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拌饭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42700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拌饭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该拌饭料的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超微栀子粉600

A formula of rice dressing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拌饭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特别涉及一种拌饭料的配方,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拌饭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年轻人不会选择自行煮饭而普遍地愿意在外面的饭店用餐,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拌饭酱、拌面酱等即食食品的健康性和营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现有市面上的这类即食食品,普遍添加有大量食用添加剂且营养不均衡,长期食用容易上火、味觉减退、营养不均衡等。
[0003]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含番红花色素苷基,可作黄色染料,且栀子煎剂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拌饭料的配方,采用栀子作为拌饭料的主要上色和抑菌成分,减少现有的拌饭料含有大量添加剂,且容易导致上火、味觉减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拌饭料含有大量添加剂,且容易导致上火、味觉减退的问题的难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拌饭料的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超微栀子粉600

900份、山楂粉80

110份、陈皮粉80

120份和预混粉110

180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混粉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超微栀子粉60

90份、绵竹糖120

180份和竹盐120

180份。
[001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了一种拌饭料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制备超微栀子粉、山楂粉、陈皮粉和预混粉;
[0013]S2:按照各组分的含量称重,并进行调配混合;
[0014]S3:按照370g

380g的重量定量包装成袋;
[0015]S4:将按照30袋

100袋数量定量进行外包装;
[0016]S5:验收入库。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制备超微栀子粉的具体步骤为:
[0018]S111:栀子果原料验收:对栀子果进行外观色泽、形态和滋气味进行检查,并通过筛选或挑选的方式将原料中影响成品品质的杂质、青籽、黑籽和霉变籽等感官异常品挑选去除;
[0019]S112:烘干:用手持水分测定仪检测栀子果水分含量,当水分含量>8%时,将栀子果装入托盘,盘内栀子果铺平后,上表面不超过托盘的上边沿,开机0.8h

1.1h后,关掉烘房的鼓风和加热开关,将烘车拉出,把每个托盘中的栀子果上下翻动,然后再推入烘房,继续烘干0.8h

1.1h,烘干的温度控制在75℃

85℃;
[0020]S113:剥壳:检查剥壳机的剥壳用皮带与风机皮带是否完好,剥壳箱内是否安装筛网,果壳收集箱底部的插板是否装到位,确认无误后,分别启动剥壳机和上料机,将挑选好的栀子果倒入剥壳机上料斗内,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栀子果仁,然后对得到的栀子果仁进行精选和称重;
[0021]S114:脱脂:对精选的栀子果仁进行脱脂,脱脂的油脂量占总重量为18%

22%,将所得油脂称重,用栀子果仁总重量减去油重即为脱栀栀子果仁的重量;
[0022]S115:粗粉碎:生产前按规定做好粉碎机准备工作,确认无误后将原料倒入粉碎机进行粉碎;
[0023]S116:一次过筛:用20目筛将粉碎好的栀子粉过筛,获得栀子粗粉;
[0024]S117:超微粉碎:生产前按规定做好超微粉碎机准备工作,确认无误后开启超微粉碎机,将栀子粗粉放入超微粉碎机的料斗中进行超微粉碎,获得含有粗粉粒的超微栀子粉;
[0025]S118:二次过筛:用150目筛将粉碎好的栀子粉过筛,获得超微栀子粉,并对超微栀子粉进行存储。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13中,对栀子果仁进行精选的具体步骤为:
[0027]S1131:将未分离出去的栀子壳及未剥掉壳的栀子果挑除;
[0028]S1132:将剥掉的壳及人工挑出来的壳合到一起称重、装袋;
[0029]S1133:挑出来的未剥掉壳的栀子果称重、装袋;
[0030]S1134:核算净得栀子果仁重量。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山楂粉和陈皮粉具体的制备步骤为:
[0032]S121:山楂原料和陈皮原料的检查:对有预包装的山楂和陈皮内外包装和感官质量指标进行检查;
[0033]S122:山楂和陈皮的粉碎:用小型不锈钢万能粉碎机粉碎分别粉碎山楂原料和陈皮原料;
[0034]S123:筛分:粉碎好的山楂粉、陈皮粉分别过100目筛,分别获得山楂粉和陈皮粉。
[00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预混粉的具体的制备步骤为:
[0036]S131:根据预混粉生产量要求,按配方比例计算超微栀子粉、绵白糖和竹盐的用量;
[0037]S132:手工混合:将S131中称重后的超微栀子粉、绵白糖和竹盐放入容器,然后手工混匀,获得预混合料;
[0038]S133:预混合料粉碎:用小型万能粉碎机粉碎预混合料,获得粉碎预混合料;
[0039]S134:粉碎预混合料过筛:用100目筛将粉碎好的预混合料过筛,获得预混粉。
[004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调配混合的具体步骤为:
[0041]S201:根据生产量要求,按配方比例计算超微栀子粉、陈皮粉、山楂粉和预混粉的
用量;
[0042]S202:将栀子粉、山楂粉、陈皮粉和预混粉分别倒入混合罐,混合时间为0.5h

1.5h,混合的速度为30r/min

45r/min;
[0043]S203:混合完毕后,将混合罐中获得的物料排出。
[0044](三)有益效果
[004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饭料的配方,包括超微栀子粉、山楂粉、陈皮粉和预混粉,栀子本身具有良好的抑菌和上色作用,避免了添加剂的添加,进而避免上火或味觉减退的问题,且栀子本身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有助于食用者保持身体健康;
[004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饭料的配方,预混粉包括超微栀子粉、绵竹糖和竹盐,超微栀子粉在预混粉破碎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绵竹糖和竹盐结块,通过绵竹糖和竹盐进行调味,且绵竹糖和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拌饭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超微栀子粉600

900份、山楂粉80

110份、陈皮粉80

120份和预混粉110

1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饭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粉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超微栀子粉60

90份、绵竹糖120

180份和竹盐120

180份。3.一种拌饭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超微栀子粉、山楂粉、陈皮粉和预混粉;S2:按照各组分的含量称重,并进行调配混合;S3:按照370g

380g的重量定量包装成袋;S4:将按照30袋

100袋数量定量进行外包装;S5:验收入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拌饭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制备超微栀子粉的具体步骤为:S111:栀子果原料验收:对栀子果进行外观色泽、形态和滋气味进行检查,并通过筛选或挑选的方式将原料中影响成品品质的杂质、青籽、黑籽和霉变籽等感官异常品挑选去除;S112:烘干:用手持水分测定仪检测栀子果水分含量,当水分含量>8%时,将栀子果装入托盘,盘内栀子果铺平后,上表面不超过托盘的上边沿,开机0.8h

1.1h后,关掉烘房的鼓风和加热开关,将烘车拉出,把每个托盘中的栀子果上下翻动,然后再推入烘房,继续烘干0.8h

1.1h,烘干的温度控制在75℃

85℃;S113:剥壳:检查剥壳机的剥壳用皮带与风机皮带是否完好,剥壳箱内是否安装筛网,果壳收集箱底部的插板是否装到位,确认无误后,分别启动剥壳机和上料机,将挑选好的栀子果倒入剥壳机上料斗内,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栀子果仁,然后对得到的栀子果仁进行精选和称重;S114:脱脂:对精选的栀子果仁进行脱脂,脱脂的油脂量占总重量为18%

22%,将所得油脂称重,用栀子果仁总重量减去油重即为脱栀栀子果仁的重量;S115:粗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有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骄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