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PVC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234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亮PVC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亮PVC反光膜依次包括第二树脂层、反射层、PVC膜、第一树脂层和改性玻璃微珠,所述高亮PVC反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树脂层涂覆设置在PVC膜的一侧上,得到植珠层;将植珠层置于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亮PVC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射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亮PVC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反光膜是一种制成薄膜能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道路标志、卡车车身识别、具有警示功能的衣物等,在白天其鲜艳的颜色能够对人起到警示作用,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会反射出清晰明亮的光线来增强人眼的识别能力,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现有技术中,玻璃微珠经过植珠工艺铺植于高聚物原膜上以使得膜层具有反光作用,然而在植珠过程中,玻璃微珠容易出现翻滚、碰撞、摩擦,使得玻璃微珠磨损、碎裂。且,经摩擦后的玻璃微珠容易产生静电,致使植珠过程出现带珠、叠珠、浮珠现象,影响反光膜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亮PVC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反光膜强度高,光泽度好且反射度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亮PVC反光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高亮PVC反光膜依次包括第二树脂层、反射层、PVC膜、第一树脂层和改性玻璃微珠,所述高亮PVC反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树脂层涂覆设置在PVC膜的一侧上,得到植珠层;将植珠层置于90

120℃条件下烘烤20

25min,采用植株工艺将改性玻璃微珠铺植于第一树脂层上,改性玻璃微珠部分陷入植珠层,得到PVC植珠膜;S2、在步骤S1所得PVC植珠膜未植珠的一侧上,镀上一层纯度为99.99%的金属铝,形成反射层;S3、将第二树脂层涂覆设置在PET膜的一侧上,并与步骤S2中的反射层贴合,然后在热合机上热压成复合膜,待复合膜冷却后剥离PET膜,即得高亮反光膜。
[0005]优选地,所述改性玻璃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制备玻璃微珠前体;S12、将玻璃微珠前体、质量分数为60%的醋酸铜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搅拌2

3h,再加入体积分数55%的联氨溶液,继续搅拌30min,得沉淀物;S13、将步骤S12所得中的沉淀物于50

70℃,干燥12

24h,即得改性玻璃微珠。
[0006]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前体、醋酸铜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联氨溶液的重量份比为2:5:2:8。
[0007]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玻璃微珠、体积分数为75%的氨水、KH570偶联剂和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混合,磁力搅拌12

14h,60℃烘干,即得玻璃微珠前体。
[0008]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氨水、KH570偶联剂和乙醇的重量份比为1:3:2:8。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均为水性聚氨酯树脂。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树脂层、PVC膜和第一树脂层的厚度比为1:100:1。
[0011]优选地,所述PVC膜的厚度为100

250μm。
[0012]优选地,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4

8nm。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亮PVC反光膜。
[0014]本专利技术中的醋酸铜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的玻璃微珠前体具有良好的分散度,改性玻璃微珠陷入植珠层后,能够提高与植珠层的相容性,使得改性玻璃微珠不易脱落,以此当反光膜受到外力时,较强的界面结合使比表面积的增加,有利于应力传递,并以对反光膜内部的裂纹扩展起到阻止作用,消耗部分能量,使得反光膜的压缩强度增强,达到一定增韧效果,提高反光膜的强度。
[0015]本专利技术中的改性玻璃微珠结构更加致密,透光性好,改性玻璃微珠的嵌入还可以改善反光膜的表面性能,降低表面能,减少表面吸附,提高反光膜的光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原料和设备均可从市售所得,不再一一列举,其中,本专利技术原材料均可从市售获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0017]实施例1:
[0018]一种高亮PVC反光膜,依次包括第二树脂层、反射层、PVC膜、第一树脂层和改性玻璃微珠。其中,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均为水性聚氨酯树脂;第二树脂层、PVC膜和第一树脂层的厚度比为1:100:1;PVC膜的厚度为250μm;反射层的厚度为8nm。
[0019]一种高亮PVC反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将第一树脂层涂覆设置在PVC膜的一侧上,得到植珠层;将植珠层置于120℃条件下烘烤25min,采用植株工艺将改性玻璃微珠铺植于树脂层上,改性玻璃微珠部分陷入植珠层,得到PVC植珠膜;
[0021]S2、在步骤S1所得PVC植珠膜未植珠的一侧上,镀上一层纯度为99.99%的金属铝,形成反射层;
[0022]S3、将第二树脂层涂覆设置在PET膜的一侧上,并与步骤S2中的反射层贴合,然后在热合机上热压成复合膜,待复合膜冷却后剥离PET膜,即得高亮反光膜。
[0023]其中,改性玻璃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1、制备玻璃微珠前体:将玻璃微珠、体积分数为75%的氨水、KH570偶联剂和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混合,磁力搅拌14h,60℃烘干,即得玻璃微珠前体;其中,玻璃微珠、氨水、KH570偶联剂和乙醇的重量份比为1:3:2:8;
[0025]S12、将玻璃微珠前体、质量分数为60%的醋酸铜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搅拌3h,再加入体积分数55%的联氨溶液,继续搅拌30min,得沉淀物;其中,玻璃微珠前体、醋酸铜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联氨溶液的重量份比为2:5:2:8;
[0026]S13、将步骤S12所得中的沉淀物于50℃,干燥24h,即得改性玻璃微珠。
[0027]实施例2:
[0028]一种高亮PVC反光膜,依次包括第二树脂层、反射层、PVC膜、第一树脂层和改性玻璃微珠。其中,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均为水性聚氨酯树脂;第二树脂层、PVC膜和第一树脂层的厚度比为1:100:1;PVC膜的厚度为100μm;反射层的厚度为4nm。
[0029]一种高亮PVC反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将第一树脂层涂覆设置在PVC膜的一侧上,得到植珠层;将植珠层置于90℃条件下烘烤20min,采用植株工艺将改性玻璃微珠铺植于树脂层上,改性玻璃微珠部分陷入植珠层,得到PVC植珠膜;
[0031]S2、在步骤S1所得PVC植珠膜未植珠的一侧上,镀上一层纯度为99.99%的金属铝,形成反射层;
[0032]S3、将第二树脂层涂覆设置在PET膜的一侧上,并与步骤S2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亮PVC反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亮PVC反光膜依次包括第二树脂层、反射层、PVC膜、第一树脂层和改性玻璃微珠,所述高亮PVC反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树脂层涂覆设置在PVC膜的一侧上,得到植珠层;将植珠层置于90

120℃条件下烘烤20

25min,采用植株工艺将改性玻璃微珠铺植于第一树脂层上,改性玻璃微珠部分陷入植珠层,得到PVC植珠膜;S2、在步骤S1所得PVC植珠膜未植珠的一侧上,镀上一层纯度为99.99%的金属铝,形成反射层;S3、将第二树脂层涂覆设置在PET膜的一侧上,并与步骤S2中的反射层贴合,然后在热合机上热压成复合膜,待复合膜冷却后剥离PET膜,即得高亮反光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PVC反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玻璃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制备玻璃微珠前体;S12、将玻璃微珠前体、质量分数为60%的醋酸铜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搅拌2

3h,再加入体积分数55%的联氨溶液,继续搅拌30min,得沉淀物;S13、将步骤S12所得中的沉淀物于50

70℃,干燥12

24h,即得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维瑜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三维反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