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3609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椎间融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框架结构;其中,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支撑层和多个支撑柱,不同支撑层沿其厚度方向互相平行且相邻两个支撑层之间存在间隔,支撑柱垂直于支撑层,每个支撑柱均与多个支撑层固定,支撑层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孔;将高聚物溶液和矿化胶原混合,得到混合物溶液;其中,高聚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将混合物溶液倒入内部置入框架结构的模具中,以将混合溶液填充于贯穿孔和间隔中;对模具进行冻干处理,脱模后得到椎间融合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一种具备优异融合效果和优异机械强度的椎间融合器。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椎间融合器
,特别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颈肩痛及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椎体间进行椎体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0003]相关技术中,目前椎间融合器大体都是金属类或者非金属类,为了提高骨融合效果,目前椎间融合器多为在在椎间融合器内置留较大的孔用于填充自体骨,为了保证融合效果,填充的自体骨需要接触上下椎体骨面,因此椎间融合器的置留的孔并未封闭。在植入椎间融合器时,需要敲打椎间融合器以使其植入椎体,但是,敲打时填充的碎骨会从置留孔中抖出,从而使得自留孔的自体骨缺少影响术后患者的正常恢复。同时该类的椎间融合器需要自体骨的填充,对患者来说造成二次伤害。
[0004]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急需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一种具备优异融合效果和优异机械强度的椎间融合器。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7]制备框架结构;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支撑层和多个支撑柱,不同所述支撑层沿其厚度方向互相平行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层之间存在间隔,所述支撑柱垂直于所述支撑层,每个所述支撑柱均与多个所述支撑层固定,所述支撑层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孔;
[0008]将高聚物溶液和矿化胶原混合,得到混合物溶液;其中,所述高聚物具有生物相容性,所述矿化胶原具有骨诱导性能;
[0009]将所述混合物溶液倒入内部置入所述框架结构的模具中,以将所述混合溶液填充于所述贯穿孔和所述间隔中;
[0010]对所述模具进行冻干处理,脱模后得到椎间融合器。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制备框架结构包括:
[0012]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所述框架结构。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混合溶液将所述贯穿孔和所述间隔填充之后和在所述对所述模具进行冻干处理之前,还包括:
[0014]对所述模具依次进行震荡处理和超声波处理。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混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05~0.2g/ml,所述高聚物溶液的溶质包括聚己内酯、聚乳酸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聚物的溶剂包括1,4

二氧六环、氯仿、丙酮、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0016]所述矿化胶原和所述溶质的质量比为(2~4):1。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冻干处理包括预冻、升华和真空干燥;
[0018]所述预冻为在常压、

40~

20℃下预冻4

6h;
[0019]所述升华为在真空、

10~0℃下升华24

32h;
[0020]所述真空干燥为在0~50℃下真空干燥10

20h。
[00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层包括多个板体,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和所述支撑层的厚度方向互相垂直,所述板体互相交错形成所述贯穿孔。
[00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层沿其厚度方向的投影为互相交错的线段,所述线段交错后形成交点,所述支撑柱沿所述支撑层的厚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交点中。
[00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柱的直径与所述板体的厚度相同。
[00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贯穿孔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00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板体的宽度和厚度比为(3~4):1,所述板体的宽度和所述正方形的边长比为(2~3):1,所述间隔与所述板体的宽度比为(0.8~1.2):1。
[00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框架结构的外侧设置有防滑脱锥。
[00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在本实施例中,制备框架结构;其中,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支撑层和多个支撑柱,不同支撑层沿其厚度方向互相平行且相邻两个支撑层之间存在间隔,支撑柱垂直于支撑层,每个支撑柱均与多个支撑层固定,支撑层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孔;如此设置,支撑层通过支撑柱互相连接形成了包括贯穿孔和层间间隔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本身具备优异的机械强度,此外,支撑层为层状,如此设置,在椎间融合器植入椎体后能够保证其受到压力时,不会在水平方向发生明显的偏移;支撑层利用支撑柱连接固定,既能在竖直方向提供机械强度,又能将支撑层在保持间隔的条件下连接固定,还能在受力时产生一定程度的弯曲,以满足配合脊椎弯曲的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弯曲是在整个椎间融合器水平方向基本无偏移的情况下发生的,偏移竖直方向的力会使支撑柱弯曲的程度不同,具体地,椎间融合器一端微微压缩,该处的支撑柱弯曲程度较大,椎间融合器另一端基本无压缩,支撑柱无弯曲或弯曲程度较小,并且,上述弯曲为弹性形变,受到的压力减小时,支撑柱恢复竖直方向。
[0029]将高聚物溶液和矿化胶原混合,得到混合物溶液;其中,高聚物具有生物相容性;由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聚物和矿化胶原制备的混合溶液能够代替自体骨与椎体融合,其中,高聚物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提供优异的机械强度,矿化胶原的性能在微结构和成分两方面都与天然骨相似,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修复能力。矿化胶原具有可降解性,成骨细胞以及营养物质可以随着矿化胶原的降解进入贯穿孔中,促进了椎间融合的作用。
[0030]将混合物溶液倒入内部置入框架结构的模具中,以将混合溶液填充于贯穿孔和间隔中;如此设置,具备流动性的混合溶液能够充分填充于贯穿孔和间隔中。
[0031]对模具进行冻干处理,脱模后得到椎间融合器;如此设置,充分填充于贯穿孔和间隙的混合溶液在冻干处理后形成固体,冻干处理使得到的固体与框架结构紧密的粘合固定在一起,此外,冻干处理还使形成的固体内部形成微孔结构,微孔结构有利于新生骨组织的生长与迁移。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框架结构;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支撑层和多个支撑柱,不同所述支撑层沿其厚度方向互相平行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层之间存在间隔,所述支撑柱垂直于所述支撑层,每个所述支撑柱均与多个所述支撑层固定,所述支撑层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孔;将高聚物溶液和矿化胶原混合,得到混合物溶液;其中,所述高聚物具有生物相容性,所述矿化胶原具有骨诱导性能;将所述混合物溶液倒入内部置入所述框架结构的模具中,以将所述混合溶液填充于所述贯穿孔和所述间隔中;对所述模具进行冻干处理,脱模后得到椎间融合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框架结构包括: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所述框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溶液将所述贯穿孔和所述间隔填充之后和在所述对所述模具进行冻干处理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模具依次进行震荡处理和超声波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05~0.2g/ml,所述高聚物溶液的溶质包括聚己内酯、聚乳酸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聚物的溶剂包括1,4

二氧六环、氯仿、丙酮、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矿化胶原和所述溶质的质量比为(2~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亮宋天喜胡艳丽崔云何志敏吴晶晶胡刚仇志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精康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