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用自动收放梳理调节的电缆收放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收放装置,特别是涉及电力用自动收放梳理调节的电缆收放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缆收放结构收放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力用自动收放梳理调节的电缆收放结构的收放方法,属于电缆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按其用途可分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控制电缆等。与架空线相比,电缆的优点是线间绝缘距离小,占地空间小,地下敷设而不占地面以上空间,不受周围环境污染影响,送电可靠性高,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干扰小,但造价高,施工、检修均较麻烦,制造也较复杂。因此,电缆多应用于人口密集和电网稠密区及交通拥挤繁忙处;在过江、过河、海底敷设则可避免使用大跨度架空线。在需要避免架空线对通信干扰的地方以及需要考虑美观或避免暴露目标的场合也可采用电缆。
[0003]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电缆铺设的时候往往会采用电缆盘放置架来进行对电缆盘的方式,然后再通过人工拉动或者人工卷动来实现对电缆的收放,为了节省人力目前人们已经设计出来通过电动设备进行电力驱动进行收放电缆,而却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用自动收放梳理调节的电缆收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车头体(1)底部一侧的车板体(2),所述车板体(2)底部两侧安装有车轮(15),所述车板体(2)的顶部安装有角度调节驱动组件,所述车板体(2)顶部远离所述车头体(1)的两侧安装有缓冲支撑组件,所述车板体(2)的尾部安装有转向铰接组件,该转向铰接组件的顶部安装有梯形底架(3),且所述角度调节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梯形底架(3)的底部靠近所述车头体(1)处铰接,所述梯形底架(3)靠近所述车头体(1)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5),所述梯形底架(3)远离所述车头体(1)处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4),所述第一限位槽(24)的内侧设有可在所述第一限位槽(24)内侧滑动的两组滑动臂体组件(9),所述滑动臂体组件(9)的内侧安装有电缆盘夹持组件,所述滑动臂体组件(9)上安装有电缆盘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滑动臂体组件(9)上还安装有电缆线收放导向驱动组件,所述电缆线收放导向驱动组件上安装有电缆线收放导向组件,所述梯形底架(3)靠近所述车头体(1)的一侧设有驱动所述滑动臂体组件(9)调节间距的夹持宽度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自动收放梳理调节的电缆收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驱动组件包括铰接座(39)和电动气压缸(12),所述铰接座(39)安装在所述车板体(2)顶部靠近所述车头体(1)处,所述车头体(1)的内侧铰接有电动气压缸(12),所述电动气压缸(12)的输出端铰接在所述梯形底架(3)底部靠近所述车头体(1)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自动收放梳理调节的电缆收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组件包括板体(36)、压缩筒(37)和限位弹簧(38),所述板体(36)安装在所述车板体(2)顶部远离所述车头体(1)的两侧,所述板体(36)的顶部安装有压缩筒(37),所述压缩筒(37)的外侧套设有限位弹簧(38),所述压缩筒(37)的顶部还安装也有另一组板体(36)并且所述限位弹簧(38)的顶端安装在位于所述压缩筒(37)顶部的板体(36)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自动收放梳理调节的电缆收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铰接组件包括侧固定板(16)、侧铰接板(17)和固定杆(18),所述侧固定板(16)安装在所述车板体(2)一侧的两端,所述侧固定板(16)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外侧分别靠近所述侧固定板(16)处铰接有侧铰接板(17),所述侧铰接板(17)的顶部与所述梯形底架(3)底部远离所述车头体(1)的一侧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自动收放梳理调节的电缆收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臂体组件(9)包括折型滑动连接臂(4)、第一竖向滑动连接臂(19)、第二竖向滑动连接臂(20)和第二限位通孔(28),所述第一竖向滑动连接臂(19)为倒T型结构,且底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4)的内侧,所述第一竖向滑动连接臂(19)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折型滑动连接臂(4),所述第一竖向滑动连接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超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