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向加载载荷恒定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203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法向加载载荷恒定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轴向加载机构,用于夹紧测试试样并提供微动疲劳试验所需的轴向循环载荷;法向加载机构,通过直角固定器支撑固定,用于提供微动疲劳试验所需的法向载荷,包括夹持机构、传动机构、双头螺杆以及平衡支撑座;光学平板,用于承载轴向加载机构和法向加载机构;所述直角固定器固定在光学平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系统实时调控试验中的法向接触载荷从而保证恒定的加载载荷,并设计搭载双向夹紧结构保证试样两侧受力相等,有效解决传统微动疲劳试验装置中由于试样两侧法向载荷受力不均以及难以恒定而对试验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的微动垫具有拆卸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方便的优点。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法向加载载荷恒定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法向加载载荷恒定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动疲劳中构件承受交变载荷的同时还承受了法向的接触载荷,容易导致构件过早失效,特别涉及到许多过盈配合的关键零部件之间。因此针对构件进行微动疲劳性能测试,研究微动疲劳特性,预测其疲劳寿命是十分必要的。
[0003]微动疲劳试验过程包括疲劳现象、微动磨损现象和接触条件等,主要的影响参量包括轴向循环载荷、法向接触载荷和摩擦力等,其中法向接触载荷常用的施加方式为螺栓紧固或者气缸加载,但是两种加载方式均很难保证试样两侧承受相同的法向接触载荷,试验过程中试样容易因两侧受力不均而产生弯曲,且试验过程中法向接触载荷难以实现恒定,严重影响了微动疲劳相关的试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法向加载载荷恒定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通过控制系统实时调控试验中的法向接触载荷从而保证恒定的加载载荷,并设计搭载双向夹紧结构保证试样两侧受力相等,解决传统微动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法向加载载荷恒定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加载机构(1),用于夹紧测试试样(10)并提供微动疲劳试验所需的轴向循环载荷;法向加载机构(2),通过直角固定器(4)进行支撑固定,用于提供微动疲劳试验所需的法向载荷,包括夹持机构、传动机构、双头螺杆(19)以及平衡支撑座(13);光学平板(3),用于承载轴向加载机构(1)和法向加载机构(2);所述直角固定器(4)固定在光学平板(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法向加载载荷恒定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加载机构(1)包括上横梁(5)、下横梁(6)、保护壳(7)、轴向传动丝杆(8)以及测力传感器(9),上横梁(5)和下横梁(6)套设在轴向传动丝杆(8)上,且上横梁(5)保持固定,上横梁(5)和下横梁(6)上设置有用于装夹测试试样(10)的夹头,在下横梁(6)上设置有测力传感器(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法向加载载荷恒定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加载机构(1)机体内安装有位移传感器,用于接收并反馈位移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法向加载载荷恒定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法向传动丝杆(11)、贯通式步进电机(12)、丝杆固定座(14)、传感器安装座(15)以及压力传感器(16),平衡支撑座(13)上设置有通孔和螺纹孔,所述通孔用于连接直角固定器(4)和双头螺杆(19),螺纹孔用于连接法向传动丝杆(11)和贯通式步进电机(12);法向传动丝杆(11)通过丝杆固定座(14)与传感器安装座(15)相连,压力传感器(16)一侧固定在传感器安装座(15)上,另一侧与夹持机构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法向加载载荷恒定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微动夹具(17)和双向夹紧结构(18),双向夹紧结构(18)设置在微动夹具(17)侧部;所述微动夹具(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钟宇赵泽宇彭光健丁丛侯文涛叶森斌周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