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放倒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083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放倒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骨架上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末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定位面齿轮,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与支撑轴转动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弹片,所述弹片末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有限位面齿轮,所述限位面齿轮环绕支撑轴设置,所述限位面齿轮与前述定位面齿轮啮合,所述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支撑轴两侧,所述固定杆下端均固定有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均由推杆推动上下移动。本装置可以满足靠背的任意角度固定,满足不同角度的靠背使用需求。满足不同角度的靠背使用需求。满足不同角度的靠背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放倒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放倒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
[0003]现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座椅都具有靠背倾角调节功能,以满足乘坐的舒适性和不同体型的人员乘坐。在现有技术中,靠背的倾角调节主要依托于调角器实现,调角器可实现靠背与座椅坐框之间的角度变化,但是当调角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则会导致靠背保持固定,无法进行转动调节。
[0004]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座椅放倒支撑装置。
[0006]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放倒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骨架上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末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定位面齿轮,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与支撑轴转动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弹片,所述弹片末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有限位面齿轮,所述限位面齿轮环绕支撑轴设置,所述限位面齿轮与前述定位面齿轮啮合,所述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支撑轴两侧,所述固定杆下端均固定有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均由推杆推动上下移动。靠背骨架固定在两个支撑装置之间的安装板上,调整靠背与底座之间的角度时,向上抬起推杆,推杆围绕连接轴转动,由于推杆穿过定位管并与定位管滑动连接,定位管上固定的定位轴设置在定位板上并与定位板转动连接,向上抬起推杆时,定位管围绕推杆滑动,并且定位轴围绕定位板转动连接,定位轴向上抬起定位板,定位板上方的支撑杆向上移动,固定杆向上移动,由于固定杆的宽度小于支撑杆的宽度,固定杆下方的支撑杆上移到支撑板与限位板之间时,支撑板上的定位面齿轮与限位板上限位面齿轮分离后,将支撑板围绕支撑轴转动,支撑板转动到合适位置后,支撑板倾斜一定角度后,向下推动推杆,定位轴拉动定位板下降,固定杆下降到达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后,弹片回复自然状态,限位板靠近支撑板移动,限位板上限位面齿轮与支撑板上定位面齿轮接触后,限位面齿轮卡接在定位面齿轮上,安装板随弹片固定,靠背随安装板固定,通过抬起推杆,将限位面齿轮与定位面齿轮分离后调整安装板的位置,从而实现调整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向下推动推杆,通过限位面齿轮卡接在定位面齿轮上将安装板固定,可以实现无需动力装置即可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并且可以满
足靠背的任意角度固定,满足不同角度的靠背使用需求。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宽度要大于固定杆的宽度。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支撑杆上设置有连通的滑槽,所述支撑板上与滑槽对应位置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滑槽并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定位柱与滑槽滑动连接,可以实现支撑杆和固定杆仅能竖直移动。
[0010]优选的,两根所述支撑杆均固定在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上还设置有与定位板转动连接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末端固定有定位管,所述底座骨架上还固定有连接轴,所述推杆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穿过定位管并与定位管滑动连接。推杆围绕连接轴转动时,定位管在推杆上滑动,并且定位板仅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即推杆向上转动时,定位管竖直向上移动,可以实现支撑杆和固定杆向上移动,由于固定杆在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时,限位面齿轮与定位面齿轮卡接,支撑杆上升到与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后,限位面齿轮与定位面齿轮分离,限位面齿轮与定位面齿轮分离后,可以将安装板围绕支撑轴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弹片之间的安装板上还固定有环形弹簧。固定杆到达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后,通过环形弹簧可以推动弹片靠近支撑板移动。
[0012]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0013]抬起推杆,将限位面齿轮与定位面齿轮分离后调整安装板的位置,从而实现调整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向下推动推杆,通过限位面齿轮卡接在定位面齿轮上将安装板固定,可以实现无需动力装置即可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并且可以满足靠背的任意角度固定,满足不同角度的靠背使用需求。
[0014]【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A

A处剖视图;
[0019]图中:1、支撑轴;2、支撑板;3、定位面齿轮;4、安装板;5、弹片;6、限位面齿轮;7、环形弹簧;8、支撑杆;9、固定杆;10、滑槽;11、定位柱;12、定位板;13、定位轴;14、定位管;15、连接轴;16、推杆;17、限位板;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放倒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骨架(未图示)上的支撑轴1,支撑轴1末端固定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固定有定位面齿轮3,支撑轴1上设置有与支撑轴1转动连接的安装板4,安装板4上固定有弹片5,弹片5末端固定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上固定有限位面齿轮6,限位面齿轮6环绕支撑轴1设置,限位面齿轮6与定位面齿轮3啮合,限位板17与支撑板2之间还设置有两根固定杆9,两根固定杆9分别设置在支撑轴1两侧,固定杆9下端均固定有支撑杆8,两根支撑杆8均由推杆16推动竖直上下移动。靠背骨架(未图示)固定在两个支撑装置之间的安装板4上,调整靠背与底座之间的角度时,向上抬起推杆16,推杆16围绕连接轴15转动,由于推杆16穿过定位管14并与定位管14滑动连接,定位管14上固定的定位轴13设置在定位板12上并与定位板12转动连接,向上抬起推杆16时,定位管14围绕推杆16滑动,并且定位轴13围绕定位板12转动连接,定位轴13向上
抬起定位板12,定位板12上方的支撑杆8向上移动,固定杆9向上移动,由于固定杆9的宽度小于支撑杆8的宽度,固定杆9下方的支撑杆8上移到支撑板2与限位板17之间时,支撑板2上的定位面齿轮3与限位板17上限位面齿轮6分离后,将支撑板2围绕支撑轴1转动,支撑板2转动到合适位置后,支撑板2倾斜一定角度后,向下推动推杆16,定位轴13拉动定位板12下降,固定杆9下降到达限位板17与支撑板2之间后,弹片5回复自然状态,限位板17靠近支撑板2移动,限位板17上限位面齿轮6与支撑板2上定位面齿轮3接触后,限位面齿轮6卡接在定位面齿轮3上,安装板4随弹片5固定,靠背随安装板4固定,通过抬起推杆16,将限位面齿轮6与定位面齿轮3分离后调整安装板4的位置,从而实现调整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放倒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骨架上的支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末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定位面齿轮,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与支撑轴转动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弹片,所述弹片末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有限位面齿轮,所述限位面齿轮环绕支撑轴设置,所述限位面齿轮与前述定位面齿轮啮合,所述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支撑轴两侧,所述固定杆下端均固定有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均由推杆推动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放倒支撑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梅吴韶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楚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