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盘底板、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托盘底板、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电池通过胶接件与托盘底板固定,托盘底板的表面通常另外增加限胶条来限制电池与托盘底板之间的胶接件的厚度;然而,限胶条的数量较多,且限胶条需要人工预先粘贴在托盘底板表面,导致电池包的组装部件数量较多、组装工序繁琐、且组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托盘底板,所述托盘底板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且托盘底板与电池组装工序简单、组装效率较高。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托盘底板的电池托盘。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托盘的动力电池包。
[000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动力电池包的车辆。
[000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托盘底板,包括: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所述容纳腔的底面适于通过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底板(1),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本体(11),所述底板本体(11)限定出容纳腔(110),所述容纳腔(110)用于容纳电池(101),所述容纳腔(110)的底面适于通过第一胶接件与所述电池(101)胶接固定;第一支撑凸起(12),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2)设于所述容纳腔(110)的底面且凸出于所述容纳腔(110)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2)与所述容纳腔(110)的底面共同限定出第一容胶区(11a),所述第一容胶区(11a)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胶接件,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2)用于支撑所述电池(101),且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2)和所述底板本体(11)为一体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底板(1),其特征在于,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凸起(12)构成凸起组(13),所述凸起组(1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凸起组(1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底板(1),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组(13)的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2)的高度为h1,0.5mm≤h1≤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板(1)为绝缘材料件且为一体成型件。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11)包括:主体部(111),所述主体部(111)包括底板(1111)和侧板(1112),所述侧板(1112)围绕所述底板(1111)设置且所述侧板(1112)与所述底板(1111)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110),所述底板(1111)的底面设有第二支撑凸起(113),所述底板(1111)的底面适于通过第二胶接件与托盘边框(2)胶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13)与所述底板(1111)的底面共同限定出第二容胶区,所述第二容胶区用于容纳第二胶接件,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13)用于与所述托盘边框(2)止抵配合;延伸部(112),所述延伸部(112)设于所述侧板(1112)的边沿处且围绕所述侧板(1112)设置,所述延伸部(112)的底面设有第三支撑凸起(114),所述延伸部(112)的底面适于通过第三胶接件与所述托盘边框(2)胶接固定,所述第三支撑凸起(114)与所述延伸部(112)的底面共同限定出第三容胶区,所述第三容胶区用于容纳第三胶接件,所述第三支撑凸起(114)用于与所述托盘边框(2)止抵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13)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13)分别设在所述底板(1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强,唐江龙,万龙,王琦,尧宇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