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转炉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84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及方法,其包括:移动小车;竖杆,垂直安装在移动小车的顶端一侧,所述竖杆的顶端、一侧上部和另一侧下部均安装有喷补枪支撑架;液压伸缩杆,一端活动连接在移动小车上;出钢口固定杆,一端活动连接在竖杆的顶端,所述出钢口固定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所述出钢口固定杆上安装有出钢口限位固定卡口,所述出钢口固定杆后侧开设的槽口底端活动连接有推杆齿条。该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及方法,能够降低操作工支撑喷补枪消耗的体力,降低工作强度,并且避免耐火材料流入出钢口,同时限定转动角度,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精确度,降低误差。降低误差。降低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
,具体为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炉是国内炼钢生产的主要设备,转炉炼钢结束后,需要将转炉内的钢水注入钢包中,此时钢水需通过出钢口流入钢包中。由于高温高氧化性钢水的冲刷,出钢口会被逐渐侵蚀,使用一段时间后出钢口即需要重新更换,目前出钢口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00~500炉之间。其他冶炼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0003]当前,虽然炼钢过程中大部分工作已实现机械化,但仍然有一些辅助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如更换出钢口时的喷补作业等,这些艰苦的劳动严重影响了钢铁行业的形象。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更换出钢口喷补更人性化、标准化成为迫切需求。
[0004]更换冶炼炉出钢口时,首先需要使用钻机将剩余的出钢口清理掉,然后放置新出钢口在原出钢口位置,最后使用喷补枪将耐火材料喷入出钢口与冶炼炉炉衬之间的缝隙,经冶炼炉自身热量烧结耐火材料后使得出钢口与冶炼炉紧密结合在一起。
[0005]在喷补出钢口时,需要两人同时作业,即一人扛住喷补枪中前段支撑喷补枪,一人握住喷补枪尾部手柄控制喷补角度。由于喷补枪后坐力较大,扛喷补枪的操作工不仅需要大量体力稳定喷补枪还需要忍受长时间的高温炙烤,劳动强度极大。另外耐火材料喷出时呈发散状,虽然大部分喷补料会流入出钢口和冶炼炉炉衬之间的缝隙,但是依然有一定数量的耐火材料会流入出钢口内壁,经过烧结会堵塞出钢口。因此,喷补结束后需立刻清理出钢口内壁,实际生产中该操作极为繁琐。
[0006]另外,在使用钻机清理剩余的出钢口时,钻机会将钻孔扩大到大于出钢口的外径,孔径大小由钻头直径决定。由于是人工操作机器,每次钻孔时,钻孔的轴线与炉壳的夹角存在一定偏差,而出钢口与炉壳的夹角需要保持恒定,一般与炉壳弧面垂直最佳。为了控制出钢口最佳的角度,此时需要预先放置一定的耐火材料修正钻孔,然后再将出钢口放入钻孔中。此过程一般全凭操作工经验完成,由于个人差异,存在很大的误差。放置出钢口时,插入深度一般仅凭操作工目测露出炉壳的长度判断,经常出现出钢口插入过深或过浅,影响冶炼炉生产。
[0007]因此,目前在冶炼炉更换出钢口时存在喷补出钢口时劳动强度大,喷补的耐火材料易堵塞出钢口,出钢口插入角度、深度误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在更换出钢口时存在喷补出钢口时劳动强度大,喷补的耐火材料易堵塞出钢口,出钢口插入角度、深度误差较大的问题。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其包括:
[0011]移动小车;
[0012]竖杆,垂直安装在移动小车的顶端一侧,所述竖杆的顶端、一侧上部和另一侧下部均安装有喷补枪支撑架;
[0013]液压伸缩杆,一端活动连接在移动小车上;
[0014]出钢口固定杆,一端活动连接在竖杆的顶端,所述出钢口固定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所述出钢口固定杆上安装有出钢口限位固定卡口,所述出钢口固定杆后侧开设的槽口底端活动连接有推杆齿条,所述推拉齿条的顶端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前面壁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活动连接在出钢口固定杆上,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出钢口限位活动卡口,所述出钢口限位活动卡口贯穿到出钢口固定杆外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小车的顶端一侧安装有配重杆,所述配重杆上设置有多个配重盘。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小车的两侧均安装有挂耳,所述移动小车的后侧安装有挂环。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拉齿条的头端安装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钢口限位活动卡口上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出钢口固定杆内部。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连接的轴上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安装在出钢口固定杆内。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钢口固定杆截面为正方形,且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略小于出钢口内径,所述出钢口固定杆可沿竖杆转动,且转动幅度a角度在45
°
~135
°
之间。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钢口限位固定卡口为焊接并环绕在出钢口固定杆四周的圆形结构,且其外径等于出钢口外径。
[002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23]采用前述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实现喷补出钢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a.使用天车将所述辅助装置吊运至出钢口堆放位置;
[0025]b.所述辅助装置到达出钢口堆放位置后,首先将液压伸缩杆伸出,使出钢口固定杆处于水平状态,将出钢口套入出钢口固定杆上,并推动推拉齿条,使出钢口限位活动卡口处于最大伸出位置,将出钢口固定在出钢口固定杆上;之后,使用天车将所述辅助装置吊运至冶炼炉平台;
[0026]c.开启移动小车将所述辅助装置移动至冶炼炉炉前更换出钢口的位置,变化液压伸缩杆至预定的长度,继续向前移动小车,出钢口进入冶炼炉指定位置后停止移动小车,标记小车的位置、伸缩杆长度及冶炼炉角度;
[0027]d.选择适合耐火材料流入出钢口与炉衬缝隙的喷补枪支撑架,将喷补枪前段放置在喷补枪支撑架上,将耐火材料喷入出钢口与炉衬的缝隙;喷补过程中根据出钢口与炉衬之间缝隙的不同位置变换使用不同的喷补枪支撑架;
[0028]e.喷补结束后拉动推拉齿条,使出钢口限位活动卡口缩进出钢口固定杆内,抽出
出钢口固定杆,使用天车将所述辅助装置吊运至指定存放位置。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0](1)通过在该装置布置的支撑点,将喷补枪放置在支撑点上,减轻了喷补操作工喷补作业时忍受的高温炙烤,支撑喷补枪所耗费的体力,大幅降低喷补操作工劳动强度;
[0031](2)由于喷补作业时出钢口固定杆在出钢口内,同时出钢口限位固定卡口的阻挡,避免了喷补的耐火材料流入出钢口内导致的堵塞问题;
[0032](3)通过标记小车的位置、伸缩杆长度及冶炼炉角度,固定了出钢口的插入深度及角度,使用过程中可根据炉衬厚度的变化微调上述参数,避免了操作工完全凭经验放置出钢口带来的插入深度及角度误差大的问题;
[0033]该冶炼炉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及方法,能够降低操作工支撑喷补枪消耗的体力,降低工作强度,并且避免耐火材料流入出钢口,同时限定转动角度,增加了使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00);竖杆(200),垂直安装在移动小车(100)的顶端一侧,所述竖杆(200)的顶端、一侧上部和另一侧下部均安装有喷补枪支撑架(210);液压伸缩杆(300),一端活动连接在移动小车(100)上;出钢口固定杆(400),一端活动连接在竖杆(200)的顶端,所述出钢口固定杆(400)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300)的另一端,所述出钢口固定杆(400)上安装有出钢口限位固定卡口(410),所述出钢口固定杆(400)后侧开设的槽口底端活动连接有推杆齿条,所述推拉齿条(420)的顶端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430),所述第一齿轮(430)的前面壁安装有第二齿轮(440),所述第一齿轮(430)和第二齿轮(440)均活动连接在出钢口固定杆(400)上,所述第二齿轮(44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出钢口限位活动卡口(450),所述出钢口限位活动卡口(450)贯穿到出钢口固定杆(400)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00)的顶端一侧安装有配重杆(110),所述配重杆(110)上设置有多个配重盘(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00)的两侧均安装有挂耳(130),所述移动小车(100)的后侧安装有挂环(1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齿条(420)的头端安装有防滑套(421),所述防滑套(421)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口限位活动卡口(450)上安装有限位块(451),所述限位块(451)位于出钢口固定杆(400)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补出钢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430)和第二齿轮(440)连接的轴上安装有轴承(4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珠李翔李长荣庄昌凌龙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