕其中心轴线自由地执行自转旋动;所述重力辊组件借由所述传力组件布置于所述旋转辊组件的一侧,且其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自由地执行自转运动,亦可绕着所述旋转辊组件的中心轴线自由地执行公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辊组件包括有第一旋转轴组件、第一托料辊、前置周向旋转支撑部以及第一后置周向旋转支撑部;所述前置周向旋转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后置周向旋转支撑部均组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对向而置,协同作用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的支撑;所述第一托料辊用来供纤维布条绕经,且套设、且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周向旋转支撑部包括有第一前置轴承座、第一前置轴承;所述第一前置轴承座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前侧壁上;所述第一前置轴承嵌设于所述第一前置轴承座上,且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相套合;所述第一后置周向旋转支撑部包括有第一后置轴承座、第一后置轴承;所述第一后置轴承座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后置轴承嵌设于所述第一后置轴承座上,且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相套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组件由前置传力子组件和后置传力子组件构成;其中,所述前置传力子组件布置于所述第一托料辊的前方,其包括有前置传力板和第二前置轴承;所述后置传力子组件布置于所述第一托料辊的后方,其包括有后置传力板和第二后置轴承;所述前置传力板借由所述第二前置轴承而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上,且可自由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所述后置传力板借由所述第二后置轴承而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上,亦可自由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所述前置传力板、所述后置传力板分别布置于所述重力辊组件的前、后侧,且协同作用以负担所述重力辊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辊组件包括有第二旋转轴组件和第二托料辊;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的前、后端部分别一一对应地、可拆卸地与所述前置传力板、所述后置传力板相固定;所述第二托料辊亦供限位布条所绕经,其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组件上,且可绕其中心轴线自由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铺纬机的纤维布条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组件包括有第三旋转轴组件、第三托料辊、第三前置轴承以及第三后置轴承;所述第三前置轴承和所述第三后置轴承分别一一对应地嵌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前、后侧壁上,且协同作用以实现对所述第三旋转轴组件的支撑;所述第三托料辊用来供纤维布条绕经,且套设、且固定于所述第三旋转轴组件上。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适用于铺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菡珠恽一飞白奕巍杨曜华
申请(专利权)人:五洋纺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