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卷绕成型制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234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器卷绕成型制程方法,其主要包含有备料步骤、拌合步骤、卷绕步骤及塑型成型步骤;其中,在该拌合步骤中通过一搅拌单元将纤维聚合原料与一定比例的水搅拌混合为浆料,且将该浆料喷涂在一模板上,并进行水分排除而于该模板上形成一片状,而后通过一与该模板对应的卷绕件,以卷收方式将该片状成型出一过滤器的型体,再经该塑型成型步骤将所得的过滤器的型体轮廓外观予以进行塑型后再养护,以便成型出该过滤器成品,如此一贯化的成型制程不但可减化加工流程,达到快速成型外,更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更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更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器卷绕成型制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过滤器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器卷绕成型制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查,当发电厂亦或大型工业制造厂于运作时皆会产生过多的废气,同时产生的废气中会富含有许多气状的污染物,而为避免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在环境保护规范中凡是工业制造厂产生的废气,都必需经过处理后才能向外排放,所以当工业制造厂在废气排出时通过一过滤系统进行处理,同时为有效使废气中的灰尘、粉尘被隔绝,与达到废气的净化,所以在处理废气的过滤系统上会安装一种纤维滤袋,利用该过滤系统的抽风装置将制造生产时产生的废气予以抽入后,经该纤维滤袋外部进入内部过滤,如此能使废气中的灰尘、粉尘有效被隔绝于该纤维滤袋外,使由该纤维过滤袋中向外释出的气体是干净的,因而达到工业废气过滤效果。
[0003]惟,使用发现,虽然利用该纤维滤袋可达到工业废气的过滤,但在使用过程中,因受限于该纤维滤袋整体组织的厚度与密度关系,仅能针对工业废气中颗粒较大的灰尘、粉尘有效隔离于外而已,但对于颗粒较轻且微小如PM2.5以下的微尘粒的过滤效果不佳,实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过滤器卷绕成型制程方法,通过形成片状且以卷绕成型方式,得以有利快速成型出过滤器的型态,不但可减化工序制程,更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0005]于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卷绕成型制程方法,包含有:
[0006]备料步骤,其备具有纤维聚合原料;
[0007]拌合步骤,其备具有一水为介质,及一搅拌单元,该搅拌单元可供前一步骤的该纤维聚合原料置放,并以该纤维聚合原料基准于内加入有2~150倍的水,并由该搅拌单元搅拌混合成一浆料;
[0008]卷绕步骤,其备具有一与搅拌单元连接的出料单元,一与该出料单元连接的成型机,以及一与该成型机连接的吸取单元;其中,该出料单元具有一承接该浆料的转动筒,及一与该转动筒连接且将该浆料输出的输送管;另,该成型机具有一与该输送管连接以供上述该浆料喷涂上的模板,以及一对应该模板且可于该模板上进行卷绕作动的卷绕件,而上述该模板上形成有多个微细孔隙,以及一形成于该模板下且与所有该孔隙相连通的容置空间,至于,该吸取单元具有一可产生吸取作动力的驱动件,以及二端分别与驱动件、容置空间连接的传动件,以使该出料单元将浆料输出且铺设于该模板上时,其多余水分可由该孔隙排出使该浆料中纤维于该模板上形成一具有多个纤维交叠设置的片状纤维件,并使该片状纤维件受到该卷绕件渐进式的卷收,以使该片状纤维件形成一具过滤器的型体,而该吸取单元得以产生吸取作动,以将该浆料充斥于模板上的水分与气体由该孔隙、容置空间经
该传动件予以抽离排出;及
[0009]塑型成型步骤,针对上述步骤所形成的过滤器的整体进行外观的塑型,以确实形成一过滤器的型态,而后予以进行养护,即完成该过滤器的制程。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纤维聚合原料为至少由陶瓷纤维、玻璃纤维、硅酸铝纤维、矿物纤维、植物纤维及有机/无机黏着剂的混合构成群组中所选出的至少一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通过一贯式的连续制程进行,先以拌合步骤搅拌混合成一浆料,再利用卷绕步骤,以喷涂与吸取水分相互配合方式,使浆料中的纤维因水分的抽离而形成一片状纤维件型态设置,并对该片状纤维件施以一卷绕工序,使该片状纤维件成型出一过滤器的型体,而后在再对所得的过滤器的型体轮廓外观予以进行塑型,以成型出一过滤器成品并进行养护程序,进而有效提升过滤器成型质量,用以达到快速成型外,更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制程流程方块图;
[0014]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制程示意图。
[0015]符号说明:
[0016]3:过滤器卷绕成型制程方法
[0017]31:备料步骤
[0018]32:拌合步骤
[0019]33:卷绕步骤
[0020]34:塑型成型步骤
[0021]4:搅拌单元
[0022]5:出料单元
[0023]51:转动筒
[0024]52:输送管
[0025]6:成型机
[0026]61:模板
[0027]62:卷绕件
[0028]611:孔隙
[0029]612:容置空间
[0030]7:吸取单元
[0031]71:驱动件
[0032]72:传动件
[0033]8:过滤器
[0034]A:纤维聚合原料
[0035]B: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0037]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过滤器卷绕成型制程方法依序包含有备料步骤31、拌合步骤32、卷绕步骤33及塑型成型步骤34等步骤;其中,该备料步备31具有纤维聚合原料A,而纤维聚合原料A至少由陶瓷纤维、玻璃纤维、硅酸铝纤维、矿物纤维、植物纤维及有机/无机黏着剂等彼等的混合构成群组中所选出的至少一种,而上述该陶瓷纤维为一种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及具高孔隙率,同时不易与化学物质起化学反应,可耐高温性佳,更具有刚性特质等特性,而该玻璃纤维为一种无机纤维具有耐高温、不可燃、吸湿性小、电绝缘性能良好及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而该硅酸铝纤维具有容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热传导率低、热容小、抗机械振动好、受热膨胀小、隔热性能佳等特性,而该矿物纤维可为一种玄武岩矿其由斜长石、辉石及橄榄石所构成,其具有不可燃性、防离电磁幅射、耐酸、碱和腐蚀性化学试剂及优良的抗张强度等特性,而该植物纤维是一种从自然界撷取的纤维,且具材质轻、可生物降解、对人体无危害、同时强度高、模量大、质硬、耐摩擦、耐腐蚀及耐水泡等特性,至于该有机/无机黏着剂则具有毒性小、不易燃烧、耐久性、可于室温固化等特性;另,该拌合步骤32备具有一水B为介质,及一搅拌单元4(图中以简图表示),而该搅拌单元4可供该纤维聚合原料A置放于内,同时于该搅拌单元4中的该纤维聚合原料A内所加入的水B,以纤维聚合原料A为基准的2~150倍的份量加入,再由该搅拌单元4予以搅拌混合成一浆料。
[0038]接续上述,请配合参阅图2,该卷绕步骤备33具有一与搅拌单元4连接的出料单元5,一与该出料单元5连接的成型机6,以及一与该成型机6连接的吸取单元7(图中皆以简图表示);其中,该出料单元5具有一承接该浆料的转动筒51,及一与该转动筒51连接且将该浆料输出的输送管52,而该转动筒51得以承接该搅拌单元4所搅拌完成的浆料,以使该浆料于该转动筒51中受到不断翻搅,由此可避免该浆料产生早期凝固现象,而该输送管52可将该转动筒51中的浆料予以向外输出,另,该成型机6具有一与该输送管52连接以供该输送管52将该浆料喷涂于上的模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卷绕成型制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备料步骤,其备具有纤维聚合原料;拌合步骤,其备具有一水为介质,及一搅拌单元,该搅拌单元可供前一步骤的该纤维聚合原料置放,并以该纤维聚合原料基准于内加入有2~150倍的水,并由该搅拌单元搅拌混合成一浆料;卷绕步骤,其备具有一与搅拌单元连接的出料单元,一与该出料单元连接的成型机,以及一与该成型机连接的吸取单元;其中,该出料单元具有一承接该浆料的转动筒,及一与该转动筒连接且将该浆料输出的输送管;另,该成型机具有一与该输送管连接以供上述该浆料喷涂上的模板,以及一对应该模板且可于该模板上进行卷绕作动的卷绕件,而上述该模板上形成有多个微细孔隙,以及一形成于该模板下且与所有该孔隙相连通的容置空间,至于,该吸取单元具有一可产生吸取作动力的驱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清王景良
申请(专利权)人:富利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