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56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线驱动装置、马达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在直线驱动装置(100)中,利用支撑于托架(4)的引导轴(5)及导螺杆(2)来驱动可动构件(6)。与导螺杆(2)构成进给丝杠机构的螺母机构(30)在两个螺母部(3)之间具备第一弹簧(35),因此能够抑制螺母部(3)相对于导螺杆(2)的晃动。两个螺母部(3)中的与马达(1)及第一板部(41)设于相反侧的第一螺母部(31)相对于可动构件6不可在轴线(L)方向上相对移动。因此,当在可动构件(6)上搭载被驱动构件,沿接近第一板部(41)的方向驱动可动构件(6)时,被驱动构件难以与第一板部(41)及配置在其周边的构件发生干涉。因而,即使在降低晃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延长可动构件(6)的可动范围。围。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线驱动装置
[0001]相关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68091.4的名称为“直线驱动装置、马达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17年11月7日。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导螺杆(lead screw)的旋转来使可动构件直线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马达(motor)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4]作为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而使可动构件沿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已知有本专利技术人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直线驱动装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直线驱动装置如图23及图24所示,大致包含:马达20;导螺杆22,可与马达20的输出轴21一体地旋转;滑块(slider)24,不可旋转地装入有与导螺杆22啮合的螺母(nut)23;引导(guide)轴25,与导螺杆22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并且插通滑块24上形成的孔部24a;以及托架(bracket)26,被固定于马达20的壳体(casing)39。图23是以往例的直线驱动装置的说明图。图24是用于图23所示的直线驱动装置的可动构件的说明图,是图23的C

C线上的剖面图。
[0005]托架26包括被固定于马达20的壳体39的第一板部261(一端部)、在导螺杆22的前端侧跟第一板部261相向的第二板部262、及连结第一板部261与第二板部262(另一端部)的第三板部263,第三板部263的板面是与导螺杆22平行地延伸。由设于第二板部262的轴承26a旋转自如地支撑导螺杆22的前端部,在托架26的两端部,支撑有配置在导螺杆22斜上方的引导轴25的两端部。
[0006]直线驱动装置中,通过马达20来使导螺杆22旋转,由此,使支撑与导螺杆22啮合的螺母23的滑块24沿轴线L方向而直线地往复移动。此种直线驱动装置中,存在下述问题:因导螺杆22与螺母23的螺纹间的游隙(clearance)、或滑块24的孔部24a与引导轴25之间的游隙,导致在马达20的启动时或停止时、反转时,滑块24产生圆周方向的晃动,从而在运行时产生误差。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直线驱动装置中,如图23所示,在导螺杆22的圆周方向上将滑块24一分为二成滑块本体27与可动部28,在滑块本体27与可动部28之间,设置朝图24中以箭头S所示的圆周方向的反方向对两者施力的弹簧(spring)29。而且,在从滑块本体27及可动部28朝托架26侧延伸的脚部27a、脚部28a的前端,分别设有在托架26上滚动的钢珠90。因而,通过借助弹簧29的施加力来将滑块本体27及可动部28的脚部27a、脚部28a按压至托架26上,从而能够在马达20的启动/停止时或反转时,防止滑块24产生圆周方向的晃动。
[0007]此处,图23所示的直线驱动装置中,使用了在两个螺母23之间配置有弹簧230的螺母机构。在螺母机构中,两个螺母23中的设于与马达20及第一板部261为相反侧的螺母23a是相对于滑块24可沿轴线L方向相对移动地支撑于滑块24,设在马达20及第一板部261侧的
螺母23b是相对于滑块24不可沿轴线L方向相对移动地支撑于滑块24。弹簧230朝与马达20及第一板部261为相反侧对螺母23a施力。因而,能够抑制螺母23相对于导螺杆22的晃动。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

574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2]图23及图24所示的直线驱动装置中,相对于滑块24而搭载被驱动构件(未图示),以使被驱动构件直线运动。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直线驱动装置中,在使用两个螺母23来抑制螺母23相对于导螺杆22的晃动时,是采用将设在马达20及第一板部261侧的螺母23b相对于滑块24不可相对移动地支撑于滑块24的结构。因此,当相对于滑块24而在偏靠马达20及第一板部261所处的一侧的位置搭载被驱动构件,朝接近马达20及第一板部261的方向驱动滑块24时,被驱动构件容易与马达20、第一板部261及配置在其周边的构件发生干涉,因此存在滑块24的可动范围变窄的问题。
[0013]另外,在图23及图24所示的直线驱动装置中,将滑块24分割为滑块本体27及可动部28,并将它们间的弹簧29予以装入,并且在两脚部27a、脚部28a的前端设置滚动用的钢珠90,因此结构复杂化而零件个数也增加,其结果,存在制造成本高昂的问题。进而,还存在下述问题:始终有固定的压力从滑块24的脚部27a、脚部28a经由钢珠90作用于托架26并在托架26上移行,因此必须提高托架26的弯曲强度,厚度尺寸变大,并且还必须提高板面的平面度。
[0014]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更适当的结构来降低晃动的直线驱动装置、马达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0015]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6]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即使降低晃动,也能将可动构件的可动范围设定得较长。即,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是一种直线驱动装置,其包括:马达;导螺杆,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绕轴线一体地旋转;螺母机构,与所述导螺杆构成进给丝杠机构;引导轴,与所述导螺杆平行地延伸;可动构件,移动自如地支撑于所述引导轴,经由所述螺母机构而由所述马达沿所述导螺杆的轴线方向予以驱动;以及托架,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及第三板部,且在所述第二板部保持有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导螺杆的前端侧的轴承,所述第一板部被固定于所述马达的壳体的位于所述导螺杆侧的输出侧端面,所述第二板部是在所述导螺杆的前端侧跟所述第一板部相向,所述第三板部连结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螺母机构包括:第一螺母部,相对于所述可动构件不可沿所述导螺杆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第二螺母部,相对于所述可动构件可在较所述第一螺母部为所述第一板部侧沿所述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以及第一弹簧,朝所述轴线方向对所述第二螺母部施力。
[0017]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支撑于托架的引导轴及导螺杆来驱动可动构件,因此在驱动可动构件时,难以发生晃动。而且,由于使用了包括两个螺母部(第一螺母部及第二螺母部)与第一弹簧的螺母机构,能够抑制螺母部相对于导螺杆的晃动。即使在此情况下,两个螺母部中
的设于与马达及第一板部为相反侧的第一螺母部相对于可动构件不可相对移动。因此,当在可动构件上搭载被驱动构件时,是将被驱动构件搭载于偏靠向与马达及第一板部为相反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延长可动构件的可动范围等,从而能够以更适当的结构来降低晃动。
[0018]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采用下述实施方式,即,所述导螺杆及所述引导轴是配置于在铅垂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根据此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引导轴及导螺杆来以稳定的状态接受可动构件的负荷。因而,能够稳定地驱动可动构件及被驱动构件,能够适当地降低晃动。
[0019]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采用下述实施方式,即,对所述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驱动装置,其包括:马达;导螺杆,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绕轴线一体地旋转;螺母机构,与所述导螺杆构成进给丝杠机构;引导轴,与所述导螺杆平行地延伸;可动构件,移动自如地支撑于所述引导轴,经由所述螺母机构而由所述马达沿所述导螺杆的轴线方向予以驱动;以及托架,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及第三板部,且在所述第二板部保持有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导螺杆的前端侧的轴承,所述第一板部被固定于所述马达的壳体的位于所述导螺杆侧的输出侧端面,所述第二板部是在所述导螺杆的前端侧跟所述第一板部相向,所述第三板部连结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机构包括:第一螺母部,相对于所述可动构件不能沿所述导螺杆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第二螺母部,相对于所述可动构件能够在较所述第一螺母部向所述第一板部侧沿所述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以及第一弹簧,朝所述轴线方向对所述第二螺母部施力,在所述导螺杆的所述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二螺母部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一螺母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弹簧是由所述导螺杆贯穿内侧的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螺母部包括:第一圆筒部,在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导螺杆啮合的内螺纹;以及多边形的第一凸缘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圆筒部的与所述螺旋弹簧为相反侧的端部,使所述第一凸缘部自所述第一圆筒部凸出,所述第二螺母部包括:第二圆筒部,在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导螺杆啮合的内螺纹;以及多边形的第二凸缘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圆筒部的与所述螺旋弹簧为相反侧的端部,使所述第二凸缘部自所述第二圆筒部凸出,且所述第二凸缘部接受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螺杆及所述引导轴是配置于在铅垂方向上重合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可动构件,设有被驱动构件的搭载部,所述搭载部的中央在铅垂方向上与所述导螺杆及所述引导轴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构件是以由所述导螺杆的中心轴线及所述引导轴的中心轴线所规定的假想平面为中心而面对称地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上,保持有能够检测所述可动构件的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部保持有所述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部的与所述第三板部为相反侧的端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板部弯折的第
四板部,在所述第四板部保持有所述开关。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板部是与所述第三板部平行。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是通过所述可动构件接触而检测所述可动构件的接触式开关。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构件上设有朝向与所述第三板部为相反侧突出而能够接触至所述开关的第五板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缘部为方形。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部中,在所述第二凸缘部的所述螺旋弹簧侧的面上,形成有接受所述第一弹簧的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川高徳畑迫裕之春日孝文植木贵久乌立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