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珍品高效套养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425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45
一种海珍品高效套养网箱,属于海珍品养殖领域。分为上层为养殖区,下层为坟墓区,两层以隔板隔开。其中,养殖区内设有海胆区和海参区,海胆区设置支撑板和十字架;海参区为三角形在海胆区下方,海胆粪通过孔洞掉落进海参区供海参摄食。且海参区设置由不同高度、表面粗糙的礁体,有利于海参运动和觅食,提高海参的生长速率。投喂饵料时将网箱横挂在船上进行投喂等操作,避免海胆、海参被折腾。与此同时死亡海胆从坟墓区掉落海中,实现死亡和患病海胆的及时清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患病及死亡海胆吸附能力弱的特点,能够降低正常海胆与患病海胆的接触机会,降低生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生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生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珍品高效套养网箱


[0001]本技术属于海珍品养殖领域,涉及一种海珍品养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海珍品高效套养网箱。

技术介绍

[0002]海珍品中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极大的促进了海珍品养殖产业的发展。以海参和海胆为例,2019年我国年产量分别约为171700吨和8242吨。
[0003]我国北方海参的养殖以池塘养殖模式为主。每年4月中旬室内工厂化育苗,海参达到200头规格后投放进池塘,第三年的10月陆续收获。面临的主要问题:1.海参养殖池塘建造成本高;2.养殖模式粗糙,不能实现精细化养殖,海参主要依靠池塘底泥为食;3.海参的生长速度慢、产量低、生产效率低下;4.海参养殖池塘水面面积相对较小,养殖成本高,限制了产业规模的扩大。
[0004]南方霞浦等地海参的养殖是在北方养殖的基础上进行的,通常使用筏架吊笼养殖模式进行养殖。在海参育苗后的第2年4月,从北方收购10

20头/斤规格的海参放入近海岸渔排下的海参笼中进行养殖,投喂海参饲料或煮熟的海带,来年4月即可达到收获规格。现有的海参浮筏养殖技术采用在各种浮体中吊挂特制加工的组合式养殖网笼(俗称海参笼)。其由多层结构相似的PVC塑料箱组合而成,表面具有6mm的孔洞,需每层打开单独投喂食物。面临的问题:1.需要投喂煮熟的海带或配合饲料,成本较高;2.海参摄食效率低;3.装置内部未设置海参礁体等适于海参运动和生长摄食;4.水质易败坏,疾病频发。
[0005]我国海胆养殖产业于每年10月育苗,来年4月将1cm的海胆用于海上筏式养殖。使用扇贝笼或鲍鱼笼,投喂海带、龙须菜、裙带菜等大型藻类等进行管理。扇贝笼由聚乙烯网片组成,使用圆形或者方形塑料板分隔为若干层,边缘贯穿拉链,打开拉链后投喂食物。第三年6月开始收获。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几年海胆Ⅰ类苗海上度夏时死亡率高达95%,原有的养殖和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养殖环境,严重影响了海胆生产效率。在生产上中,原有的海胆筏式养殖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清理残饵以及尸体的等操作困难,需要将装置放在船板上操作,也导致海胆经常被折腾;2)健康海胆与患病海胆及海胆尸体不能及时分开,导致疾病蔓延严重;3)粪便和食物未分离,易滋生病菌,海胆进食和养殖条件差;4)海胆拥挤程度高。
[0006]目前我国海珍品养殖主要包括筏式养殖、海湾筏架养殖、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有广阔的养殖水面可供使用,水质交换好;海湾筏架吊笼海区潮流通畅、饵料物丰;工厂化养殖可控性高,养殖密度大。因此有极大希望通过设计专业的海参、海胆养殖网箱实现这几种方式下的胆参套养,一方面改善海胆夏季成活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海参摄食效率促进其快速生长,提升其养殖效率,扩大其产业规模,大幅度降低其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高效海胆海参海上筏式及渔排套养网箱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新型海上筏式海胆海参套养网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养殖区,下层为坟墓区,两层以隔板隔开。所述新型养殖网箱养殖区内设有海胆区和海参区,海胆区设置有支撑板和十字架;所述海参区为三角形在海胆区下方,通过孔洞海胆粪便可掉落进海参区供海参摄食。这既将粪便与海胆食物分开,又为海参提供了高质量的食物。所述海参区设置由不同高度、表面粗糙的礁体,有利于海参运动和觅食,提高海参的生长速率。利用患病及死亡海胆吸附能力弱的特点,极大的降低正常海胆与患病海胆的接触机会,进而降低了生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投喂饵料时将网箱横挂在船上进行投喂等操作,避免了海胆、海参被折腾。与此同时死亡海胆从坟墓区掉落海中,从而实现死亡和患病海胆的及时清理。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海珍品高效套养网箱,用于海上筏式和海湾渔排的海胆海参高效套养,其外框16外形为近圆形,由提环18悬挂在筏架上养殖。海胆海参高效套养网箱上下方设有挂耳17,用于将网箱横挂在船体上,随即通过拉链19进行海参和海胆区的管理工作。该装置由多个养殖单元嵌套而成,每个养殖单元均包括上层的养殖区和下层的坟墓区3,通过水平隔板14将上下两层分隔开。
[0010]所述的坟墓区3位于最底部,起着隔离死亡海胆及收集生物碎屑的作用。当装置横挂在船体时,海胆尸体通过坟墓区门15掉落在海中。
[0011]所述的养殖区内部由两块对称倾斜放置的波纹状板7将养殖区分为海胆区1和海参区2,海胆区1位于波纹状板7上方,海参区2位于波纹状板7下方,呈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波纹状板7顶部固定在养殖单元内壁上方;底部固定在水平隔板14上,且两个波纹状板7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0012]所述海胆区1内有若干块不相连的支撑板5、十字架4,用于将饵料支撑开增大海胆的摄食面,增大海胆的活动空间;其中,支撑板5用于将两块波纹状板7连接起来,十字架4能够有效的将海胆隔离开,防止海胆高密度的聚集,更加有利于海胆的生长发育。所述的支撑板5和波纹状板7上均设有十字架4和小孔6,海胆产生的粪便通过小孔6掉落到海参区2内。
[0013]所述海参区2内有独特设计的小凸起8、大凸起10和海参区柱体9,位于波纹状板7下方,不仅能够增大海参的活动面积,而且独特的设计能够减少海参的贴壁,更加有利于海参的摄食,提高了海参的生长速率。所述的小凸起8、大凸起10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粗糙塑料材质,靠外框的为大凸起10,内侧为小凸起8,能够引导贴壁海参重新回到底面上。若干小凸起8、大凸起10间存在间隙,每个凸起8、10表面上有孔洞13,有利于海参的自由活动,且能为海参提供不同光强的场所。所述的海参区柱体9设于小凸起8、大凸起10之间,材质粗糙,用于吸引海参聚集。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隔板14中间设有直径3

4cm的网孔11,死亡和患病的海胆由于吸附能力弱,通过网孔11进入坟墓区3内。网孔11下方连接海参区柱体12,当有正常海胆失足掉入坟墓区3内时,即可通过柱体12重新爬回到海胆区1内,而患病或死亡海胆则不能。当投喂饵料时,将装置横挂在船上时,坟墓区中的海胆将自动掉入海水中,从而实现死亡及患病海胆的清理。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5形状类似突出的“天桥”,投喂时将饵料放在支撑板上,
其能够将饵料支撑开,并且增大了海胆的活动面积;支撑板5之间不相连,当海胆患病时,活动能力及吸附能力减弱,即可通过支撑板5之间的缝隙掉落到海胆区1底部,进而进入到坟墓区3,实现死亡及患病海胆与正常海胆的分离。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波纹状板7上设有的小孔6直径为0.4

0.6cm,海胆产生的粪便可通过小孔6掉落到海参区2内,保证海胆区1内的水质环境,并且海胆粪便可以作为海参的食物,由于海胆粪便内含有消化酶更加有利于海参的摄食,可以进一步提高海参的生长速率。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小凸起8、大凸起10的斜坡均为锐角45度。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珍品高效套养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用于海上筏式和海湾渔排的海胆海参高效套养;所述海胆海参高效套养网箱由多个养殖单元嵌套而成,每个养殖单元均包括上层的养殖区和下层的坟墓区(3),通过水平隔板(14)将上下两层分隔开;海胆海参高效套养网箱由提环(18)悬挂在筏架上养殖,其上下方设有挂耳(17);每个养殖单元中:所述的坟墓区(3)位于最底部,当装置横挂在船体时,海胆尸体通过坟墓区门(15)掉落在海中;所述的养殖区内部通过两块对称倾斜放置的波纹状板(7)将养殖区分为上方海胆区(1)和下方海参区(2),海参区(2)呈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波纹状板(7)顶部固定在养殖单元内壁上方;底部固定在水平隔板(14)上,两个波纹状板(7)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投喂饵料时,将装置横挂在船上时,坟墓区中的海胆将自动掉入海水中,实现死亡及患病海胆的清理;所述海胆区(1)内设有若干块不相连的支撑板(5)、十字架(4),两块波纹状板(7)通过支撑板(5)连接,十字架(4)用于将海胆隔离开;所述的支撑板(5)和波纹状板(7)上均设有十字架(4)和小孔(6),海胆产生的粪便通过小孔(6)掉落到海参区(2)内;所述支撑板(5)之间不相连,当海胆患病时可通过支撑板(5)之间的缝隙掉落到坟墓区(3);所述海参区(2)内设有独特设计的小凸起(8)、大凸起(10)和海参区柱体(9),位于波纹状板(7)下方;所述的小凸起(8)、大凸起(10)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用于引导贴壁海参重新回到底面上;若干小凸起(8)、大凸起(10)间存在间隙,小凸起(8)、大凸起(10)表面上有孔洞(13);所述的海参区柱体(9)设于小凸起(8)、大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冲胡方圆罗嘉丁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