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8077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方法,采用温控监测装置实现混凝土温控监测,所述温控监测装置包括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横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管道,且管道的顶端延伸至混凝土层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利用BIM技术实施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方法,通过将温度感应器与中央处理模块进行连接,并预先对对比模块进行数据上的设定,此项设置能够实施对管道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并传输给移动终端让工作人员观看,避免了人工巡检的繁琐性以及误差性。巡检的繁琐性以及误差性。巡检的繁琐性以及误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信息化模型的简称就是BIM技术,是一项在整个工程建造过程中,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建立建筑数字信息、应用建筑数字信息及传递建筑数字信息等,进一步的提高施工管理过程中整体水平的全新技术,通过BIM技术的提前模拟,在当前的施工过程中基本实现大面积混凝浇筑,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其他缺陷,目前,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常用的方法,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现场将大量的热传感器预埋在混凝土内部,监测人员对预埋的测点进行测量,记录所测数据,再进行内业数据分析,但是热传感器安装繁多,导致监测点多而分散,如果由人工一个一个进行定点巡查,无疑增加了工作量以及繁琐度,并且大量的检测点之间距离较远,如果依次进行检测会导致因时间问题而使温度发生误差,以至于后续的数据分析不准确。无法针对现场突发情况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对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方法,采用温控监测装置(33)实现混凝土温控监测,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监测装置(33)包括混凝土层(1),所述混凝土层(1)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安装槽(2),且安装槽(2)横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设置有管道(3),且管道(3)的顶端延伸至混凝土层(1)的上方,所述管道(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盖(4),且固定盖(4)底部的外侧开设有与管道(3)相配合使用的对接口(5),所述对接口(5)内腔内侧的前部与后部以及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槽(6),所述固定盖(4)的两侧以及表面和后部均通过开设开口螺纹连接有螺栓(7),所述螺栓(7)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盖(4)和管道(3)并延伸至螺纹槽(6)的内侧,所述固定盖(4)的内部开设有联动槽(8),所述固定盖(4)顶部的外侧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环形变色灯(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槽(8)的左侧开设有驱动槽(9),所述固定盖(4)的顶部通过开设开口滑动连接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的底端依次贯穿固定盖(4)和联动槽(8)并延伸至管道(3)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0)的表面且位于联动槽(8)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1),所述螺纹套(11)表面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轴承套(12),且轴承套(12)的两侧通过支架与联动槽(8)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11)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槽(9)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顶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驱动槽(9)内腔的顶部,所述转动杆(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盘(13)相啮合的第二齿盘(16),所述滑块(20)的底端且位于管道(3)的内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17),所述固定盖(4)底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9),两个所述固定杆(1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槽(19)相配合使用的滑块(20),且滑块(20)滑动安装与滑动槽(19)的内侧,所述螺纹杆(10)的顶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数值设定器(21),所述混凝土层(1)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储水箱(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储水箱(22)内腔的一侧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水泵(23),两个所述水泵(23)的连接口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导水管(24)和第二导水管(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齐高蕤程安春廖定雄陈亨南勃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