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虫草综合体果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1366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百香果虫草综合体果粉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利用蛹虫草综合体来制备果粉,为百香果综合体提供更多的产品形式,本申请的蛹虫草综合体经过乳酸菌和百香果浆汁的逐步驯化,有效提高了蛹虫草菌株的酸耐受性,使得蛹虫草菌株在含有百香果果汁的酸性环境中生长能力更强,有效促进了蛹虫草菌株对基底料有益成分的吸收,增强了综合体的保健性能,使得整个综合体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功效;同时,在制备果粉的过程中添加了复合益生菌活菌,并研制出针对该复合益生菌的芯材和壁材,使用芯材和壁材对益生菌进行活菌包埋,大大提高了果粉中的活菌数,增强果粉的保健性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百香果虫草综合体果粉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涉及百香果虫草综合体果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202010902421.9中已公开其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的培育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百香果做为培育的容器培养蛹虫草的菌丝体,主要是将各种食材和百香果果浆组合成一体,再把蛹虫草菌种接入百香果内,使蛹虫草菌丝体长满整个百香果乃至长出蛹虫草子实体,得到一个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利用该方法制备而得的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同时具有整体百香果果体、各种食材和蛹虫草原有的营养、功能成分,还不丧失百香果原有的口味,是一种同时具有美味、休闲、食疗、养生等多功能及特色的保健食品。该综合体目前由广西壮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创,由于该产品外形独特,滋味良好,保健效果突出,上市以来受到了市场的广泛热捧,因此,我们也注意到了该研发成果,并参考该方法制备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和相关产品。
[0003]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蛹虫草植株在制备百香果综合体的过程中,由于培育时需要连带果肉和果汁,而百香果本身酸度较高,经检测,百香果的总酸最高可达到50g/L

60g/L左右,pH大约为2,在此酸度条件下,并不适合蛹虫草植株生长,最终导致蛹虫草植株的生长效果并不良好,对基底料有效物质的转化吸收效果并不好;

该产品不方便携带且容易变质;

该产品经过加工后无菌体活性,不存在益生菌活菌。
[0004]因此,为了解决蛹虫草菌株不适应百香果浆汁酸性环境、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不方便携带、成品中不存在益生菌活菌的问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对蛹虫草菌株进行驯化、加工各种方便携带的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制品,并保证制品中有较高含量的益生菌活菌,能将产品的保健功效发挥到最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内容,为了解决蛹虫草菌株不适应百香果浆汁酸性环境、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不方便携带、成品中不存在益生菌活菌的问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蛹虫草菌株进行驯化、加工各种方便携带的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制品,并保证制品中有较高含量的益生菌活菌,从而将产品的保健功效发挥到最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方法:
[0007]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果粉,所述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果粉由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百香果果肉浆粉和复合乳酸菌微胶囊组成;所述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与百香果果肉浆粉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所述复合乳酸菌微胶囊的添加量为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与百香果果肉浆粉混合料质量的10%;
[0008]所述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由蛹虫草菌株经过驯化培养基驯化后再接种到百香果壳培养基中培养制得;所述驯化培养基中含有乳酸菌;所述百香果果壳培养基中含有中药
组分;
[0009]所述复合乳酸菌微胶囊的益生菌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DVS005、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DVS008、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DVS007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DVS012菌种按照质量比为1:1:1:1混合而得;所述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DVS00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27,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LDVS007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28,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DVS008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29,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DVS01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30;上述菌株均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0 年6月8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驯化培养基中的乳酸菌为菌株LDVS005、LDVS007和/或LDVS008,其中,最佳的选择为菌株LDVS005、LDVS007和LDVS008的质量比为1:1:1。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驯化培养基中还含有百香果浆汁。
[0012]进一步的,在百香果果壳培养基中所述的中药组分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10份人参、 10份黄秋葵、3份黄芪、10份麦冬和2份枸杞子。
[0013]进一步的,上述复合乳酸菌微胶囊的芯材由木糖醇、脱脂乳粉、赖氨酸、维生素B按质量比为2:20:1:1混合制得;所述复合乳酸菌微胶囊的壁材由壳聚糖、氯化钙、玉米淀粉和芦荟胶按质量比为40:1:5:5混合制得。
[0014]除此外,本申请所述的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果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将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粉碎备用;
[0016]将百香果果肉和果汁混合打浆、过滤、干燥后得到百香果肉浆粉备用;
[0017]将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粉和百香果肉浆粉按照质量比为2:1充分混匀,之后再添加混合料质量10%的复合乳酸菌微胶囊、充分混匀即得。
[0018]上述蛹虫草菌株的驯化培养基具体配方和驯化方法如下:
[0019]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分离,在蛹虫草子实体上采取绿豆粒大小的组织,接种到1次驯化培养基上,放置到恒温培养箱中25℃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如果白色菌丝已布满平板,可进行转接;将相应的菌丝转接到2次驯化培养基上,放置到恒温培养箱中25℃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如果白色菌丝已布满平板,再进行转接;将相应的菌丝转接到3次驯化培养基上,放置到恒温培养箱中25℃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如果白色菌丝已布满平板即完成驯化过程;
[0020]其中,驯化培养基的复合菌种制备方法为:将MRS液体培养基和过滤后的百香果浆汁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之后以0.5%的接种量分别将乳酸菌LDVS005、LDVS008或LDVS007接种到混合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厌氧发酵1h,之后得到含乳酸菌的MRS

百香果浆汁液体混合物;之后将含LDVS005的MRS

百香果浆汁液体混合物、含LDVS008的MRS

百香果浆汁液体混合物和含LDVS007的MRS

百香果浆汁液体混合物按照体积比为1:1:1混合得到复合菌种;
[0021]1次驯化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复合菌种(上段制备方法制备而得)和PDA培养基按质量比为1:5的比例混合;
[0022]2次驯化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复合菌种(上段制备方法制备而得)和PDA培养基
按质量比为2:5的比例混合;
[0023]3次驯化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复合菌种(上段制备方法制备而得)和PDA培养基按质量比为3:5的比例混合。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果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果粉由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百香果果肉浆粉和复合乳酸菌微胶囊组成;所述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与百香果果肉浆粉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所述复合乳酸菌微胶囊的添加量为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与百香果果肉浆粉混合料质量的10%;所述蛹虫草综合体由蛹虫草菌株经过驯化培养基驯化后再接种到百香果壳培养基中培养制得;所述驯化培养基中含有乳酸菌;所述百香果果壳培养基中含有中药组分;所述复合乳酸菌微胶囊的益生菌由菌株LDVS005、LDVS008、LDVS007和LDVS012按照质量比为1:1:1:1混合而得;所述菌株LDVS00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27,LDVS007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28,LDVS008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29,LDVS01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果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驯化培养基中的乳酸菌为菌株LDVS005、LDVS007和/或LDVS0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香果蛹虫草综合体果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LDVS005、LDVS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宝辛明孙宇冯锦清李杰民零东宁盛金凤郑凤锦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