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压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89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7
一种气体压缩装置,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以及压缩缸,压缩缸内滑动设置有压缩活塞,并将压缩缸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动力装置与压缩活塞相连,并带动压缩活塞往复移动,压缩缸的每一端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压缩缸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连接有单向阀(23),压缩缸还连接有冷却装置。本气体压缩装置的压缩缸的两端均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从而能够在压缩活塞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都能够实现对气体的压缩,压缩速度快,且能量利用率高,降低了气体的压缩成本,冷却装置能够对压缩缸进行降温,避免压缩缸温度升高。避免压缩缸温度升高。避免压缩缸温度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压缩装置


[0001]一种气体压缩装置,属于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氢是一种无色的气体。燃烧一克氢能释放出142千焦尔的热量,是汽油发热量的3倍。它燃烧的产物是水,没有灰渣和废气,不会污染环境。氢的重量特别轻,它比汽油、天然气、煤油都轻多了,因而携带、运送较不方便,但氢作为燃料仍然被认为将会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氢燃料作为能源的突出特点是无污染、效率高、可循环利用。
[0003]加氢站需要通过压缩机压缩,以方便氢气的储存和输送,现有的氢气压缩机是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实现对氢气压缩的,但是现有的氢气压缩机在仅仅只能利用活塞的单向运动实现压缩,即活塞复位时为空行程,不对氢气压缩,这既降低了氢气压缩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能量利用率,提高了氢气压缩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活塞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都能够对气体实现压缩,压缩速度快,且能量利用率高的气体压缩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气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以及压缩缸,压缩缸内滑动设置有压缩活塞,并将压缩缸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动力装置与压缩活塞相连,并带动压缩活塞往复移动,压缩缸的每一端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压缩缸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连接有单向阀,压缩缸还连接有冷却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缩活塞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的压缩缸有对称设置在动力装置两端的两个,动力装置同时与两个压缩缸的压缩活塞相连,并带动其同步移动,且任意一个压缩缸的两个出气口分别与另一个压缩缸的两个进气口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的一级压缩缸的内腔的截面积为二级压缩缸的内腔的截面积的两倍。
[0009]优选的,所述的压缩缸的缸壁上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环绕压缩缸间隔均布有多个。
[0010]优选的,所述的压缩缸外套设有水缸,水缸与压缩缸间隔设置,形成冷却夹套。
[0011]优选的,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水冷缸,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水冷缸后与压缩活塞相连,水冷缸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0012]优选的,所述的水冷缸与压缩缸之间设置有气体密封装置和液体密封装置,液体密封装置设置在气体密封装置和水冷缸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的气体密封装置包括沿远离压缩缸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塞用组合密封圈、UN密封圈以及O型密封圈,且UN密封圈与O型密封圈之间的设置有排气口。
[0014]优选的,所述的液体密封装置包括沿远离水冷缸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塞用组合密
10、一级外室冷却器11、一级内室冷却器12、外室缓冲器13、内室缓冲器14、二级外室冷却器15、二级内室冷却器16、出气缓冲器17、出气储罐18、一级压缩活塞19、二级压缩活塞20、活塞杆21、液压缸活塞22、一级水缸23、单向阀24、二级水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图1~3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3]一种气体压缩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以及压缩缸,压缩缸内滑动设置有压缩活塞,并将压缩缸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动力装置与压缩活塞相连,并带动压缩活塞往复移动,压缩缸的每一端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压缩缸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连接有单向阀23,压缩缸还连接有冷却装置。本气体压缩装置的压缩缸的两端均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从而能够在压缩活塞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都能够实现对气体的压缩,压缩速度快,且能量利用率高,降低了气体的压缩成本,冷却装置能够对压缩缸进行降温,避免压缩缸温度升高。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35]具体的: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为液压缸1,液压缸1竖向设置。压缩缸有对称设置在液压缸1上下两端的两个,位于下端的压缩缸为一级压缩缸4,位于上端的压缩缸为二级压缩缸6。在一级压缩缸4和液压缸1之间以及二级压缩缸4和液压缸1之间均设置有水冷缸3,形成冷却装置。液压缸1的活塞杆20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侧的水冷缸3后与一级活塞18和二级活塞19相连。液压缸活塞21滑动设置在液压缸1内,且液压缸活塞21套设在活塞杆20外,并带动活塞杆20同步移动。一级压缩缸4的一级活塞18通过螺钉与活塞杆20相连,且一级活塞18上设置有用于将螺钉罩设在内的一级螺纹座,一级螺纹座与一级活塞18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二级压缩缸6的二级活塞19通过螺钉与活塞杆20相连,且二级活塞19上设置有用于将螺钉罩设在内的二级螺纹座,二级螺纹座与二级活塞1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36]一级压缩缸4的截面积为二级液压缸6的截面积的两倍,位于液压缸1与一级压缩缸4之间的水冷缸3为圆筒状,位于二级压缩缸6与液压缸1之间的水冷缸3为沿靠近液压缸1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
[0037]液压缸1的两端均设置有液压缸端盖2,液压缸端盖2与液压缸1的对应端可拆卸的连接,且液压缸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液压缸端盖2密封连接。液压缸活塞21的两端分别滑动穿过对应侧的液压缸端盖2,且活塞杆20与液压缸端盖2之间密封连接。
[0038]一级压缩缸4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级缸端盖5,一级缸端盖5分别与一级压缩缸4的对应端可拆卸的连接,且一级压缩缸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以及一级缸端盖5密封连接。位于一级压缩缸4和液压缸1之间的水冷缸3的一端和与其相邻的一级缸端盖5密封连接,另一端和与其相邻的液压缸端盖2密封连接,活塞杆20右端穿过对应侧的一级缸端盖5后与一级压缩活塞18相连。在一级缸端盖5与活塞杆20之间设置有气体密封装置和液体密封装置,液体密封装置设置在气体密封装置和一级压缩缸4之间。
[0039]一级压缩活塞18将一级压缩缸4内腔分隔成靠近液压缸1的一级内室,以及远离液压缸1的一级外室。两个一级缸端盖5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两个一级缸端盖5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均安装有单向阀23。
[0040]一级压缩缸4的缸壁上设置有平行于活塞杆20设置的一级冷却通道401,一级冷却通道401环绕一级压缩缸4间隔均布有多个。一级压缩缸4外套设有一级水缸22,一级水缸22与一级压缩缸4同轴设置,且一级水缸22与一级压缩缸4间隔设置,形成环绕一级压缩缸4设置在一级冷却夹套,一个一级缸端盖5上设置有同时与所有一级冷却通道401和一级冷却夹套相连通的进水口,另一个一级缸端盖5上设置有同时与多有一级冷却通道401和一级冷却夹套相连通的出水口。
[0041]二级压缩缸6的两端均设置有二级缸端盖7,二级缸端盖7分别与二级压缩缸6的对应端可拆卸的连接,且二级压缩缸6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以及压缩缸,压缩缸内滑动设置有压缩活塞,并将压缩缸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动力装置与压缩活塞相连,并带动压缩活塞往复移动,压缩缸的每一端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压缩缸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连接有单向阀(23),压缩缸还连接有冷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液压缸(1),液压缸(1)的活塞杆(20)与压缩活塞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缸有对称设置在动力装置两端的两级,动力装置同时与两级压缩缸的压缩活塞相连,并带动其同步移动,一级压缩缸(4)的两个出气口分别与二级压缩缸(6)的两个进气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压缩缸(4)的内腔的截面积为二级压缩缸(6)的内腔的截面积的两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缸的缸壁上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环绕压缩缸间隔均布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泽通孙万春孙金涛孙哲潘斌赵佰华郭涛孙涛孙启通孙逊志穆兴政
申请(专利权)人:博山水泵制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