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925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涉及综合管廊的技术领域,包括廊体,廊体包括若干预制件,预制件的底部设有滑移槽,预制件的一端还设有滑移通槽;滑移槽内设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相对于滑移槽沿竖直方向滑移;滑移通槽的槽内设有拉紧滑块,拉紧滑块相对滑移通槽滑移,拉紧滑块还与导向滑块滑移连接;拉紧滑块远离滑移槽的一端突出于滑移通槽的槽口,拉紧滑块设有第一勾拉块,预制件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底壁设有勾拉槽;拉紧滑块用于伸入另一个相邻预制件上的连接槽中,第一勾拉块用于嵌入另一个相邻预制件的勾拉槽槽中;通过设置导向滑块、拉紧滑块以及第一勾拉块和勾拉槽,提高了综合管廊的施工效率。管廊的施工效率。管廊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综合管廊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是一种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主要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工程管线。
[0003]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建筑工程各种相关信息建立三维数据模型,对工程实体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BIM通过3D数字技术为运维管理提供虚拟模型,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等特点。为了缩短综合管廊的建设周期,现有的综合管廊通常都是先利用BIM技术建立好虚拟模型,制造出预制件,再现场对预制件进行施工,拼接形成综合管廊。
[0004]由于每个预制件的重量均较重,两个相邻预制件于水平方向上的相互抵紧较为困难,因此需要额外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校准对齐,再对两个相邻预制件之间施加相互靠近的力,使得两个相邻的预制件相互抵紧以减少相邻预制件之间的缝隙,但这会导致综合管廊整体施工进度效率较低,有待改善。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廊体(1),所述廊体(1)包括若干依次拼接的预制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2)的底部设有滑移槽(3),所述预制件(2)底部的一端还设有与滑移槽(3)连通的滑移通槽(4);所述滑移槽(3)内设有导向滑块(9),所述导向滑块(9)的底端突出于滑移槽(3)的槽口,所述导向滑块(9)相对于滑移槽(3)沿竖直方向滑移;所述滑移通槽(4)的槽内设有拉紧滑块(10),所述拉紧滑块(10)相对滑移通槽(4)滑移,且所述拉紧滑块(10)相对于滑移通槽(4)的滑移方向平行于滑移槽(3)和滑移通槽(4)的分布方向,所述拉紧滑块(10)还与导向滑块(9)滑移连接;所述拉紧滑块(10)远离滑移槽(3)的一端突出于滑移通槽(4)的槽口,所述拉紧滑块(10)突出于滑移通槽(4)槽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勾拉块(11),所述预制件(2)远离滑移通槽(4)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槽(14),所述连接槽(14)竖直方向的底壁设有勾拉槽(15);所述拉紧滑块(10)突出于滑移通槽(4)槽口的一端用于伸入另一个相邻预制件(2)上的连接槽(14)中,所述第一勾拉块(11)用于嵌入另一个相邻预制件(2)的勾拉槽(15)槽中;当相邻预制件(2)之间的导向滑块(9)相对滑移槽(3)向上滑移时,所述第一勾拉块(11)跟随导向滑块(9)沿水平方向朝靠近同个预制件(2)上的滑移槽(3)方向滑移,相邻预制件(2)之间的第一勾拉块(11)与勾拉槽(15)的侧壁相互抵紧,相邻预制件(2)之间的相对端面相互抵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性密封件(13)和第二弹性密封件(16);每两个相邻预制件(2)之间的第一弹性密封件(13)均与第二弹性密封件(16)相互抵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2)底部开设有滑移通槽(4)的一端还开设有第一连通槽(5),所述第一连通槽(5)位于滑移通槽(4)上方,所述第一连通槽(5)与滑移槽(3)连通,所述第一连通槽(5)的侧壁滑移连接有第一推杆(12),所述第一推杆(12)相对于第一连通槽(5)的滑移方向平行于第一连通槽(5)和滑移槽(3)的分布方向,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13)固定于第一推杆(12)远离滑移槽(3)的一端,所述第一推杆(12)还与导向滑块(9)滑移连接;当两个相邻预制件(2)之间的导向滑块(9)相对滑移槽(3)向上滑移时,同个预制件(2)上的第一推杆(12)跟随导向滑块(9)的滑移沿水平方向呈远离滑移槽(3)的运动趋势,两个相邻预制件(2)之间的第一弹性密封件(13)和第二弹性密封件(16)相互抵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2)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槽(17)以及第二连通槽(18),所述第一导向槽(17)与滑移通槽(4)位于预制件(2)的同一端,所述第一导向槽(17)的槽底设有限位槽(19),所述第一导向槽(17)槽内设有拉紧杆(22),所述拉紧杆(22)相对第一导向槽(17)滑移,所述拉紧杆(22)相对于第一导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卫华王超潘始汝潘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