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补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010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转炉补炉装置,包括动力车,动力车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旋转连接件,旋转连接件远离动力车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送料杆,送料杆的杆身固接有放料盘;还包括送料辊,送料辊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架,送料辊的长度方向与送料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轻员工劳动强度,避免高温作业风险,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采用循环水冷却,作业过程设备耐用不易损坏、保养维护无需要专人管理;设计支撑件,使内外层钢管受力均匀,支撑内层管,确保冷却水畅通;在炉前挡火门安装送料辊减轻设备磨损、减少阻力;设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利于生产节奏的调节。生产节奏的调节。生产节奏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炉补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钢铁冶炼设备
,具体涉及转炉补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炉龄是转炉炼钢中一项综合性重点经济技术指标,影响转炉炉龄的主要因素是转炉炉衬被侵蚀的速度及补炉工艺制度。转炉冶炼是在高温条件下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炉衬受到一系列强烈的机械、物理、化学作用而侵蚀。炉衬侵蚀原因有:铁水和废钢对炉衬大面产生强烈的冲击;冶炼过程高温钢水、炉渣及炉气对炉衬的机械冲刷;炉渣、炉气对炉衬的化学侵蚀;急冷急热对炉衬的损害;氧气射流对炉衬的冲刷。
[0003]炉衬工作环境恶劣、在生产中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侵蚀,从而使炉衬逐渐变薄,当炉衬减薄至一定厚度,影响正常生产,增加转炉安全风险。为了保证补炉质量炼钢厂转炉车间主要采用料补、喷补、砖补工艺组合,以渣补、生铁补炉为辅助,填补被侵蚀部位,使炉衬厚度达到安全厚度、保持炉型,实现转炉安全稳定生产。
[0004]而在补炉过程中人力作业环节较多,由于炉内温度高、炉口处高温烟气、高空吊物交叉作业、补炉质量等因素,经常发生塌料、垮料、烫伤等安全事故,补炉质量差时甚至发生穿炉事故,并且人工操作效率低、补炉料消耗大、补炉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转炉补炉装置,能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避免高温作业风险。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补炉装置,包括动力车,动力车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旋转连接件,旋转连接件远离动力车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送料杆,送料杆的杆身固接有放料盘;
[0007]还包括送料辊,送料辊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架,送料辊的长度方向与送料杆的长度方向垂直。
[0008]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9]旋转连接件包括“U”型连接架,连接架内侧固接有支撑杆,连接架的闭口端和支撑杆均开设有穿孔,两个穿孔内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杆身套接有弹簧,弹簧设置于两个穿孔之间,连接杆的一端固接有卡件,卡件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接有连接环,连接环与动力车可拆卸连接,连接杆远离卡件的一端开设有销孔,销孔内插设有卡销,连接架的开口端相对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送料杆可拆卸连接。
[0010]动力车靠近连接环的一侧固接有卡环,卡环和连接环通过插销连接。
[0011]送料杆包括外管,外管的长度方向与送料辊的长度方向垂直,外管内套设有内管,放料盘固接于外管的外壁上,内管的两端与外管的两端固接,内管和外管的一连接点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连接孔通过插销连接,内管的管壁开设有进水口,外管的管壁开设有出水口,内管的管壁开设有穿水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远离进
水口的端部连接有冷却系统,出水管远离出水口的端部与冷却系统连接。
[0012]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池,冷却水池的侧壁分别开设有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出水管与冷却水进口连接,冷却水出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水泵,水泵与进水管连接。
[0013]内管和外管之间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板面开设有穿水孔。
[0014]外管的外壁固接有导向杆,导向杆远离外管的端部固接有导向头。
[0015]两个穿孔内均设置有垫片。
[0016]动力车远离旋转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配重块。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转炉补炉装置,能够减轻员工劳动强度,避免高温作业风险,提高补炉质量及效率、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采用循环水冷却,作业过程设备耐用不易损坏、保养维护无需要专人管理;设计支撑件,使内外层钢管受力均匀,支撑内层管,确保冷却水畅通;在炉前挡火门安装送料辊减轻设备磨损、减少阻力;设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利于生产节奏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转炉补炉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转炉补炉装置中旋转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转炉补炉装置中送料杆的剖面图;
[0021]图4是本技术转炉补炉装置中冷却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转炉补炉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3]图中,1.导向杆,11.导向头,2.旋转连接件,21.连接环,22.穿孔,221.垫片,23.支撑杆,24.弹簧,25.连接杆,26.连接架,27.卡销,28.卡件,29.销孔,210.连接孔,3.冷却水池,31.冷却水出口,32.冷却水进口,33.水泵,4.送料杆,41.内管,42.外管,43.穿水孔,44.进水口,45.出水口,46.进水管,47.出水管,48.通孔,49.支撑板,5.送料辊,51.支撑架,6.动力车,61.卡环,62.配重块,7.放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本技术转炉补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动力车6,动力车6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旋转连接件2,旋转连接件2远离动力车6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送料杆4,送料杆4的杆身固接有放料盘7;
[0026]还包括送料辊5,送料辊5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架51,送料辊5的长度方向与送料杆4的长度方向垂直。送料辊5设置在炉内的挡火门前,与炉口正对,送料杆4带动放料盘7沿着送料辊5进入炉内。送料辊5的设置,减少送料杆4送料时的阻力,减轻设备磨损,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
[0027]如图2所示,旋转连接件2包括“U”型连接架26,连接架26内侧固接有支撑杆23,连接架26的闭口端和支撑杆23均开设有穿孔22,两个穿孔22内穿设有连接杆25,连接杆25的杆身套接有弹簧24,弹簧24设置于两个穿孔22之间,连接杆25的一端固接有卡件28,卡件28远离连接杆25的一侧固接有连接环21,连接环21与动力车6可拆卸连接,连接杆25远离卡件28的一端开设有销孔29,销孔29内插设有卡销27,连接架26的开口端相对开设有连接孔
210,连接孔210与送料杆4可拆卸连接。旋转连接件2可以实现送料杆4旋转的,旋转角度由导向杆12控制,实现送料杆4左右、上下自由活动,可满足补炉料在炉内不同位置的投放。
[0028]动力车6靠近连接环21的一侧固接有卡环61,卡环61和连接环21通过插销连接。
[0029]如图3

4所示,送料杆4包括外管42,外管42的长度方向与送料辊5的长度方向垂直,外管42内套设有内管41,放料盘7固接于外管42的外壁上,内管41的两端与外管42的两端固接,内管41和外管42的一连接点开设有通孔48,通孔48与连接孔210通过插销连接,内管41的管壁开设有进水口44,外管42的管壁开设有出水口45,内管41的管壁开设有穿水孔43,穿水孔43远离旋转连接件2的端部设置,进水口44和出水口45分别连接有进水管46和出水管47,进水管46穿过外管42的外壁与进水口44连接,进水管46远离进水口44的端部连接有冷却系统,出水管47远离出水口45的端部与冷却系统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转炉补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车(6),所述动力车(6)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旋转连接件(2),所述旋转连接件(2)远离动力车(6)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送料杆(4),所述送料杆(4)的杆身固接有放料盘(7);还包括送料辊(5),所述送料辊(5)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架(51),所述送料辊(5)的长度方向与送料杆(4)的长度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补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件(2)包括“U”型连接架(26),所述连接架(26)内侧固接有支撑杆(23),所述连接架(26)的闭口端和支撑杆(23)均开设有穿孔(22),两个所述穿孔(22)内穿设有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的杆身套接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设置于两个穿孔(22)之间,所述连接杆(25)的一端固接有卡件(28),所述卡件(28)远离连接杆(25)的一侧固接有连接环(21),所述连接环(21)与动力车(6)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25)远离卡件(28)的一端开设有销孔(29),所述销孔(29)内插设有卡销(27),所述连接架(26)的开口端相对开设有连接孔(210),所述连接孔(210)与送料杆(4)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补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6)靠近连接环(21)的一侧固接有卡环(61),所述卡环(61)和连接环(21)通过插销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补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杆(4)包括外管(42),所述外管(42)的长度方向与送料辊(5)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外管(42)内套设有内管(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浩斯额尔敦张萨如拉杨魁周详刘静邓锐焦涛许珂曹振民
申请(专利权)人: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