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辊压下操作的连铸凝固进程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4922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连铸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单辊压下操作的连铸凝固进程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性地正向利用铸坯内部裂纹缺陷产生对应的热塑性机理,通过单辊压下操作增进对于连铸凝固进程的认知,促进连铸改进技术的高效利用,进而实现铸坯质量的有效提升。通过该方法,可以针对特定钢种在不同浇注温度、拉速及冷却条件下实施单辊压下,得出不同浇注条件下单辊压下位置处的铸坯固相坯壳厚度及其对应凝固进程。还可以针对于不同钢种或不同断面,获得不同钢种对应特定断面及浇注条件下的优选单辊压下量及对应压下裂纹的起始位置,进而实现不同钢种钢在不同浇注断面及不同浇注条件下铸坯凝固坯壳厚度的测量与铸坯凝固进程信息的获取和判定。进程信息的获取和判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单辊压下操作的连铸凝固进程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连铸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辊压下操作的连铸凝固进程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连铸坯的凝固进程是连铸生产过程实施有效技术控制,进而提升铸坯质量的重要基础。对于连铸过程,实际凝固进程通常可以通过铸坯凝固坯壳厚度进行表征,而现有的连铸技术中对于连铸坯坯壳厚度进行实时检测是行业中公认的技术难点。目前,连铸坯凝固坯壳厚度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实测法和基于数字模拟计算的软测量法。软测量法,主要是利用求解一维或二维非稳态导热控制方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来进行求解连铸坯内部形貌,该模型已在部分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由于连铸生产是非稳态的特点,该方法存在难以确定准确的边界条件,而且模型计算收敛时间长的缺点,且通常受物性参数及传热经验公式选取的影响较大,需结合实测法进行验证确认。而实测法可分为直接实测和传感反馈实测两大类。传感反馈法对于铸机的适用性因工装设施的差异而存在明显局限性,而直接实测法中应用最广的射钉法,该方法检测设施及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容易测量,数据较为准确。不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辊压下操作的连铸凝固进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浇注过程中,对设定浇注温度、拉速及冷却条件下的铸坯,采用单组压下辊实施初始压下量的压下操作,获取单辊压下状态下铸坯纵向低倍试样状况及压力反馈值,记录是否出现与浇注方向呈垂直状的压下裂纹及该裂纹起始位置;若已出现与浇注方向呈垂直状的压下裂纹则该裂纹起始位置即为该压下位置处铸坯凝固坯壳厚度,若未出现与浇注方向呈垂直状的压下裂纹则进入步骤(2);(2)根据初始单辊压下量对应的纵向低倍试样情况及压力反馈值,在压辊实施压下工装能力范围内,对单辊压下的压下量进行调整,获取不同单辊压下量下铸坯纵向低倍情况,若有与浇注方向呈垂直状的压下裂纹,记录裂纹的起始位置和对应的压力反馈值,然后进入步骤(3),若无与浇注方向呈垂直状的压下裂纹,但单辊压下量已超过压下设备所允许的压力范围,则进入步骤(5);(3)根据各压下量条件下的纵向低倍压下裂纹情况及压力反馈值变化情况,选定优选的单辊压下量值并记录其对应的压下裂纹起始位置;优选的单辊压下量是指在单辊压下条件下产生与浇注方向呈垂直状的压下裂纹且未超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波包燕平王郢王敏张孟昀沈艳张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常州中天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