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高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力的天然高倍甜味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393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力的天然高倍甜味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力的天然高倍甜味剂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甘草来源的高倍甜度的具有高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力的天然高倍甜味剂的制备与应用,属于食品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与其他四种口味(酸,苦,辣,咸)不同,对甜味的偏好在人类和许多哺乳动物中是与生俱来的。人们对糖和含糖食品的依恋,不仅来源于人类的进化历程,也来源于甜味的独特口感能够使人品尝美好,精神愉悦。糖和含糖食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口感和精神需求,然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过量食用含糖食品会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病症。同时,人群肥胖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世界各国也在积极探索开发低糖、代糖食品,引导人们降低食糖摄入量,规划更为健康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从而缓解人们因过度使用高糖分食品而产生的肥胖、糖尿病、龋齿等健康问题。
[0003]全球范围对含糖食品的管控和人们对减少添加糖摄入观念的提升促进了低糖、代糖产品的发展。其减糖产品从配料角度可分为人工高倍甜味剂复配产品和天然高倍甜味剂复配产品。从1970年美国FDA因实验证明甜蜜素致癌而禁止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开始,关于人工甜味剂与某些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就一直饱受争议。部分研究结果也表明长期食用糖精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等高倍人工甜味剂会增加各种代谢性疾(如肥胖和糖尿病等)的风险。长期食用人工甜味剂会降低机体对血糖水平的控制能力,并增加餐后血糖过高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0004]α

葡萄糖苷酶是人体消化碳水化合物的关键酶,位于小肠刷状缘膜上皮细胞,包括蔗糖酶、麦芽糖酶等,催化水解寡糖和多糖非还原末端的α

1,4

糖苷键,生成葡萄糖和其他单糖。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人体小肠内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达到降低餐后高血糖和治疗糖尿病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已有一些通过抑制α

葡萄糖苷酶活性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这些药物虽然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但有一定的副作用。
[0005]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天然低热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剂类参与复配的减糖品可能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点,既满足了人们获取甜味口感的需求,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天然高倍甜味剂更是未来甜味剂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目前为止,对于具有降糖功能的天然高倍甜味剂的研究却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目前在甜味剂领域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对前期通过微生物产生的β

D

葡萄糖醛酸酶选择性水解甘草酸β

1,2糖苷键制备得到的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GAMG)进一
步探究,发现其具备抑制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功能(IC
50
值为0.433mg/mL),抑制性能显著优于甘草类物质如异甘草素、甘草黄酮、甘草次酸、甘草生物碱、甘草多糖,进而其具备良好的降血糖的作用,同时,GAMG的衍生类物质也具备良好的抑制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性能。GAMG的甜度为蔗糖甜度的900多倍,其本身性质稳定,具有显著的耐高温、耐酸、耐高压的优点,同时GAMG还具有甜感滞后、较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的特点,其LD
50
=5000mg/Kg,与甘草酸的LD
50
=805mg/Kg相比,更为安全,且GAMG具有和甘草酸同样的抗炎症、抗病毒、抗肿瘤、抗消化道溃疡、抗过敏、保肝、降血脂和镇咳祛痰及润喉等作用,不仅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同时为糖尿病、肥胖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食品、保健品、药物制剂。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α

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方法,所述方式是将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衍生物或是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加入到含有α

葡萄糖苷酶的体系中。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衍生物为在甘草次酸C

3位上连接单糖,所述单糖包括但不限于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有α

葡萄糖苷酶的体系包括体内和体外体系,体内体系包括动物肠道。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衍生物为在甘草次酸C

3位上连接单糖,所述单糖包括但不限于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作为天然甜味剂方面的应用。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然甜味剂的甜度为蔗糖甜度的900多倍,是一种良好的天然甜味剂。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用于制备含糖食品,所述含糖食品包括但不限于糕点、面包、饮料、酸奶、膨化食品、糖果、巧克力、调味品、果酱。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维持血糖平衡、降低血糖的产品中的应用。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衍生物为在甘草次酸C

3位上连接单糖,所述单糖包括但不限于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维持血糖平衡、降低血糖包括降低空腹血糖水平、维持餐后血糖水平。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包括药品、食品、食品添加剂、兽药或者饲料添加剂。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是指任何可用于药学领域的稀释剂、辅助剂和/或载体。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或其衍生物的有效剂量为5~200mg/Kg。
[0021]优选地,所述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或其衍生物的有效剂量为20~200mg/Kg。
[00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为利用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或其衍生物制备得到的食品。
[00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包括但不限于糕点、面包、饮料、酸奶、膨化食品、糖果、巧克力、调味品、果酱等。
[00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添加剂为包含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或其衍生物的甜味剂。
[0025]在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α

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衍生物或是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加入到含有α

葡萄糖苷酶的体系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衍生物为在甘草次酸C

3位上连接单糖,所述单糖包括但不限于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3.一种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衍生物为在甘草次酸C

3位上单糖,所述单糖包括但不限于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5.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作为天然甜味剂方面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α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王晓倩杨瑞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