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生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687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生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嗜酸乳杆菌接入乳酸菌培养液中培养,在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生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后生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后生元是益生菌经加工处理后的益生菌代谢物成分统称,包括菌体与代谢产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灭活的益生菌(non

viable probiotics)以及益生菌的溶胞产物(lysate)、提取产物或分离部分[被称为后生元(postbiotics)]具有相近于益生菌的功效,并且相较于益生菌具有更高的胃酸耐受性且更易于保存。
[0003]嗜酸乳杆菌作为乳酸菌的一种,在代谢过程产生很多抗菌物质,主要包括酸性物质、抗菌肽等,可有效抵抗食物变质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尤其是其对某些耐药性病原菌的杀灭作用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提高后生元中的抗菌肽的含量是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有通过向乳酸菌中添加沙门氏菌作为竞争关系促进抗菌肽的产生,但竞争过程中会影响乳酸菌的存活率,进而还是会影响抗菌肽的得率,如何在确保嗜酸乳杆菌数量的同时提高抗菌肽的得率是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后生元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在确保嗜酸乳杆菌数量的同时提高抗菌肽的得率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嗜酸乳杆菌接入乳酸菌培养液中培养,在35
/>38℃下培养得到第一发酵液,之后在第一发酵液中加入柠檬酸和水解蛋白继续在25

30℃下培养得到第二发酵液,之后将第二发酵液在35

38℃下培养得到第三发酵液;
[0007]S2、将所述第三发酵液过滤得到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液;
[0008]S3、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明胶,之后在5

10℃下冷藏得到第四发酵液;
[0009]S4、将所述第四发酵液进行灭活处理。
[0010]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柠檬酸的添加量为所述第一发酵液体积的0.1

0.5%,所述柠檬酸的浓度为0.3mol/L

0.5mol/L。
[0011]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水解蛋白的添加量为所述第一发酵液质量的0.1

0.5%。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明胶的加入量为所述浓缩液质量的0.5

1%。
[0013]进一步地,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向灭活后的所述第四发酵液中加入壳聚糖,之后喷雾干燥得到后生元。
[0014]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所述壳聚糖的加入量为所述灭活后的所述第四发酵液质量的1

3%。
[0015]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浓缩液的体积为所述上清液体积的0.5

0.6倍。
[0016]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冷藏的时间为30

60min。
[0017]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在35

38℃下培养2

3天得到第一发酵液;在25

30℃下培养3

5h得到第二发酵液,在35

38℃下培养1

2天得到第三发酵液。
[0018]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后生元,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将嗜酸乳杆菌接入乳酸菌培养液中培养,在较高温度35

38℃下培养有利于嗜酸乳杆菌的生长,之后在第一发酵液中加入柠檬酸和水解蛋白继续在较低温度25

30℃下培养得到第二发酵液,在第一发酵液中加入柠檬酸和水解蛋白且在较低的温度下,之后继续在较高温度35

38℃下培养得到的第三发酵液中,水解蛋白提供抗菌肽生成所需的氨基酸,柠檬酸提高嗜酸乳杆菌的稳定性,先低温再高温培养有利于再次促进嗜酸乳杆菌的生长且促进抗菌肽的生成,之后过滤、浓缩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明胶,并在5

10℃下冷藏得到第四发酵液,明胶具有粘结作用,在较低温度下能够稳固嗜酸乳杆菌的所在位置,进一步进行灭活处理能够提高灭活的精准性,进而提高灭活的效率,仅需要在80

85℃下灭活30

60min即可实现嗜酸乳杆菌的全部灭活,从而得到嗜酸乳杆菌数量较多且后生元中抗菌肽的含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将嗜酸乳杆菌接入乳酸菌培养液中培养,在35

38℃下培养1

2天得到第一发酵液,之后在第一发酵液中加入柠檬酸和水解蛋白继续在25

30℃下培养3

5h得到第二发酵液,之后将第二发酵液在35

38℃下培养1

2天得到第三发酵液;所述水解蛋白优选为小麦水解蛋白;所述柠檬酸的添加量为所述第一发酵液体积的0.1

0.5%,所述柠檬酸的浓度为0.3mol/L

0.5mol/L;所述水解蛋白的添加量为所述第一发酵液质量的0.1

0.5%;
[0022]S2、将所述第三发酵液过滤得到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液;所述浓缩液的体积为所述上清液体积的0.5

0.6倍;
[0023]S3、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明胶,之后在5

10℃下冷藏30

60min得到第四发酵液;所述明胶的加入量为所述第三发酵液质量的0.5

1%;
[0024]S4、将所述第四发酵液在80

85℃下进行灭活处理30

60min;
[0025]S5、向灭活后的所述第四发酵液中加入壳聚糖,之后喷雾干燥得到后生元;所述壳聚糖的加入量为所述灭活后的所述第四发酵液质量的1

3%。壳聚糖使得后生元形成微胶囊,微胶囊进入肠道会开始释放后生元,且在后生元中明胶的作用下提高与肠道的粘附力,进而延长后生元的作用时间,有利于提高对肠道炎症的治疗效果。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下述实施例中,乳酸菌培养基由水1000ml、牛肉膏10g、蛋白胨20g、酵母膏10g、番茄汁200g、葡萄糖10g、吐温0.5ml、碳酸钙17g、溴甲酚绿0.1g、琼脂15g构成。下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嗜酸乳杆菌接入乳酸菌培养液中培养,在35

38℃下培养得到第一发酵液,之后在第一发酵液中加入柠檬酸和水解蛋白继续在25

30℃下培养得到第二发酵液,之后将第二发酵液在35

38℃下培养得到第三发酵液;S2、将所述第三发酵液过滤得到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液;S3、向所述浓缩液中加入明胶,之后在5

10℃下冷藏得到第四发酵液;S4、将所述第四发酵液进行灭活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柠檬酸的添加量为所述第一发酵液体积的0.1

0.5%,所述柠檬酸的浓度为0.3mol/L

0.5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水解蛋白的添加量为所述第一发酵液质量的0.1

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明胶的加入量为所述浓缩液质量的0.5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孝雄尹修权徐彩虹旷文丰陈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正明后生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