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29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包括循环槽、超憎油膜组件、浓液管路和清洗组件。循环槽用于接收并容置含油废水,且设有浓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循环槽内液体浓度。超憎油膜组件的输入口与循环槽的输出端连接,超憎油膜组件具有浓液出口和清液出口。超憎油膜组件用于对含油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清液和浓液,分别从清液出口和浓液出口流出。浓液管路的输入端与浓液出口连通,浓液管路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与循环槽连通。浓液进入浓液管路后从第一输出端流出进入循环槽,当循环槽内液体浓度大于预设浓度值时,将部分浓液从第二输出端排出。清洗组件与超憎油膜组件连接,用于清洗超憎油膜组件的堵塞。用于清洗超憎油膜组件的堵塞。用于清洗超憎油膜组件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煤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焦化行业中,剩余氨水主要产生于煤气的冷却过程中,从炭化室导出温度达650~700℃的荒煤气用循环氨水通过喷头强烈喷洒进行冷却,将煤气温度降到80~85℃。同时煤气中的焦油约有50%~60%被冷凝下来,部分焦油与煤尘和焦炭粒混在一起构成焦油渣。煤气冷却后,温度仍相当高,且还含有大量的焦油气和水汽。为了便于输送,减少鼓风机的动力消耗和有效地回收化学产品,煤气须经过汽液分离器后,作进一步冷却到25~35℃(立管式初冷器)或21~22℃(横管式初冷器)。冷凝液经水封槽流入上段冷凝液槽,用泵将其送入初冷器上段进行喷洒,多余部分送到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由气液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焦油和氨水首先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在此进行氨水、焦油和焦油渣的分离。经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出来的氨水,一部分进入焦炉室喷洒冷却煤气,一部分作为剩余氨水经中间槽重力除油后直接进入蒸氨系统,由于单纯的重力油水分离效果不理想,使剩余氨水中仍含有一定量焦油(400ppm以上),直接送入蒸氨系统后,将有大量的焦油沉淀在蒸氨塔的筛板上,严重影响蒸氨塔操作。同时也有大量的油类带入污水处理系统,使得污水处理系统污泥中的细菌活性受到抑制、严重时导致细菌中毒,需对剩余氨水除油。
[0003]对此,一般通过陶瓷膜过滤器或气浮除油机来分离剩余氨水中的焦油,气浮除油机和陶瓷膜一般只能分离较大颗粒的油滴,难以去除小油滴,从而使分离后的剩余氨水含油量仍大于100mg/L,导致蒸氨塔后的二段和三段换热器经常被焦油堵塞,当废水中的油含量高于50mg/L,会增加生化处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剩余氨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包括:
[0007]循环槽,用于容置含油废水且用于接收外来含油废水,所述循环槽内设有浓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循环槽内液体浓度;
[0008]超憎油膜组件,其输入口与所述循环槽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超憎油膜组件具有浓液出口和清液出口;所述超憎油膜组件用于对含油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清液和浓液,分别从所述清液出口和所述浓液出口流出;
[0009]浓液管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浓液出口连通,所述浓液管路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槽连通;所述浓液进入所述浓液管路后从所述第一输出端流出进入所述循环槽,当所述循环槽内液体浓度大于预设浓度值时,将部分所述浓液从所述第二输出端排出;
[0010]清洗组件,与所述超憎油膜组件连接,用于清洗所述超憎油膜组件的堵塞。
[0011]优选的,所述超憎油膜组件为切向流过滤分离;所述超憎油膜组件由若干个超憎油膜单元串联和/或并联构成,所述超憎油膜单元包括膜壳和设于所述膜壳内的膜管,所述膜管包括支撑件和聚合物纤维膜,所述支撑件包括相内骨架和外骨架,所述聚合物纤维膜采用卷式缠绕法固定于所述内骨架上,且所述外骨架固定所述聚合物纤维膜的外层。
[0012]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纤维膜为由不同丝径的纤维编制而成的多孔深度型滤材。
[0013]优选的,所述膜管可更换安装于所述膜壳内。
[0014]优选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反冲洗单元,所述反冲洗单元使用所述清液对所述超憎油膜组件进行反冲洗。
[0015]优选的,所述清液出口与清液管路连通,所述反冲洗单元包括反冲洗补液管路和沿所述清液流向依次设于所述清液管路上的缓冲管、清液罐、清液泵,所述反冲洗补液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清液管路连通,其中,所述反冲洗补液管路的输入端沿所述清液流向设于所述清液泵后,所述反冲洗补液管路的输出端设于所述缓冲管和所述超憎油膜组件之间;
[0016]所述循环槽和所述超憎油膜组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原液阀,所述缓冲管和所述清液罐之间的所述清液管路上设有缓冲阀,所述缓冲管上设有气体入口,用于通入压缩气体。
[0017]优选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化学清洗单元,利用化学药剂清理所述超憎油膜组件的堵塞。
[0018]优选的,所述循环槽和所述超憎油膜组件之间通过原液管路连通,所述原液管路上设有循环泵;
[0019]所述化学清洗单元包括化洗罐,所述化洗罐设有药剂入口,用于添加化学药剂;所述化洗罐的输出端与所述原液管路连通,且连接处位于所述循环槽和所述循环泵之间;所述浓液出口还具有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化洗罐连通。
[0020]优选的,所述化学清洗单元还包括化洗循环管路,其输出端与所述化洗罐连通,输入端与所述浓液管路连通,且位于所述循环泵和所述超憎油膜组件之间。
[0021]优选的,还包括相分离器,所述相分离器的混合液出口与所述循环槽连通,含油废水经所述相分离器进行初步油水分离后得到油液和水液,所述油液排出,所述水液从所述混合液出口进入所述循环槽。
[0022]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的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含油废水流入循环槽,从循环槽进入超憎油膜组件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得到清液和油液,清液进入后续工艺,浓液进入循环槽等待再次循环分离,当循环槽内液体浓度大于预设浓度值时,将部分浓液从浓液管路的第二输出端排出。
[0024]本技术提供的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中,超憎油膜组件中的分离膜具有超亲水超疏油性能,由于憎油性,含油废水中的小油滴很难吸附在分离膜表面,但可以在分离膜的表面自由的滚来滚去,慢慢聚集,从小油滴融合成大油滴,最终形成连续的油相,而水相则完全通过分离膜,从而实现油水分离。含油废水经过聚合物纤维膜过滤后,清液中的油含量能够低于50mg/L(最低可低于20mg/L),可以直接进入蒸氨塔进行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002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超憎油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超憎油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膜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含油废水;2:循环槽;3:超憎油膜组件;4:反冲洗单元;5:化学清洗单元;6:清液;7:浓液;8:膜壳;9:膜管;10:手柄;11:螺纹紧固件;12:单元原液进口;13:单元清液出口;14:单元浓液出口;15:单元反冲洗进口;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槽,用于容置含油废水且用于接收外来含油废水,所述循环槽内设有浓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循环槽内液体浓度;超憎油膜组件,其输入口与所述循环槽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超憎油膜组件具有浓液出口和清液出口;所述超憎油膜组件用于对含油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清液和浓液,分别从所述清液出口和所述浓液出口流出;浓液管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浓液出口连通,所述浓液管路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槽连通;所述浓液进入所述浓液管路后从所述第一输出端流出进入所述循环槽,当所述循环槽内液体浓度大于预设浓度值时,将部分所述浓液从所述第二输出端排出;清洗组件,与所述超憎油膜组件连接,用于清洗所述超憎油膜组件的堵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憎油膜组件为切向流过滤分离;所述超憎油膜组件由若干个超憎油膜单元串联和/或并联构成,所述超憎油膜单元包括膜壳和设于所述膜壳内的膜管,所述膜管包括支撑件和聚合物纤维膜,所述支撑件包括内骨架和外骨架,所述聚合物纤维膜采用卷式缠绕法固定于所述内骨架上,且所述外骨架固定所述聚合物纤维膜的外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纤维膜为由不同丝径的纤维编制而成的多孔深度型滤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管可更换安装于所述膜壳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氨水的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反冲洗单元,所述反冲洗单元使用所述清液对所述超憎油膜组件进行反冲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剩余氨水的除油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积志裴文李海波宋玉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