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液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796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化液及其使用方法。活化液由单独储存的活化A液、活化B液与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而成,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金属盐0.2%~5%;二甲胺基硼烷0.1%~3%;乙酸铅0.0001%~0.03%;异硫脲丙磺酸钠0.005%~0.3%;丁二酸0.5%~3%;乳酸0.5%~5%;酒石酸0.5%~3%;苹果酸0.5%~5%;28%氨水0.01%~0.5%;氢氧化钠2%~8%;其中,活化A液包括金属盐和去离子水,金属盐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硫酸钴和氯化钴中的至少一种,活化B液包括二甲胺基硼烷、乙酸铅、异硫脲丙磺酸钠、丁二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28%氨水、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化液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活化液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化学镍层在五金件中,是作为抗氧化层的存在,能够增加五金件的使用寿命。大部分的五金件都是单一立体的物件,即整体是一整块能导电的镀件,因此大部分可以通过化学镀镍的方式在待镀件上镀镍。
[0003]化学镀镍又称为无电解镀镍或自催化镀镍,是通过溶液中适当的还原剂使镍离子在金属表面进行的镍沉积过程。目前常使用的还原剂是次磷酸二氢钠,而得到镍磷合金镀层。由于镍磷合金镀层含磷,而磷在一般环境下是不会氧化的;因此相对于其他化学镍合金层,镍磷合金层更受五金化学镍表面处理的青睐。但由于次磷酸二氢钠本身的还原性不高,并不能直接在铜基材上将镍金属还原出来(即有镍磷合金层需求,在以铜为基材,同时必须使用次磷酸二氢钠作为还原剂的前提下),这个化学镍还原反应是必须使用催化剂来启动的,一般而言以钯金属为催化剂,进而引发化学镀镍,但是,采用钯金属后,增加了相当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应用于铜表面化学镍活化的活化液以及该活化液的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化液,应用于铜表面化学镍的活化,所述活化液由单独储存的活化A液、活化B液与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而成,混合而成后的活化液中,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0006][0007][0008]其中,所述活化A液包括所述金属盐和去离子水,所述金属盐包括硫酸镍、氯化镍、
硫酸钴和氯化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化B液包括所述二甲胺基硼烷、所述乙酸铅、所述异硫脲丙磺酸钠、所述丁二酸,所述乳酸、所述酒石酸、所述苹果酸、所述28%氨水、所述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
[000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化A液中的金属盐的质量含量为(0.2~5%)的10~20倍。
[001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化B液中的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均为所述活化液中各组分的10~30倍。
[001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化液的pH值为5~9。
[001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混合后的活化液中,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0013][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活化液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依据所需配制的活化液的总量而加入如上所述的活化B液,并加入一定水稀释;
[0016]接着加入如上所述的活化A液,并加入定容至预设的体积,而得到所述活化液;
[0017]将待处理的基材浸泡于上述活化液中。
[0018]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在温度为20~60℃下浸泡所述基材。
[001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检测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然后依据所述活化液的质量百分比补充相应的所述活化A液或所述活化B液。
[002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的活化液使用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二甲胺基硼烷,并以化学镍或化学钴的方式将镍或者钴金属还原于铜基材之上,再让镍金属或钴金属作为后续高温传统镍磷合金化学镍反应的催化层,从而降低活化液的成本,以解决使用贵重金属成本过高的问题。
[0022]且本申请将活化液分为活化A液和活化B液,即将金属离子与还原剂分为两部分,不仅能够避免在存放与运输过程中,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还能够根据活化液在化学镀镍过程中的消耗,而依据金属离子与还原剂的消耗量分别进行添加,更节约原材料、减少废液排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五金件采用本实施例四的活化液后的外观图。
[0024]图2是五金件采用实施例四的活化液后的扫描显微镜的图像。
[0025]图3是本申请中活化液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7]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8]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五金件是以铜基材为主,而铜对化学镍不具有催化活性,因此在铜基材上进行化学镀镍时,就必须先镀上一层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
[0029]该物质作为化学镍的催化层,使镍盐还原为镍而沉积于铜基材上。
[0030]目前,在五金件的化学镀镍过程中,前处理活化一般使用电镀镍作为铜金属活化用(因为不论是本专利技术的化学镍金属层或者是电镀镍镀出来的镍金属,都具有催化效果),或者可使用铁、铝、锌材(这三者在高温状态下能够被镍金属置换,从而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置换镍,镍再进行催化反应)以及贵重金属钯(钯催化)等金属,这三种方式都有缺点,电镀镍必须拉导电线,因此不适合非连续型的小镀件或者形状复杂的大镀件,而铁、铝、锌的使用受终端客户限制,贵重金属则是价格昂贵。
[0031]另外,五金件还可以使用触击催化的方式进行催化镍。触击催化是将待镀件放置于化学镍镀液中,再使用具有化学镍的已镀件直接与待镀件接触,此时待镀件的表面会开始析氢并开始还原镍离子,接着移除已镀件即可,待镀件会继续进行化学镍的还原。
[0032]但,工业化的现在,对于不是很大的待镀件或不连续的镀件,一个一个进行触击催化的工艺已经几乎不可能存在。
[003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化液,主要适用于五金件中在铜基材上化学镀镍时的活化,其成本较低,且能对不连续的待镀件进行催化而实现化学镀镍,从而能够取代目前以贵重金属作为原料的活化液以及触击催化的方式,适用范围广。
[0034]以下具体详细说明该活化液的活化(催化)原理。
[0035]具体地,该活化液由单独储存的活化A液、活化B液与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而成,混合而成后的活化液中,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0036][0037][0038]其中,活化A液包括金属盐和去离子水,金属盐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硫酸钴和氯化钴中的至少一种。
[0039]活化B液包括二甲胺基硼烷、乙酸铅、异硫脲丙磺酸钠、丁二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28%氨水、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
[0040]进一步地,混合后的活化液中,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0041][0042]将活化液分为活化A液和活化B液,即将金属离子与还原剂分为两部分,不仅能够避免在存放与运输过程中,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还能够根据活化液在化学镀镍过程中的消耗,而依据金属离子与还原剂的消耗量分别进行添加,更节约原材料、减少废液排放。
[0043]金属盐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硫酸钴和氯化钴中的至少一种。即金属盐可以是上述任意一种,还可以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混合,或者四种全部包括。
[0044]二甲胺基硼烷为还原能力较强的还原剂,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化液,应用于铜表面化学镍的活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液由单独储存的活化A液、活化B液与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而成,混合而成后的活化液中,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其中,所述活化A液包括所述金属盐和去离子水,所述金属盐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硫酸钴和氯化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化B液包括所述二甲胺基硼烷、所述乙酸铅、所述异硫脲丙磺酸钠、所述丁二酸,所述乳酸、所述酒石酸、所述苹果酸、所述28%氨水、所述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A液中的金属盐的质量含量为(0.2~5%)的10~20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B液中的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均为所述活化液中各组分的10~30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俊饶猛廖星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松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