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焊接温度和顶端力的FSW抗拉强度智能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搅拌摩擦焊焊接质量预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焊接温度和顶端力的FSW抗拉强度智能预测方法,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测力仪采集数据,通过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抗拉强度预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航天需求对航天器制造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1991年英国焊接研究所专利技术了搅拌摩擦焊技术(FSW),搅拌摩擦焊搅拌头由轴肩和搅拌针组成,轴肩在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通过摩擦提供热量,使被焊金属软化并且阻止软化后的金属流出焊接区域;搅拌针在焊接区域进行旋转搅拌增强软化金属的流动性。搅拌摩擦焊产生的较低热输入量有效地解决了铝合金和镁合金等低熔点合金在传统焊接中存在的板材变形较大、焊接速度慢等问题。搅拌摩擦焊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造船、汽车等领域,通常采用抗拉强度作为焊接质量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的产品需要,抗拉强度必须合格才能应用到生产中。
[0003]Luigi等在《Prediction of the Vickers Micr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焊接温度和顶端力的FSW抗拉强度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红外热像仪和测力仪获取焊接过程中焊件表面轴肩外围前进侧和后退侧特征点温度、顶锻力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获取的温度数据和顶锻力数据对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及测试,实现搅拌摩擦焊的抗拉强度预测,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搅拌摩擦焊过程中,通过红外热像仪和测力仪获取焊接过程中焊件表面轴肩外围前进侧特征点温度、后退侧特征点温度和顶锻力数据;步骤2:红外热像仪和测力仪采样频率不同,将红外热像仪和测力仪采样频率最小公倍数作为共同采样频率fs,通过重采样的方法,控制两种设备采样频率相同,获得前进侧特征点温度、后退侧特征点温度以及顶锻力时间序列数据,同时根据焊接时长确定采样点数量N;步骤3:根据焊接速度和采样频率以及采样点数量计算焊接区间长度,通过拉伸试验获取此区间抗拉强度;步骤4:将步骤2处理后的前进及后退侧特征点温度、顶锻力数据处理成N*3矩阵,将步骤3获取的抗拉强度处理成1*1矩阵,制作成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红,马冲,贾振元,孙世煊,栾贻函,滕乐,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