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的行走康复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952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行走康复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的行走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辅助行走训练机构,辅助行走训练机构包括丝杠导轨驱动组件、多段铰接杆及一端铰接在支架的底板的脚踏板;托臂机构,托臂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位于脚踏板上方,托臂机构包括臂杆、调节齿轮,臂杆的两端平行设置,臂杆插接在丝杠导轨驱动组件的滑行座上端和支架的竖向板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丝杠导轨驱动组件带动滑座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脚踏板一端上下摆动,患者双脚放置在两个脚踏板上,通过控制丝杠导轨驱动组件将两个滑座上下交替移动,模仿人行走抬脚、放脚动作,辅助患者反复训练行走康复训练,锻炼腿部肌肉力量,早日恢复肌肉力量进行下地行走训练。下地行走训练。下地行走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的行走康复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走康复护理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智能的行走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的医疗水平不断的提高,中风的人群也开始有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中风得了中风之后人们会丧失行走的能力,多数患者都伴随有半身不遂的现象,在康复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时间的行走锻炼,待患者有了一定的肌肉恢复后,可以像以前一样正常的行走生活。但是,在康复初期,患者行动不便的下肢没有肌肉记忆,在行走的过程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患者行动不便的一侧的肌肉力量不足,需要进行行走康复训练,由于行走不便,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康复训练。现有的辅助行走装置在患者使用时都需要医护或家人陪同、扶持患者完成长时间的康复训练,使得训练过程被拉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家人的负担。
[0003]现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14470654A的一种康复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该装置虽然能够原地训练行走和向前行走锻炼,但是,患者在康复训练初期,原地行走和向前行走都较为吃力,训练时也需要家人或医护人员的陪护才较为安全,不能较好的减轻患者、家人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的行走康复护理装置,辅助患者进行步态行走康复训练,长时间间歇训练时减轻家人或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的行走康复护理装置,包括:
[0006]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
[0007]辅助行走训练机构,辅助行走训练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架上,辅助行走训练机构包括丝杠导轨驱动组件、多段铰接杆及一端铰接在支架的底板的脚踏板,多段铰接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脚踏板远离与底板铰接点下侧,多段铰接杆的另一端与丝杠导轨驱动组件的滑座铰接;
[0008]托臂机构,托臂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位于脚踏板上方,托臂机构包括臂杆、调节齿轮,臂杆的两端平行设置,臂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丝杠导轨驱动组件的滑行座上端和支架的竖向板内,位于滑行座上端内的臂杆设置有齿槽,调节齿轮转动设置在滑行座上端内部并与齿槽啮合。
[0009]支架包括垂直设置的底板和竖向板,支架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丝杠导轨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远离竖向板的一侧,脚踏板设置在竖向板和丝杠导轨驱动组件之间,且脚踏板一端转动设置在底板与竖向板的连接处,脚踏板另一端与滑座铰接,使得丝杠导轨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滑座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脚踏板一端上下摆动,患者双脚放置在两个脚踏
板上,两个滑座的初始位置不同,一个滑座的初始位置在人行走抬脚的高度位置,另一滑座在地面位置,通过控制丝杠导轨驱动组件将两个滑座上下交替移动,模仿人行走抬脚、放脚动作,辅助患者反复训练行走康复训练,锻炼腿部肌肉力量,早日恢复肌肉力量进行下地行走训练;
[0010]托臂机构能够减少腿部用力,通过上肢托在臂杆上,便于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同时,减轻家人或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臂杆的两端平行设置,指臂杆的两端各有一直段,两个直段平行设置,两个直段适用于插设在滑行座和竖向板内,两个直段的高度位置可一高一低,靠近患者前臂的一端高,便于患者放置在臂杆上;位于滑行座上端内的臂杆的下端延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槽,调节齿轮转动设置在滑行座上端内部,调节齿轮与齿槽啮合,调节齿轮的中心孔内固定设置有穿过滑行座延伸至外部的长轴,长轴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轮盘,通过转动轮盘带动调节齿轮转动,进行带动臂杆向内或向外移动,用于调节两个臂杆之间的间距,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
[0011]作为优选,滑座带动脚踏板一端、以脚踏板与底板的铰接处为轴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
[0012]作为优选,丝杠导轨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设置在滑行座内的丝杠和光杆,滑座设置在丝杠和光杆上,驱动电机设置在滑行座上部并与丝杠连接。
[0013]两个滑行座竖分别向设置在底板的一端,滑行座内竖向设置有丝杠和光杆,滑座与丝杠螺纹连接,滑座与丝杠滑接,驱动电机设置在滑行座上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上端固定连接,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带动丝杠转动,进而带动滑座上、下移动,一个驱动电机正转\反转,另一个驱动电机反转\正转,实现两个滑座交替上下移动,进行带动患者的脚部、腿部上下交替,模拟行走,进行肌肉康复训练。
[0014]作为优选,一个支架上的多段铰接杆下方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底板上设置有分别于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相适配的第一金属检测体和第二金属检测体;
[0015]另一支架上的多段铰接杆下方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和第四接近开关,底板上设置有分别于第三接近开关和第四接近开关相适配的第三金属检测体和第四金属检测体;
[0016]第一接近开关用于控制同侧驱动电机带动滑座上移,第二接近开关用于控制另一侧驱动电机带动滑座下移,第三接近开关用于控制同侧驱动电机带动滑座上移,第四接近开关用于控制另一侧驱动电机带动滑座下移。
[0017]作为优选,多段铰接杆包括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第三铰接杆,第一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于滑座和第二铰接杆一端铰接,第三铰接杆的一端与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三铰接杆的另一端与脚踏板下端面开设的滑槽滑接。
[0018]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第三铰接杆依次铰接设置,其中,第一铰接杆远离第二铰接杆的一端与滑座铰接,第一铰接杆能够上下摆动,第二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于第一铰接杆和第三铰接杆铰接,第二铰接杆的两端在第一铰接杆和第三铰接杆作用下能够竖向移动,第三铰接杆的另一端滑接在脚踏板下端面内。
[0019]滑座带动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第三铰接杆移动移动,第三铰接杆滑接在脚踏板下端面后,滑座带动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移动至一定高度,通过第三铰接杆将脚踏板抬起一定高度,脚踏板一端在第三铰接杆作用下上移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0020]作为优选,第三铰接杆贯穿设置有长孔,脚踏板下端设置有滑接在长孔内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设置有支座,支座设置在脚踏板下端。
[0021]第三铰接杆横向方向贯穿设置有长孔,第三铰接杆两侧设置有支座,支座固定设置在脚踏板下端面,两个支座之间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穿设在长孔内,导向杆用于第三铰接杆移动时的导向作用。
[0022]作为优选,还包括座椅,座椅两侧的底部分别滑接在支架内侧。
[0023]座椅用于患者训练间隙休息的作用,患者可以倚靠在两个支架之间的连接靠背,不需要家人或医护人员陪同也能坐着进行简单的腿部肌肉训练,大大减轻了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0024]作为优选,两个支架相对一侧分别开设有一侧为开口的调节槽,调节槽底面开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定位球,定位球的下端通过竖向设置的压缩弹簧与支架连接,座椅的下端面开设有与定位球相适配的球槽。
[0025]座椅可以在调节槽内进行移动,移动时定位球下移,当定位球与座椅下端的球槽位置对应时,定位球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上移顶至球槽内,实现对座椅的限位效果,满足不同身高、体型患者的需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的行走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1);辅助行走训练机构,所述辅助行走训练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架(1)上,所述辅助行走训练机构包括丝杠(5)导轨驱动组件、多段铰接杆及一端铰接在支架(1)的底板(101)的脚踏板(2),所述多段铰接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脚踏板(2)远离与底板(101)铰接点下侧,所述多段铰接杆的另一端与丝杠(5)导轨驱动组件的滑座(3)铰接;托臂机构,所述托臂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位于脚踏板(2)上方,所述托臂机构包括臂杆(8)、调节齿轮(9),所述臂杆(8)的两端平行设置,所述臂杆(8)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丝杠(5)导轨驱动组件的滑行座(7)上端和支架(1)的竖向板(102)内,位于所述滑行座(7)上端内的臂杆(8)设置有齿槽(801),所述调节齿轮(9)转动设置在滑行座(7)上端内部并与齿槽(801)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的行走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3)带动脚踏板(2)一端、以脚踏板(2)与底板(101)的铰接处为轴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的行走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5)导轨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4)、设置在滑行座(7)内的丝杠(5)和光杆(6),所述滑座(3)设置在丝杠(5)和光杆(6)上,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在滑行座(7)上部并与丝杠(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的行走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支架(1)上的多段铰接杆下方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13)和第二接近开关(14),所述底板(101)上设置有分别于第一接近开关(13)和第二接近开关(14)相适配的第一金属检测体(17)和第二金属检测体(18);另一所述支架(1)上的多段铰接杆下方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15)和第四接近开关(16),所述底板(101)上设置有分别于第三接近开关(15)和第四接近开关(16)相适配的第三金属检测体(19)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伦莹王春晓梁露允王华峰光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