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电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057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48
双层电梯在轿厢架内设置有上轿厢室和下轿厢室,在这样的双层电梯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在当一方的轿厢内的载荷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使一方的轿厢移动至余留乘客所在的楼层而使余留乘客乘梯的支援运转中,虽然可以消除余留乘客的长时间等待,但由于轿厢的移动和余留乘客的乘梯,到达目标楼层的所需时间变长。在一方的轿厢内的载荷达到规定值时,对一方的轿厢内的载荷和另一方的轿厢内的载荷进行合计,在该合计得到的载荷为额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在一方的轿厢内进一步载运乘客。由此,改善乘客在层站为载运完的情况并且减少到达目标楼层的所需时间的延长,从而能够实现双层电梯的运行效率的提高。运行效率的提高。运行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层电梯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层电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双层电梯响应呼梯登记而在连续的两个楼层停靠,在上侧的楼层与上轿厢之间、以及下侧的楼层与下轿厢之间进行各自的乘客的乘降。但是,由于上侧的楼层与下侧的楼层的乘客数量不均等,因此,例如存在由于上轿厢满员而在层站发生乘客未载运完而下轿厢却以额定人数以下的状态出发这样的情况。这时,未能搭乘上轿厢的余留乘客要在层站长时间等待。
[0003]为了改善该乘客在层站未载运完的情况,公开了一种支援运转的技术,即,在上轿厢和下轿厢中的任意一方的轿厢内的载荷达到规定值而另一方的轿厢内的载荷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使另一方的轿厢移动至余留乘客所在的楼层,使余留乘客乘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1456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当一方的轿厢内的载荷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使一方的轿厢移动至余留乘客所在的楼层而使余留乘客乘梯的支援运转中,存在如下的问题:虽然可以消除余留乘客的长时间等待,但由于轿厢的移动和余留乘客的乘梯,到达目标楼层所需的时间变长。
[0009]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当一方的轿厢内的载荷达到规定值时对双方的轿厢内的载荷进行合计而得到的值为额定值以下的情况下,通过在一方的轿厢内进一步载运乘客而节省轿厢移动和余留乘客的乘梯时间,消除到达目标楼层的所需时间的延长,提高双层电梯的运行效率。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双层电梯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在双层电梯的轿厢架的内部设置有上轿厢室和下轿厢室,双层电梯控制系统具备:第1载荷检测单元,其对上轿厢室的载荷进行检测;第2载荷检测单元,其对下轿厢室的载荷进行检测;以及满员判定部,其根据将由第1载荷检测单元以及第2载荷检测单元分别检测出的载荷相加得到的相加值来判定满员。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对双方的轿厢内的载荷进行合计而得到的值为额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在一方的轿厢内进一步载运乘客。
[0014]由此,起到了如下的效果:改善乘客在层站未载运完的情况并且减少到达目标楼层的所需时间的延长,从而能够实现双层电梯的运行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2是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0017]图3是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控制系统的动作流程图。
[0018]图4是实施方式2的双层电梯的整体结构图。
[0019]图5是实施方式2的双层电梯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0020]图6是实施方式2的双层电梯控制系统的动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方式1
[0022]使用图1对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整体结构图。
[0023]双层电梯具备轿厢架3、主绳索4、对重5、曳引机6、控制装置7以及控制线缆8,其中,所述轿厢架3设置有上轿厢室1和下轿厢室2。
[0024]轿厢架3的上端与主绳索4的一端连接。主绳索4的另一端与对重5连接。
[0025]曳引机6以使得轿厢架3和对重5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进行升降的方式设置于主绳索4的中间部。
[0026]控制装置7经由控制线缆8与设置于轿厢架3的设备之间收发信号。此外,控制装置7具备驱动部9,该驱动部9用于令曳引机6使轿厢架3升降。
[0027]轿厢架3的上轿厢室1具备上轿厢用门11、上轿厢用门开闭单元12、上轿厢载荷检测单元15以及上轿厢通知单元16。
[0028]轿厢架3的下轿厢室2具备下轿厢用门21、下轿厢用门开闭单元22、下轿厢载荷检测单元25以及下轿厢通知单元26。
[0029]上轿厢用门开闭单元12根据来自控制装置7的指令而对上轿厢用门11进行开闭。
[0030]上轿厢载荷检测单元15是检测上轿厢室1内的人和物品的载荷并定期地向控制装置7发送载荷信息的单元。例如,从上轿厢载荷检测单元15向控制装置7的发送以大约100ms的周期来进行。
[0031]上轿厢室1内部的载荷检测是通过如下方法来进行检测的:测定安装于轿厢架3与上轿厢室1之间的弹性部件的伸缩量并将其转换为载荷。
[0032]在图1中,上轿厢载荷检测单元15位于上轿厢室1的上部,但也可以设置于上轿厢室1的下部。此外,关于载荷检测方法,也可以在上轿厢室1内部的地面安装传感器,只要是能够检测上轿厢室1内部的人和物品的载荷的手段,可以是任何手段。
[0033]上轿厢载荷检测单元15所检测的载荷除上轿厢室1的质量外,还有上轿厢室1内部的人和物品的载荷。
[0034]在此,上轿厢载荷检测单元15被定义为第1载荷检测单元。
[0035]下轿厢用门开闭单元22根据来自控制装置7的指令而对下轿厢用门21进行开闭。
[0036]下轿厢载荷检测单元25是检测下轿厢室2内的人和物品的载荷并定期地向控制装置7发送载荷信息的单元。例如,从下轿厢载荷检测单元25向控制装置7的发送以大约100ms的周期来进行。
[0037]下轿厢室2内部的载荷检测是通过如下方法来进行检测的:测定安装于轿厢架3与下轿厢室2之间的弹性部件的伸缩量并将其转换为载荷。
[0038]在图1中,下轿厢载荷检测单元25位于下轿厢室2的上部,但也可以设置于下轿厢室2的下部。此外,关于载荷检测方法,也可以在下轿厢室2内部的地面安装传感器,只要是能够检测下轿厢室2内部的人和物品的载荷的手段,可以是任何手段。
[0039]下轿厢载荷检测单元25所检测的载荷除下轿厢室2的质量外,还有下轿厢室2内部的人和物品的载荷。
[0040]在此,下轿厢载荷检测单元25被定义为第2载荷检测单元。
[0041]控制装置7所具备的满员判定部10接收从上轿厢载荷检测单元15和下轿厢载荷检测单元25分别发送的载荷信息。
[0042]在满员判定部10与上轿厢载荷检测单元15之间,收发信息的布线可以是独立的通信线路,也可以是用于转换为序列信息后进行收发的公共通信线路。同样地,在满员判定部10与下轿厢载荷检测单元25之间,收发信息的布线可以是独立的通信线路,也可以是用于转换为序列信息后进行收发的公共通信线路。
[0043]上轿厢通知单元16是向上轿厢室1的乘客进行通知的装置。
[0044]通知内容只要是包含上轿厢室1的当前楼层、上轿厢室1的目的地方向、门开闭速度的状态、电梯的故障信息在内的运行状况等能够对电梯的乘客传递与电梯相关的信息的内容,可以是任何信息内容。
[0045]在此,上轿厢通知单元16被定义为第1轿厢通知单元。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层电梯控制系统,在双层电梯的轿厢架的内部设置有上轿厢室和下轿厢室,其中,所述双层电梯控制系统具备:第1载荷检测单元,其对所述上轿厢室的载荷进行检测;第2载荷检测单元,其对所述下轿厢室的载荷进行检测;以及满员判定部,其根据将由所述第1载荷检测单元以及所述第2载荷检测单元分别检测出的载荷相加得到的相加值来判定满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双层电梯控制系统具备:第1轿厢通知单元,其通知所述上轿厢室的满员;以及第2轿厢通知单元,其通知所述下轿厢室的满员,所述满员判定部在所述相加值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时,在由所述第1载荷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上轿厢室的载荷增加时,输出使所述第1轿厢通知单元通知所述上轿厢室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将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