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917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包括桩端(20)和地端(21),所述桩端(20)包括桩端外壳、功率供给单元(1)和主动水冷装置,所述地端(21)包括地端外壳、发射线圈(22)和散热盘管(23),所述功率供给单元(1)内设有散热水道,所述主动水冷装置通过水管将散热盘管(23)、散热水道与自身串接起来,对功率供给单元(1)和发射线圈(22)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水冷式结构来满足产品充电时功率供给单元及地面发射端的散热需求,设备内部空腔布局简单合理,使产品不但满足散热需求同时兼顾产品成本;水冷系统不仅可用于无线充电,也可应用于有线直流慢充桩、有线直流快充桩等。有线直流快充桩等。有线直流快充桩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纯电动、混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与有线充电技术相比,无线充电技术其能量传输不再需要使用充电枪的插拔连接,因此更加方便及安全。无线充电技术是基于感应耦合技术由发射组件与接收线圈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现有无线充电桩功率供给单元存在散热不足、空腔利用率低、体积偏大等缺陷。而在功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现有产品自然散热及风冷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引进更有效的散热模式的产品,及考虑成本及设备有可操作性。
[000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散热良好、体积小巧、功率密度大的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包括桩端和地端,所述桩端包括桩端外壳、功率供给单元和主动水冷装置,所述地端包括地端外壳、发射线圈和散热盘管,所述功率供给单元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包括桩端(20)和地端(2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端(20)包括桩端外壳、功率供给单元(1)和主动水冷装置,所述地端(21)包括地端外壳、发射线圈(22)和散热盘管(23),所述功率供给单元(1)内设有散热水道,所述主动水冷装置通过水管将散热盘管(23)、散热水道与自身串接起来,对功率供给单元(1)和发射线圈(22)进行散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水冷装置包括水泵(2)、水箱(3)和风扇(4);水管将水泵(2)、水箱(3)、散热盘管(23)、散热水道连接成一个封闭的水路系统,所述风扇(4)安装在水箱(3)侧面,对水箱(3)进行散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包括围拢成矩形的水槽(5),相对的两条水槽(5)之间设有多条冷却管(6),相邻的冷却管(6)之间设有散热齿片(7);所述水槽(5)连接进/出水口(8),进/出水口(8)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路系统,所述水槽(5)的顶部位置设有冷却液注入口(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中零部件连接顺序是水箱(3)、水泵(2)、散热水道、散热盘管(23);水箱(3)中的冷却液经水泵(2)驱动,先后经过散热水道和散热盘管(23)最终回到水箱(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桩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端外壳包括底盘(10)和上盖(11),所述功率供给单元(1)和水箱(3)左右并排安装在底盘(10)中,水箱(3)和风扇(4)前后重叠安装在一起,水泵(2)安装在水箱(3)下方;底盘(10)的左侧壁上部设置左出风口(12)、左侧壁下部设置左进风口(13)、右侧壁上部设置右出风口(14)、右侧壁下部设置右进风口(15);所述功率供给单元(1)的左侧竖立一块左出风道围挡(16),水箱(3)的右侧竖立一块右出风道围挡(17),所述左出风道围挡(16)与左出风口(12)之间、右出风道围挡(17)与右出风口(14)之间、功率供给单元(1)与底盘(10)顶板之间、风扇(4)与底盘(10)背板之间留有的空腔形成出风道(18),在该出风道(18)上还覆盖一块出风道盖板(19);所述上盖(11)与水箱(3)之间留有的空隙,该空隙与左进风口(13)和右进风口(15)相连通形成进风道;所述左出风道围挡(16)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颖盈姚顺罗耀文肖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