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切边模刀口位置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81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切边模刀口位置调节装置,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压铸机构,所述压铸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压铸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废料储存机构,所述压铸机构包括切模机构,所述切模机构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左侧设置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了切模刀、活动杆、二号锥齿轮、螺纹块、螺纹杆、孔板的配合,令活动杆转动使得切模刀进行旋转,转动螺纹块令螺纹杆带动孔板穿过活动杆进入到二号锥齿轮内部,解决了传统的切模机构针对切模刀的操作较为繁琐,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达到了切模刀进行转动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切边模刀口位置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切边模刀口位置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机就是用于压力铸造的机器,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压铸机生产出的压铸件进料口会产生柱状废料,需要使用切边模具对其进行切除。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切边模具在切边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切模刀进行角度偏转进行调整,以保证产品精度,传统的切模机构针对切模刀的操作较为繁琐,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05]2、废料大多会落入到废料箱内,废料直接落入到废料箱内,容易造成废料箱内部堵塞,同时废料在废料箱内相互之间有空隙,废料箱内部的空间未完全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切边模刀口位置调节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切模刀进行转动的效果,解决切边模具在切边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切模刀进行角度偏转进行调整,以保证产品精度,传统的切模机构针对切模刀的操作较为繁琐,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废料大多会落入到废料箱内,废料直接落入到废料箱内,容易造成废料箱内部堵塞,同时废料在废料箱内相互之间有空隙,废料箱内部的空间未完全利用的问题,以达到提高废料箱的实用性的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压铸模具切边模刀口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压铸机构,所述压铸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压铸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废料储存机构。
[0009]所述压铸机构包括切模机构,所述切模机构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左侧设置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螺纹块的右侧延伸至固定外壳的内部,所述螺纹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外壳的内壁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切模刀,所述一号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二号锥齿轮,所述二号锥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孔板,所述螺纹杆的内壁设置有磁石块,所述孔板的内壁搭接有固定块。
[0010]所述废料储存机构包括储存外壳,所述储存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活门,所述储存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储存外壳的内壁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敲击锤,所述储存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流通孔。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存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
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块。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放置块的表面放置有铸件,支撑腿用以保证压铸过程的稳定性。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切块,所述固定柱的表面设置有一号活动板。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流通管可将切下的废料向下传输,传输至储存外壳内。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柱的表面且位于一号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二号活动板,所述二号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推动柱可带动切模刀向下位移,使得切模刀对铸件进行切割。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动柱的内壁且位于伸缩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弹簧可发生压缩变化,伸缩杆在弹簧压缩过程中进行限位。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固定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活动板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杆的底部均延伸至一号活动板的底部。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连接杆会将切模刀感受的力传输至弹簧。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2]1、本技术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切边模刀口位置调节装置,采用了切模刀、活动杆、二号锥齿轮、螺纹块、螺纹杆、孔板的配合,令活动杆转动使得切模刀进行旋转,转动螺纹块令螺纹杆带动孔板穿过活动杆进入到二号锥齿轮内部,解决了切边模具在切边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切模刀进行角度偏转进行调整,以保证产品精度,传统的切模机构针对切模刀的操作较为繁琐,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达到了切模刀进行转动的效果。
[0023]2、本技术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切边模刀口位置调节装置,采用了储存外壳、敲击锤、分隔板的配合,通过分隔板将落入到储存外壳内部的废料进行分流,通过敲击锤令储存外壳发生震动,令废料之间空隙降低,解决了废料大多会落入到废料箱内,废料直接落入到废料箱内,容易造成废料箱内部堵塞,同时废料在废料箱内相互之间有空隙,废料箱内部的空间未完全利用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废料箱的实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压铸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切模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切模机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废料储存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压铸机构;11、流通管;12、切块;13、支撑板;14、放置块;15、固定柱;16、固定杆;17、一号活动板;18、二号活动板;19、推动柱;191、切模机构;1911、切模刀;1912、活动杆;1913、固定外壳;1914、旋转杆;1915、一号锥齿轮;1916、二号锥齿轮;1917、螺纹块;1918、固定盘;1919、螺纹杆;1920、磁石块;1921、孔板;1922、固定块;192、连接杆;193、弹簧;194、伸缩杆;2、废料储存机构;21、储存外壳;22、活门;23、电机;24、转动杆;25、敲击锤;26、流通孔;27、分隔板;3、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铸模具切边模刀口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压铸机构1,压铸机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压铸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废料储存机构2,压铸机构1包括切模机构191,切模机构191包括固定外壳1913,固定外壳1913的左侧设置有螺纹块1917,螺纹块19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918,螺纹块1917的右侧延伸至固定外壳1913的内部,螺纹块1917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919,固定外壳1913的内壁顶部活动连接有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切边模刀口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压铸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机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压铸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废料储存机构(2);所述压铸机构(1)包括切模机构(191),所述切模机构(191)包括固定外壳(1913),所述固定外壳(1913)的左侧设置有螺纹块(1917),所述螺纹块(19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918),所述螺纹块(1917)的右侧延伸至固定外壳(1913)的内部,所述螺纹块(1917)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919),所述固定外壳(1913)的内壁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912),所述活动杆(19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锥齿轮(1915),所述活动杆(1912)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外壳(19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切模刀(1911),所述一号锥齿轮(1915)的表面啮合有二号锥齿轮(1916),所述二号锥齿轮(19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914),所述螺纹杆(19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孔板(1921),所述螺纹杆(1919)的内壁设置有磁石块(1920),所述孔板(1921)的内壁搭接有固定块(1922);所述废料储存机构(2)包括储存外壳(21),所述储存外壳(21)的侧面设置有活门(22),所述储存外壳(2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7),所述储存外壳(21)的内壁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4),所述转动杆(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敲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蜀工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