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用偏光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314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偏光通讯装置、发射机、激光器、生物体用偏光通讯装置、反射光检测器以及脉波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生物体功能辅助装置1是埋设在体内,且具备:用来与体外控制装置2通讯的发射机11以及接收机12。体外控制装置2是可从体外来控制被埋设在体内的生物体功能辅助装置1。体外控制装置2系具备:用来与生物体功能辅助装置1通讯的发射机21以及接收机22。发射机11、21将激光的偏光面予以调变之后,作为传送信号发射出去。接收机12、22备有可选择性地接受预定的偏光状态的光之受光装置。然后,接收机12、22输出与各自接收到的光的偏光状态(偏光角或椭圆率)相对应的电信号。能在人体之类的强散光性媒体内与人体外部之间进行全双工通讯,并可减少体内的装置所消耗的电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将偏光后的激光当成传送信号使用的偏光通讯装置,尤其涉及适用在于人体之类的强散光性媒体内与其外部之间的通讯等的偏光通讯装置;在欲取得有关散光性媒体的流动之类的信息时特别适用的反射光检测器;以及使用这些检测器来检测生物体有关的脉波的脉波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无线通讯通常是利用电波进行通讯。其中,为了符合更高传送速率的无线数据通讯的要求,必须开拓更新的频率。而在电波的领域内的开发工作中,则是以谋求准微米波、微米波的实用化为目标。另外,法律上未被分类在电波中的光,在无线通讯领域中的利用,也正在不断扩大当中。在运用光的无线数据通讯领域之中,具有利用尚未被规制为电波的广大的波段来提供高速的数据通讯的可能性。光的特性之一,系无法透过墙壁之类的不透明物体,所以适用于以房间为单位的无线LAN通讯、短距离的数据通讯。目前,在运用红外线的无线通讯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方式的红外线数据通讯功能。它们是由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与受光元件所构成,是以115.2kbps至4Mbps的速度来达成数据的交换。虽然通讯的距离很短,在1m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光通讯装置,其特征为: 该偏光通讯装置具备: 调制激光的偏光面,作为发射信号发射的发射机;以及 具有选择性地接收预定的偏光状态的光的受光装置的接收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野和彦川濑健夫北村升二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