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61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属于电缆施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电缆管以及围设于电缆管外侧的两对称的围板,其中一围板靠近另一围板的两侧边上沿侧边延伸方向连接有凸条,另一围板的两侧边上设有用于容纳凸条的容纳槽,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凸条的连接组件,两围板内侧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围板的一端连接有两对称的活动板,两活动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抵接于电缆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围板的设置,避免电缆管与混凝土接触,对电缆管起到保护作用,通过活动板与第一弹簧的设置,另一方面,当围板受到混凝土的挤压而变形时,可起到缓冲作用,电缆管不会受到挤压。电缆管不会受到挤压。电缆管不会受到挤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电力供应越来越紧张,为了保证城市供电,在城市中铺设了大量的电缆,铺设电缆时,一般采用地下铺设,首先在地下预埋电缆管,将电缆铺设于电缆管内即可。
[0003]目前,铺设电缆管时,首先挖出沟槽,然后铺一层电缆管,浇筑一层混凝土加固,继续铺设下一层,再浇筑一层混凝土加固,层层递进,电缆管铺设完成后,将电缆穿入电缆管内。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雨水的浸泡以及泥土的挤压,混凝土容易开裂错位,电缆管受到混凝土的挤压后易开裂,失去对电缆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电缆管受混凝土挤压易变形、开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围板的设置,避免电缆管与混凝土接触,对电缆管起到保护作用,通过活动板与第一弹簧的设置,一方面,对电缆管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当围板受到混凝土的挤压而变形时,由于第一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可起到缓冲作用,电缆管不会受到挤压。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包括:电缆管以及围设于电缆管外侧的两对称的围板,其中一所述围板靠近另一围板的两侧边上沿侧边延伸方向连接有凸条,另一所述围板的两侧边上设有用于容纳凸条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凸条的连接组件,两所述围板内侧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围板的一端连接有两对称的活动板,两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抵接于电缆管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两围板卡接于电缆管的外侧,凸条进入容纳槽中,通过连接组件将两围板固定在一起,活动板抵接于电缆管的外壁上,围板的设置,避免电缆管与混凝土接触,对电缆管起到保护作用,活动板与第一弹簧的设置,一方面,对电缆管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当围板受到混凝土的挤压而变形时,由于第一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起到缓冲作用,电缆管不会受到挤压。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凸条上的与凸条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通孔,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两对称的滑块,所述通孔内设有用于对滑块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凸条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移动的驱动组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组件的设置,自然状态时,滑块位于通孔内并抵
接在一起,当通孔与凹槽对齐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滑块移动,滑块部分滑入凹槽中,部分位于通孔内,两围板被固定在一起。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凸条端部的与凸条延伸方向相同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通孔相连通,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滑块相靠近的一侧设有斜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杆旋入螺纹孔中,螺杆底部抵接于两滑块的斜边上并沿斜边滑动,在螺杆移动的过程中,滑块受到了一个沿通孔延伸方向的力,滑块在通孔内滑动。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于滑块上的限位块,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容纳限位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然状态时,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受到第二弹簧回复力的作用,限位块抵接于限位槽的内壁上,两滑块抵接在一起。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凸条上贴设有凸形橡胶条,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贴设有与凸形橡胶条相适配的凹形橡胶条。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条放入容纳槽中,凸形橡胶条与凹形橡胶条受挤压而变形,凸形橡胶条与凹形橡胶条使两围板的接缝处贴合的更加紧密,防水效果好。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两所述围板的外侧贴设有缓冲层。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围板受到混凝土的挤压时,由于缓冲层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层受挤压而变形,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围板直接被挤压。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两所述活动板靠近电缆管的一侧贴设有防滑层。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层的设置,避免电缆管在活动板内滑动。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凸条上设有用于容纳螺杆上螺帽的沉头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旋入螺纹槽中,螺帽进入沉头槽中,避免对后续安装造成影响。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通过两围板的设置,两围板拼接在一起后,将电缆管包裹住,避免了电缆管与混凝土接触,对电缆管起到了保护作用,两围板通过凸条与容纳槽连接在一起,气密性强,防水效果好。
[0025]2、通过活动板与第一弹簧的设置,当围板受到混凝土的挤压而变形时,由于第一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第一弹簧或收缩或拉伸,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电缆管被挤压。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管枕局部放大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围板局部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电缆管;2、围板;21、缓冲层;3、凸条;31、通孔;32、凹槽;33、滑块;34、螺纹孔;35、螺杆;36、斜边;37、限位块;38、限位槽;39、第二弹簧;4、容纳槽;41、凸形橡胶条;42、凹形橡胶条;5、第一弹簧;6、活动板;61、防滑层;7、沉头槽;81、沟槽;82、碎石层;83、粗砂层;
84、混凝土垫层;85、管枕;86、混凝土层;87、钢筋网;88、素土层;89、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实施例: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沟槽81以及铺设于沟槽81底部的碎石层82,沟槽81内两侧沿高度方向回填有粗砂层83,粗砂层83经过夯实处理,密实度达到百分之九十,铺设电缆管1时,首先在碎石层82上铺一层混凝土垫层84,混凝土垫层84干燥之前等间距插入管枕85,混凝土垫层84干燥后管枕85被固定住,在管枕85上铺设第一层电缆管1,相邻电缆管1的接缝处套接有套管,避免电缆管1接缝处进水,管枕85对电缆管1起到定位作用,第一层电缆管1安装结束后,浇筑混凝土层86,混凝土层86干燥后继续铺设第二层电缆管1,第三层电缆管1,待第三层电缆管1铺设结束后,在第三层电缆管1上铺设钢筋网87,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层86,待混凝土层86干燥后,回填素土层88,素土层88上为路面,将电缆89穿过电缆管1,施工结束。
[0033]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雨水的浸泡以及沟槽81周围泥土的挤压,混凝土层86容易开裂错位,混凝土层86开裂错位后会挤压电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管(1)以及围设于电缆管(1)外侧的两对称的围板(2),其中一所述围板(2)靠近另一围板(2)的两侧边上沿侧边延伸方向连接有凸条(3),另一所述围板(2)的两侧边上设有用于容纳凸条(3)的容纳槽(4),所述容纳槽(4)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凸条(3)的连接组件,两所述围板(2)内侧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远离围板(2)的一端连接有两对称的活动板(6),两所述活动板(6)远离第一弹簧(5)的一侧抵接于电缆管(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凸条(3)上的与凸条(3)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通孔(31),所述容纳槽(4)的内壁上设有与通孔(31)相对应的凹槽(32),所述通孔(31)内滑动连接有两对称的滑块(33),所述通孔(31)内设有用于对滑块(33)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凸条(3)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33)移动的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地下管群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凸条(3)端部的与凸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华龙王全安江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