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861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射料装置、静模具、动模具与第一传动机构,且静模具、动模具位于射料装置与第一传动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底座上端外表面的中段开设有滑槽,且动模具基于滑槽滑动连接于第一底座的上端外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通过设置的制冷组件,制冷组件的实用性较高,间接的提高了压铸件的取出效率,且通过设置的制冷水箱,制冷水箱的结构简单,进一步提高制冷组件的使用效果,又通过设置的报警机构,报警机构的结构新颖,间接的使整个装置的运作更加智能化,更加节省人力,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镁合金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机就是用于压力铸造的机器,包括热压室及冷压室两种,后都又分为直式和卧式两种类型,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最初用于压铸铅字。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开号为CN202022384858.6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对智能取件装置进行了公开,其中不足之处在于,因铝镁物料本体压铸的温度过高,现有的智能取件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物料冷却的速度相对较慢,进而影响工人们对物料的捡收,且在对物料压铸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更好得知的模具内部的熔液的量的多少,对此,可对其加装满液报警装置,待模具内部的熔液充满后,即可自动报警,停止注射物料,间接的提高了物料的加工速率,结合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射料装置(2)、静模具(4)、动模具(5)与第一传动机构(9),且静模具(4)、动模具(5)位于射料装置(2)与第一传动机构(9)之间,所述第一底座(1)上端外表面的中段开设有滑槽(13),且动模具(5)基于滑槽(13)滑动连接于第一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一底座(1)后端的中段设置有第三底座(16),且第三底座(16)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10),所述第一底座(1)前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6),且第二底座(6)的上端设置有制冷组件(7),所述静模具(4)另一侧的中心开设有型腔(12),所述静模具(4)的前后两段可拆卸连接有报警机构(8);所述报警机构(8)包括第二放置槽(802)与玻璃板(803),两个所述第二放置槽(802)分别由静模具(4)前后两侧的中段开设,且两个第二放置槽(802)均与型腔(12)相通,两个所述玻璃板(803)分别卡嵌于两个第二放置槽(802)相对段的内壁且与之分别固定连接,且两个玻璃板(803)分别与型腔(12)前后两侧的内壁持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料装置(2)、第一传动机构(9)主体的下端均与第一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射料装置(2)与静模具(4)之间设置有射料管(3),所述射料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射料装置(2)的输出端,所述射料管(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静模具(4)的一侧且与之相通,所述第三底座(16)、第二底座(6)与第一底座(1)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0)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第三底座(16)的上端外表面,且制冷组件(7)主体的下端与第二底座(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1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行程开关(14);所述动模具(5)的下端与滑槽(13)的结构相契合,且动模具(5)通过第一传动机构(9)基于滑槽(13)滑动连接于第一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一传动机构(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动模具(5)另一侧表面的中心,所诉第二传动机构(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板(11),且顶出板(11)位于静模具(4)与动模具(5)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0)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行程开关(15),且第二行程开关(15)正对于顶出板(11)的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7)包括制冷水箱(701)、出水管(702)、进水管(703)、进水口(704)、导管(705)、出水口(706)、支杆(707)、卧式水泵(708)、插接板(70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709)插接于动模具(5)的内壁,且插接板(709)由动模具(5)的上端与之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管(705)内嵌于插接板(709)的内壁且与之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艳辉高兵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宜安云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