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758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该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包括连接器,第一缓冲块,滚珠丝杠,丝杠螺母,螺栓,螺母座,第一螺钉,内筒,外筒,第一轴承座,第二螺钉,角接触轴承a,第二缓冲块,隔板,定子,磁流变液间隙,第一隔磁环,第二隔磁环,上转子,下转子,磁芯,角接触轴承b,端盖,第三螺钉,第二轴承座,线圈,吊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转子与下转子配合内筒与螺母座以及丝杠螺母连接在一起,定子与磁芯与上转子与下转子形成的磁流变液间隙,能够实现将汽车的垂向运动转化为转子的旋转运动剪切磁流变液间隙中的油液,增大了剪切的面积,以小电流实现大阻尼,从而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性和稳定性。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半主动悬架不仅能量消耗低,而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与主动悬架相近的特性,因此半主动悬架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调阻尼减振器是半主动悬架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半主动悬架的性能。
[0003]磁流变减振器以磁流变液这种新型的智能材料作为减振器的工作液,在减振器的活塞轴上缠绕电磁线圈,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于磁流变液,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电流的大小来改变磁流变液的屈服应力,实现阻尼可调的目的。磁流变液减振器的结构简单、响应迅速、阻尼力可以连续调节,便于控制,因而具有很好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研究较为普遍的磁流变减振器是基于磁流变液混合工作模式的伸缩筒式减振器,这种减振器在低速时产生的阻尼力很小。由于汽车在转弯过程中悬架的侧倾振动频率低,因此这种减振器不能在汽车转弯时为其提供足够的抗侧倾振动阻尼力,对提高汽车转弯过程中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效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能够增大剪切面积,同时相同尺寸之下所形成的磁流变液间隙的有效利用部分更大,以小电流实现大阻尼,提高汽车行驶的舒适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包括连接器,第一缓冲块,滚珠丝杠,丝杠螺母,螺栓,螺母座,第一螺钉,内筒,外筒,第一轴承座,第二螺钉,角接触轴承a,第二缓冲块,隔板,定子,磁流变液间隙,第一隔磁环,第二隔磁环,上转子,下转子,磁芯,角接触轴承b,端盖,第三螺钉,第二轴承座,线圈,吊耳,连接器与滚珠丝杠细端通过管螺纹连接在一起,螺母座与内筒通过第一螺钉连接在一起,丝杠螺母与螺母座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第一轴承座与外筒通过第二螺钉连接在一起,上转子,下转子通过内筒下端的管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二轴承座与内筒下端通过管螺纹连接,端盖与外筒下端通过第三螺钉连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转子(19),下转子(20),连接器(1),第二轴承座(25)安装方式是通过管螺纹。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转子(19),下转子(20)为有底圆筒转子,安装方式为下转子(20)正向,上转子(19)倒向。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流变液间隙(16),为径向三层。
[0010]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中,所述双子转子的组合设置,能够有效的增加剪切面积,进而增加阻尼力。
[0012]2.本技术中,所述双转子的布置方式,能够实现,相同的尺寸下,磁流变液的有效利用面积的提升。
[0013]3.本技术中,所述隔磁筒的布置位置,能够实现对于励磁磁场的有效控制,避免磁场通过导磁材料流失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工作缸局部放大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管螺纹连接方式的放大图
[0017]图中:
[0018]1‑
连接器、2

第一缓冲块、3

滚珠丝杠、4

丝杠螺母、5

螺栓、6

螺母座、7

第一螺钉、8

内筒、9

外筒、10

第一轴承座、11

第二螺钉、12

角接触轴承a、13

第二缓冲块、14

隔板、15

定子、16

磁流变液间隙、17

第一隔磁环、18

第二隔磁环、19

上转子、20

下转子、21

磁芯、22

角接触轴承b、23

端盖、24

第三螺钉、25

第二轴承座、26

线圈、27

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进一步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
[0021]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包括连接器1,第一缓冲块2,滚珠丝杠3,丝杠螺母4,螺栓5,螺母座6,第一螺钉7,内筒8,外筒9,第一轴承座10,第二螺钉11,角接触轴承a12,第二缓冲块13,隔板14,定子15,磁流变液间隙16,第一隔磁环17,第二隔磁环18,上转子19,下转子20,磁芯21,角接触轴承b22,端盖23,第三螺钉24,第二轴承座25,线圈26,吊耳27,连接器1与滚珠丝杠3细端通过管螺纹连接在一起,螺母座6与内筒8通过第一螺钉7连接在一起,丝杠螺母4与螺母座6通过螺栓5连接在一起,第一轴承座10与外筒9通过第二螺钉11连接在一起,上转子19,下转子20通过内筒8下端的管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二轴承座25与内筒8下端通过管螺纹连接,端盖23与外筒9下端通过第三螺钉24连接在一起。
[0023]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上转子(19),下转子(20),连接器(1),第二轴承座(25)安装方式是通过管螺纹。
[0024]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上转子(19),下转子(20)为有底圆筒转子,安装方式为下转子(20)正向,上转子(19)倒向。
[0025]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流变液间隙(16),为径向三层。
[0026]工作原理: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在图1

3的结构布置下,连接器与车身相连,吊耳与车轮支架相连,在汽车行驶过不平路面时,车身相对轮胎发生一定距离的垂向运动,进而带动滚珠丝杠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丝杠螺母发生转动,其通过螺栓与螺母座相
连,螺母座又通过第一螺钉与内筒相连,从而带动内筒旋转,与之通过管螺纹连接的上转子,下转子发生旋转,磁流变液间隙中应充满磁流变液,进而剪切磁流变液间隙中的磁流变液来产生阻尼力,其线圈通以电流,继而可以产生所需要的阻尼力。
[0028]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包括连接器(1),第一缓冲块(2),滚珠丝杠(3),丝杠螺母(4),螺栓(5),螺母座(6),第一螺钉(7),内筒(8),外筒(9),第一轴承座(10),第二螺钉(11),角接触轴承a(12),第二缓冲块(13),隔板(14),定子(15),磁流变液间隙(16),第一隔磁环(17),第二隔磁环(18),上转子(19),下转子(20),磁芯(21),角接触轴承b(22),端盖(23),第三螺钉(24),第二轴承座(25),线圈(26),吊耳(27),连接器(1)与滚珠丝杠(3)细端通过管螺纹连接在一起,螺母座(6)与内筒(8)通过第一螺钉(7)连接在一起,丝杠螺母(4)与螺母座(6)通过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策淇姚嘉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