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739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过滤介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包括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所述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内含有均匀的防静电粒子;所述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的上方连接有防静电纤维网层,所述防静电纤维网层上远离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的一侧含有聚四氟乙烯浸渍层,且所述聚四氟乙烯浸渍层内含有增塑剂,所述防静电纤维网层上方连接有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操作成本低,而且过滤效果好、防静电性能优良,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化学性能,耐用性强,韧性好,有利于推广和应用。于推广和应用。于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过滤介质的
,具体涉及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烟尘过滤用纤维材料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断裂强度、韧性以及耐化学性、阻燃性等。单一的纤维材料往往无法满足要求,因为各纤维材料均具有各种的优缺点,例如最具有代表性的诺梅克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其中的诺梅克斯纤维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化学性,但在高水分烟气中,其耐温温度将迅速下降,即由204℃降到150℃,限制了其应用;聚苯硫醚纤维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的良好性能,适用于燃煤烟气除尘,但其抗氧化剂的能力较差,功能性受到一定的限制;聚酰亚胺纤维的吸附性能好,常用最高温度达260℃,虽可以弥补上述滤料的不足,但其水解稳定性不理想,且价格昂贵;聚四氟乙烯纤维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耐化学性以及力学强度,但价格较高,且成毡较难。
[0003]因而,使用单一的成材纤维制得的滤料效果不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例如,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101927110B的“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专利号为CN201848161U的“燃煤电厂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均只使用的单一的聚四氟乙烯纤维,通过对各结构进行处理,虽然其综合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无法避免材料制造困难、材料价格昂贵的缺陷。因此,目前市场上的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领域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效率高、防静电性能好、功能性强且经济耐用的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包括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所述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内含有均匀的防静电粒子;所述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的上方连接有防静电纤维网层,所述防静电纤维网层上远离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的一侧含有聚四氟乙烯浸渍层,且所述聚四氟乙烯浸渍层内含有增塑剂,所述防静电纤维网层上方连接有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
[0006]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至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的孔隙率依次增大。
[0007]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的孔径为0.2

1.2μm。
[0008]优选的,所述防静电粒子为导电纳米氧化银、导电纳米氧化锌或导电纳米氧化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优选的,所述防静电纤维网层由聚酰亚胺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混纺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苯乙烯或聚烯烃中的一种。
[0011]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浸渍层位于防静电纤维网层的上表面至其1/3

1/2高度处。
[001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配制防静电喷液:按重量份,称取一定量的防静电粒子及成膜剂,并配制成溶液,得到防静电喷液;
[0014]2)制备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通过熔喷或纺粘的方式织造无纺布,并将步骤1)所配制的防静电喷液均匀地电喷到无纺布,真空下干燥,得到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
[0015]3)制备防静电纤维网层:将成材纤维混纺形成具有一定直径的纤维网,以制得防静电纤维网层,并将所制得的防静电纤维网层与步骤2)所得的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连接并加固;
[0016]4)浸渍增塑:配制含有增塑剂的聚四氟乙烯浸渍液,再将步骤3)所获得的滤料进行浸渍处理,然后烘干、热定型,处理后制得聚四氟乙烯浸渍层;
[0017]5)热轧覆合:将步骤4)浸渍处理后的滤料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进行热轧覆合,得到表面结合有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的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
[0018]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成膜剂为丙烯酸乳液或戊二醇单异丁酸酯中的一种,且所述成膜剂与防静电粒子的重量比为1:(1

3)。
[0019]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防静电纤维网层与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的连接方式为针刺或水刺中的一种。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设置了通过针刺或水刺连接的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和防静电纤维网层,并且其中的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为含有防静电粒子的无纺布层,无纺布的设置不但降低了成本,还使得纤维间的空隙更加可控,加入的防静电粒子增强了滤料的防静电性能;而防静电纤维网层由聚酰亚胺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混纺而成,其中的聚酰亚胺纤维带有微弱而永恒的静电,对微粒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进一步增强其防静电性能,且其耐高温性能强,其中的聚四氟乙烯纤维不但耐高温性能优良,还具有最佳的耐化学性和力学强度,增强了滤料的功能性和耐用性。
[0022](2)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含有增塑剂的聚四氟乙烯浸渍层,不但能增强过滤性能,还增强了滤料的韧性,提高滤料的断裂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滤料的耐用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中,1

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2

防静电纤维网层,3

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4

防静电粒子,5

聚四氟乙烯浸渍层,6

增塑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具体实施例1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包括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1,其内部含有均匀的防静电粒子4,即导电纳米氧化银,以提高滤料的防静电性能;在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1的上方连接有由聚酰亚胺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混纺而成的防静电纤维网层2,其远离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1的一侧含有聚四氟乙烯浸渍层5,该聚四氟乙烯浸渍层5位于防静电纤维网层2的上表面至其1/3高度处,且在聚四氟乙烯浸渍层5内含有增塑剂6,即苯乙烯,用以增强防静电纤维网层的韧性,提高滤料的断裂强度,从而提高滤料的耐用性,在防静电纤维网层2上方连接有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3,其孔径为0.2μm。在本实施例中,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3至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1的孔隙率依次增大,以提高过滤效率。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从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S1: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1),所述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1)内含有均匀的防静电粒子(4);所述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1)的上方连接有防静电纤维网层(2),所述防静电纤维网层(2)上远离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1)的一侧含有聚四氟乙烯浸渍层(5),且所述聚四氟乙烯浸渍层(5)内含有增塑剂(6),所述防静电纤维网层(2)上方连接有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3)至防静电玻纤膨体纱布层(1)的孔隙率依次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3)的孔径为0.2

1.2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粒子(4)为导电纳米氧化银、导电纳米氧化锌或导电纳米氧化锡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纤维网层(2)由聚酰亚胺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混纺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6)为苯乙烯或聚烯烃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防静电玻纤复合梯次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浸渍层(5)位于防静电纤维网层(2)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利生胡先海钱丰吴秀秀梁运动许瑞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世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