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39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特别是一种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技术介绍

[0002]N

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雷尼替丁及其制剂中含有的一种强致癌毒性杂质,其可接受限度极低,每g雷尼替丁中仅允许含NDMA在300ng以下。由于NDMA限量较低,按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灵敏度较高的质谱法检测,定量限约为33ppb。质谱法虽灵敏度高,但仪器价格昂贵,依赖进口,且检验成本高,对检测人员专业能力要求高,导致大多数雷尼替丁及其制剂的制药企业无检验能力,为企业对药品质量的自控设置了壁垒,也为药品质量的监管造成了阻碍。
[0003]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供试品制备方法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使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验NDMA成为可能,其定量限可达到现有技术的质谱法水平。收集各企业样品按沉淀法处理供试品,按现有液质联用中液相色谱方法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多数企业处理后的样品中其他杂质对NDMA有干扰,且未沉淀完全的雷尼替丁峰保留时间(约8分钟)与NDMA峰(约5.5分钟)较近,前沿效应也导致干扰。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NDMA不受其他杂质干扰,且雷尼替丁主峰与NDMA峰间隔加大,为分离NDMA与各种杂质做好准备。
[0004]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9306遗传毒性杂质控制指导原则,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中NDMA含量可根据化合物特异性风险评估方法来推导可接受摄入量,即根据导致50%肿瘤发生率的给药剂量(Median Toxic Dose,半数中毒剂量,TD50)线性外推法来计算化合物特异性的可接受摄入量,TD50线性外推法即通过啮齿类动物致癌性数据来计算杂质的可接受摄入量,NDMA杂质的限值为0.0959μg/(kg
·
d)
÷
300mg≈320ng/g。
[0005]国内现有检验技术为《关于开展雷尼替丁中N亚硝基二甲胺检验工作的通知》(中检化药函〔2019〕710号)“附件2:HPLC

MS/MS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原料胶囊和片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该法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液相部分的方法为: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含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A,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照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柱温为30℃,进样5μl。经按现有技术测定,雷尼替丁中NDMA的定量限约为33ppb。
[0006]时间(分钟)A%B%09551.09553.080207.001009.00100
9.195514.0955
[0007]欧盟与FDA现有的检验技术均为液质联用、气质联用。法国国家药品和保健品安全管理局使用HPLC法,但其检测限为8.5ng/ml,无法满足NDMA可接受限度的检验,仅用于初筛。
[0008]经仪器对比试验,现有方法对液质联用仪的要求较高,部分型号老旧的仪器仅能达到2ng/mlNDMA浓度的定量限,只有少量较新型号并维护良好的仪器能满足1ng/ml浓度定量限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方法提高耐用性,使大多数仪器均能满足测定需求。
[0009]公开号为CN11252600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雷尼替丁类药物中亚硝胺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处理;(2)样品溶液配制;(3)对照溶液配制;(4)色谱分析。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Agilent C18,4.6mm
×
150mm,3.5μm。所述色谱分析的条件为:检测波长:230nm(改成能够检测到NDMA的波长范围);流动相流速:0.8ml/min;洗脱方式:梯度洗脱;柱温:35℃;溶液进样量:20μL;环境温度:小于15℃。所述流动相A中,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的混合体积比为98:2;所述流动相B中,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的混合体积比为78:22。
[0010]该专利存在一定缺陷,无法满足测定需求,具体如下:
[0011]①
流动相含不挥发盐,无法与质谱检测器联用。液相色谱法虽具有较高专属性,但在方法建立阶段需要采用质谱法对峰纯度进行验证。另外不合格样品也有必要采用质谱确认,因此建立的方法应能方便的进行质谱转移。公开号为CN112526005A的专利方法流动相水相采用磷酸与氢氧化钠配制(取磷酸6.8ml置于900ml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8.6ml,加水至2000ml,用磷酸或质量浓度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10
±
0.05,见该专利第17段),均为不挥发性盐,无法与质谱检测器联用,导致建立的HPLC方法难以验证,且不合格样品需要另行采用现有方法进行质谱验证。
[0012]②
流动相对色谱柱不友好。公开号为CN112526005A的专利方法流动相A仅含2%乙腈,低于C18色谱柱流动相中有机相最低5%的要求,可导致色谱柱性能下降较快,检验成本增加。
[0013]③
该方法可行性较差。按公开号为CN112526005A的专利方法测定样品,发现其可行性较差,无法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具体有:干燥过程可导致雷尼替丁降解产生NDMA、水分含量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重复性较差、二氯甲烷作为溶剂造成色谱峰延展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峰型,方便的进行质谱验证或进行质谱的方法转移。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配制盐酸雷尼替丁供试品溶液,使所述盐酸雷尼替丁供试品溶液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浓度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限,使所述盐酸雷尼替丁供试品溶液中盐酸雷尼替丁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载样量,得到处理后的供试品溶液;
[0017]配制N

亚硝基二甲胺的对照品溶液;
[0018]利用色谱柱对处理后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分别进行色谱分析;
[0019]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和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A为碱性水性流动相,所述碱性水相流动相满足7<pH≤10.5,所述流动相B为有机相。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碱性流动相A,满足7<pH≤10.5,雷尼替丁为碱性化合物,在偏碱性的流动相中其以分子态与固定相进行分配,保留时间大幅延长,峰型更好。当pH低于7则出双峰;当pH高于10.5,NDMA保留时间缩短,与相邻色谱峰分离度降低,且对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制盐酸雷尼替丁供试品溶液,使所述盐酸雷尼替丁供试品溶液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浓度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限,使所述盐酸雷尼替丁供试品溶液中盐酸雷尼替丁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载样量,得到处理后的供试品溶液;配制N

亚硝基二甲胺的对照品溶液;利用色谱柱对处理后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分别进行色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和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A为碱性水性流动相,所述碱性水相流动相满足7<pH≤10.5,所述流动相B为有机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特征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为:波长为235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进样20μ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水性流动相满足9.5≤pH≤1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水性流动相为碱性碳酸氢铵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碳酸氢铵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在碳酸氢铵溶液加入氨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亚硝基二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相为乙腈。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测定雷尼替丁及其固体制剂中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廖彬李钰鑫陈鸿玉刘雁鸣唐桂鹏高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