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49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壁的一侧插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表面的一侧插接于第一卡槽的内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套管、第一卡槽、活动槽、第二卡槽、插接杆、限位块、安装卡板、连接杆和平衡检测仪的设置,平衡检测仪在使用时对装置整体的平衡情况进行定位,从而达到了将装置内部进行控制其双向独立控制的效果,且便于将阻尼器的整体平衡情况进行检验的效果。行检验的效果。行检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流变液阻尼器
,具体为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但现有的大多数阻尼器在使用时的控制效果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进;现有技术中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存在的缺陷是:1、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将装置内部的磁流变液阻尼器进行双向独立控制,但大多数装置在使用时难以将其双向独立控制,导致其在使用时的效果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改进;2、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将装置的两侧进行固定衔接,但现有的大多数装置在使用时难以将其两端进行分别控制,且难以将其进行调节,导致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较差,需要进行改进;3、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对装置平衡与倾斜方进行监测,但现有的大多数装置在使用时难以监测其平衡程度,导致装置的使用效果较差,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管,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内壁的一侧插接有衬套主体,所述衬套主体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衔接机构;所述固定套管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壁的一侧插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表面的一侧插接于第一卡槽的内壁。
[0005]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管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卡板,所述安装卡板一侧的底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壁的一侧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检测仪。
[0006]优选的,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密封板,所述固定密封板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销轴。
[0007]优选的,所述衬套主体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前
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套杆,且安装套杆内壁的一侧插接于销轴的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衬套主体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衔接板,且固定衔接板内壁的一侧插接于连接机构的内壁。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套接杆,且套接杆表面的一侧套接于固定衔接板的内壁,所述连接机构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内壁的一侧插接于调节衔接机构的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衔接机构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调节衔接机构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套管。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衔接机构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
[0013]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管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架,且伸缩支架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于防护套管的内壁,所述螺纹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顶部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套管、第一卡槽、活动槽、第二卡槽、插接杆、限位块、安装卡板、连接杆和平衡检测仪的设置,插接杆插入到第一活塞的内部,使得第一活塞便于进行限位,使其将阻尼器进行单向使用,平衡检测仪在使用时对装置整体的平衡情况进行定位,从而达到了将装置内部进行控制其双向独立控制的效果,且便于将阻尼器的整体平衡情况进行检验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固定密封板、销轴、衬套主体、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和安装套杆的设置,第一活塞的一侧通过第一活塞杆设置有衬套主体,使得衬套主体便于将其进行拉伸操作,从而达到了将装置近双重阻尼的双向控制效果,且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3、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衔接机构、螺纹杆、固定螺母、限位环、防护套管、伺服电机、转动杆、丝杆、螺纹套管、伸缩支架和安装环的设置,丝杆带动螺纹套管进行升降操作,在螺纹套管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环,使得螺纹套管带动安装环进行升降操作,从而达到了将装置内部的衔接装置进行调节高度的效果,且便于将其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分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衔接机构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卡槽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衬套主体结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平衡检测仪结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密封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伺服电机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2、固定套管;3、衬套主体;4、连接机构;5、调节衔接机构;101、固定密封板;102、销轴;201、第一卡槽;202、活动槽;203、第二卡槽;204、插接杆;205、限位块;206、安装卡板;207、连接杆;208、平衡检测仪;301、第一活塞杆;302、第一活塞;303、第二活塞杆;304、第二活塞;305、安装套杆;306、固定衔接板;401、套接杆;501、螺纹杆;502、固定螺母;503、限位环;504、防护套管;505、伺服电机;506、转动杆;507、丝杆;508、螺纹套管;509、伸缩支架;5010、安装环;5011、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1和图2和图3和图4和图5和图6,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1,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管2,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1内壁的一侧插接有衬套主体3,衬套主体3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4,连接机构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衔接机构5;固定套管2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201,第一卡槽20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202,活动槽202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203,第一卡槽201内壁的一侧插接有插接杆204,插接杆204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5,且限位块205表面的一侧插接于第一卡槽201的内壁,固定套管2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卡板206,安装卡板206一侧的底端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壁的一侧插接有连接杆207,连接杆207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检测仪208;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将装置内部进行双向独立控制,因在固定套管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槽201,并且在第一卡槽2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05,在限位块205的表面设置有插接杆204,使得工作人员需要将单向拉伸时,将插接杆204进行转动,使得限位块205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管(2),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1)内壁的一侧插接有衬套主体(3),所述衬套主体(3)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衔接机构(5);所述固定套管(2)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201),所述第一卡槽(20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202),所述活动槽(202)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203),所述第一卡槽(201)内壁的一侧插接有插接杆(204),所述插接杆(204)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5),且限位块(205)表面的一侧插接于第一卡槽(201)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管(2)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卡板(206),所述安装卡板(206)一侧的底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壁的一侧插接有连接杆(207),所述连接杆(207)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检测仪(2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主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密封板(101),所述固定密封板(101)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销轴(1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主体(3)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301),所述第一活塞杆(3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3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向独立控制的被动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302)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303),所述第二活塞杆(30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304),所述第二活塞(304)背面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荣柳金良姚佳程陈坚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