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19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助行器车体,所述助行器车体的坐垫处设置有坐垫框架;所述助行器车体的坐垫处的背部设置有姿势转变装置;所述姿势转变装置包括一液压机和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伸缩推动设置在助行器车体的坐垫后部的推动平台绕设置所述坐垫框架前端的枢轴转动;坐垫可拆卸设置在辅助转移装置的移动平台框内,在所述坐垫框架内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平台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帮助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更好的进行居家使用操作。进行居家使用操作。进行居家使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助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助行器是在传统助行器的基础上,叠加智能操纵装置、高性能动力驱动装置、电池、导航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的。具备人工操纵智能控制,可以驱动助行器完成前进、后退、转向、站立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化助行器,极大的方便了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移动需求,是现代精密医疗机械、智能数控、生物力学等医工领域相结合的高新科技产品。
[0003]现存技术手段具有以下不足:助行器是针对行动不便、身体孱弱、下肢功能受限以及老年人群准备的,以此来辅助他们生活,提升他们的行动能力,但是当使用人群独立居家生活,在没有护理人员辅助其行动时完成床—助行器转移会十分困难,不利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使用,容易造成摔伤,扭伤等风险,需使用者在他人看护下方可完成使用,这就限制了助行器使用的范围,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传统助行器仅使使用者保持坐姿,不利于使用者的康复以及限制了使用者的居家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包括:
[0007]一助行器车体,所述助行器车体的坐垫处设置有坐垫框架;
[0008]所述助行器车体的坐垫处的背部设置有姿势转变装置;
[0009]所述姿势转变装置包括一液压机和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伸缩推动设置在助行器车体的坐垫后部的推动平台绕设置所述坐垫框架前端的枢轴转动;
[0010]坐垫可拆卸设置在辅助转移装置的移动平台框内,在所述坐垫框架内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平台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坐垫框架上设置有靠垫和枕垫。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坐垫框架下端两侧通过主体支架设置有驱动轮和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对助行器车体进行导向,通过驱动轮进行驱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为对称设置在所述坐垫框架后端的一组驱动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轮为对称设置在所述坐垫框架前端的一组万向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坐垫框架下通过踏板支架设置有支撑踏板。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助行器车体上设置有导航模块,所述导航模块包括有显示功能和人机交互功能的部件。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靠垫两侧设置有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扶手或第二扶手处设置有控制部件或操作平台,通过控制部件或操作平台协同控制姿势转变装置或辅助转移装置。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助行器车体上设置有弹性安全带。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助行器车体上的各电动组件通过电池和电机进行控制。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通过姿态转变装置实现了患者的坐—立姿态转变,使患者不仅仅局限于坐姿,减少了压疮产生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独立居家生活的能力,可以使患者独立完成做饭、如厕等基本生活需求,增强了患者的生活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0023]当护理人员需要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提供安全的姿态转变,辅助患者完成康复训练。
[0024]2.通过辅助转移装置实现了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可独立的完成床—助行器的转移,为患者的使用提供了便利,极大的提高了使用者独立居家生活能力,愉悦了患者心情,解放了人力物力;可以辅助使用者独立完成椅—助行器的转移;当有陪护人员辅助患者完成床—助行器转移时,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快速、便利的转移方式,同时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损伤的风险。
[0025]3.增加了导航模块,导航模块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独立居家生活能力,可以通过智能导航来减少患者受伤的风险;导航模块的使用可为视力受损的患者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8]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9]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四。
[0030]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结构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32]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如图1

5所示的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包括了助行器车体1,助行器车体1的坐垫13处设置有坐垫框架13a。
[0034]重点结合图3,在助行器车体1的坐垫13处的背部设置有姿势转变装置2,姿势转变装置2具体包括了液压机21和液压推杆22,液压推杆22的伸缩推动了设置在助行器车体1的坐垫13后部的推动平台23绕设置坐垫框架13a前端的枢轴转动。
[0035]重点结合图4,坐垫13可拆卸设置在辅助转移装置3的移动平台框32内,在坐垫框架13a内设置有滑轨31,移动平台框32滑动设置在滑轨31上。
[0036]在坐垫框架13a上设置有靠垫14和枕垫15,另外在助行器车体1上设置有弹性安全带16。
[0037]坐垫框架13a下端两侧通过主体支架40设置有驱动轮12和万向轮11,驱动轮12为对称设置在坐垫框架13a后端的一组驱动轮。
[0038]万向轮11为对称设置在坐垫框架13a前端的一组万向轮。
[0039]通过万向轮11对助行器车体1进行导向,通过驱动轮12进行驱动。
[0040]坐垫框架13a下通过踏板支架50设置有支撑踏板17。
[0041]在靠垫14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扶手61和第二扶手62,在第一扶手61和第二扶手62处设置有带有控制辅助转移装置3的控制部件4或带有方向操控装置的控制姿势转变装置2的操作平台5。
[0042]助行器车体1上的第一扶手61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助行器车体,所述助行器车体的坐垫处设置有坐垫框架;所述助行器车体的坐垫处的背部设置有姿势转变装置;所述姿势转变装置包括一液压机和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伸缩推动设置在助行器车体的坐垫后部的推动平台绕设置所述坐垫框架前端的枢轴转动;坐垫可拆卸设置在辅助转移装置的移动平台框内,在所述坐垫框架内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平台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框架上设置有靠垫和枕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框架下端两侧通过主体支架设置有驱动轮和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对助行器车体进行导向,通过驱动轮进行驱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居家轮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为对称设置在所述坐垫框架后端的一组驱动轮;所述万向轮为对称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亮孟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科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